一种海波管结构的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1451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波管结构的导管,属于医疗介入技术领域。包括管体,管体包括远端切割区和近端切割区,远端切割区长度小于近端切割区长度,管体为中空管状结构,管体沿远端切割区至近端切割区内径横切面积逐渐扩大;远端切割区沿其轴线方向管壁周向间隔开设有螺旋状结构的若干第一切割槽;近端切割区沿其周向方向管壁开设有若干第三切割槽;通过导管管体采用海波管结构,螺旋线结构的远端切割区增强了管体的推送性能,横向槽切割的结构增强了管体的弯曲性能,同时弹性结构能保证管体拥有不错的耐用性和形状保持能力,通过整个管体进行切割来实现导管远端更加柔软和近端强支撑的作用,可以使导管过渡顺滑,推送或回撤时力的传导更均匀。传导更均匀。传导更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波管结构的导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介入
,具体涉及一种海波管结构的导管。

技术介绍

[0002]微创介入治疗是在影像导引下,利用特定的穿刺针、导丝或导管等器械,不用打开人体组织即可准确到达病变部位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医学技术。微创介入治疗以其疗效确切、康复快、靶向性强、防复发、无副作用、创伤少、安全可靠、费用少等的特点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青睐。
[0003]海波管是一种长金属管,在其整个管道上具有微工程特性。它是微创治疗用导管的重要组件,需与球囊和支架配合使用来打开动脉阻塞。导管的球囊部分附着于海波管远端。海波管进入人体,将球囊沿着曲折复杂的长血管向动脉阻塞处推去。在这个过程中,海波管需避免扭结,同时能够顺畅地在人体结构中行进、推进、追踪和转动。
[0004]穿刺法是指一种经皮血管穿刺的方法,主要应用于置管术中,其主要步骤包括:使用21Ga注射针讲行静脉穿刺;进入血管后,在荧光镜透视检查下从针孔置入导管到上腔静脉及右心房的连接处;移除针头,使用解剖刀扩大穿刺点;沿导管推进血管扩张器,扩皮后撤除;导管送入上腔静脉及右心房的连接处。
[0005]目前在医疗介入领域,导管一般都是由三层结构来实现导管的性能,包括内层内衬PTFE、中间层缠簧编织层和外层塑料管。通过使用不同的缠簧编织工艺、参数和外管不同软硬度的材料结合来兼顾导管的近端支撑性和远端柔软性。由于血管解剖的特性,血管纤细且结构迂曲,导致对导管的远端柔软性和近端支撑性要求很高。
[0006]现有导管通过上述技术实现相应的产品性能,但容易出现导管过渡不顺滑、节段软硬度不一,从而导管在输送的过程中出现管体打折,内腔椭圆化问题,甚至因为导管较硬导致推送或回撤时力的传导不均匀,导管头端前窜,最终使得血管出现穿孔等不良事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波管结构的导管,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导管过渡不顺滑、节段软硬度不一导致导管在输送的过程中推送或回撤时力的传导不均匀,导管头端前窜,导致血管出现穿孔引发严重医疗事故的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9]一种海波管结构的导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远端切割区和近端切割区,所述远端切割区长度小于所述近端切割区长度,所述管体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管体沿远端切割区至近端切割区内径横切面积逐渐扩大;所述远端切割区沿其轴线方向管壁周向间隔开设有螺旋状结构的若干第一切割槽;所述近端切割区沿其周向方向管壁开设有若干第三切割槽。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远端切割区长度为10cm

30cm,所述第一切割槽宽度为0.01mm

0.2mm,所述第一切割槽长度为0.3mm

3mm,所述第一切割槽切割角度为1度

10
度。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切割槽之间开设有第二切割槽,所述第二切割槽有若干个,若干所述第二切割槽沿所述管体圆周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切割槽长度为0.5mm

3mm,所述第二切割槽宽度为0.01mm

0.3mm,所述第二切割槽切割角度为1度

10度。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近端切割区长度为10cm

200cm,所述第三切割槽宽度为0.01mm

0.5mm,所述第三切割槽长度为0.5mm

8mm,所述第一切割槽切割角度为1度

10度。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若干所述第三切割槽间通过横梁相连接,所述横梁沿远端切割区至近端切割区宽度逐渐扩大。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管体的内径尺寸为0.42mm

2.6mm,所述管体的外径尺寸为0.77mm

3mm。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管体为弹性材料制成的海波管结构。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管体内壁涂覆有塑料膜。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管体外表面涂覆有涂层,用于提高所述管体的润滑性。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海波管结构的导管通过导管管体采用海波管结构,螺旋线结构的远端切割区增强了管体的推送性能,横向槽切割的结构增强了管体的弯曲性能,同时弹性结构能保证管体拥有不错的耐用性和形状保持能力,通过整个管体进行切割来实现导管远端更加柔软和近端强支撑的作用,可以使导管过渡顺滑,导管在输送的过程中推送或回撤时力的传导更均匀。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一种海波管结构的导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一种海波管结构的导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一种海波管结构的导管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一种海波管结构的导管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一种海波管结构的导管的俯视图。
[0026]图中:1、管体;2、远端切割区;3、近端切割区;101、外涂层;103、内膜层;104、横梁;201、第一切割槽;202、第二切割槽;301、第三切割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
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仅由于描述目的,且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9]如图1

5所示,一种海波管结构的导管,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波管结构的导管,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包括远端切割区(2)和近端切割区(3),所述远端切割区(2)长度小于所述近端切割区(3)长度,所述管体(1)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管体(1)沿远端切割区(2)至近端切割区(3)内径横切面积逐渐扩大;所述远端切割区(2)沿其轴线方向管壁周向间隔开设有螺旋状结构的若干第一切割槽(201);所述近端切割区(3)沿其周向方向管壁开设有若干第三切割槽(3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波管结构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切割区(2)长度为10cm

30cm,所述第一切割槽(201)宽度为0.01mm

0.2mm,所述第一切割槽(201)长度为0.3mm

3mm,所述第一切割槽(201)切割角度为1度

10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波管结构的导管,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切割槽(201)之间开设有第二切割槽(202),所述第二切割槽(202)有若干个,若干所述第二切割槽(202)沿所述管体(1)圆周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切割槽(202)长度为0.5mm

3mm,所述第二切割槽(202)宽度为0.01mm

0.3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南飞蔡诗洲刘江涛孟祥和任笑男
申请(专利权)人:适介医疗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