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桡辅助递送球囊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4271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经桡辅助递送球囊导管,属于球囊导管技术领域,包括球囊和主体管,所述球囊设置于主体管远端,所述主体管中设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内部一端与球囊内部连通,另一端和外界连通,所述球囊分为球囊头部、球囊中部和球囊尾部,所述球囊头部、球囊中部和球囊尾部从导管远端至近端依次设置并连接,所述球囊头部为圆锥形,所述球囊尾部为圆锥台型,所述球囊中部为侧面外凸的圆柱形,所述球囊头部、球囊中部和球囊尾部之间通过弧角连接,所述球囊头部的锥度小于球囊尾部的锥度;其兼顾支撑性的同时对血管损伤小,且在经桡穿刺中穿刺性能好。刺中穿刺性能好。刺中穿刺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桡辅助递送球囊导管


[0001]本技术属于球囊导管
,具体涉及一种经桡辅助递送球囊导管。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人体的部分病灶存在于传统手术难以企及的部位,为解决此问题,人们专利技术了介入治疗的方法,介入治疗为在数字减影机或CT、超声、核磁的引导下,经过患者皮肤及自然腔道,即血管、消化道等腔道直接穿刺,将导管或介入器材送达病变组织内部进行治疗的手段,通过自然腔道,可到达传统手术难以企及的部位。
[0003]随着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自身也在发展,比如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多数现存技术和医生的习惯采用经股动脉入路的穿刺方式,即导管从股动脉穿刺进入目标血管,然而最新研究发现采用经股动脉穿刺的路径易导致如心肌梗死等诸多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回复慢,为此,人们专利技术出了经桡动脉入路的穿刺方式,经桡动脉入路对血管损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少且术后恢复速度较快,然而,以现有的技术进行经桡动脉入路,即使对于有经验的操作者来说,穿刺难度依然较高且学习过程依然偏长,这主要是因为桡动脉穿刺路径上的上肢及肩部血管弯曲度较大,粗细变化剧烈,导致穿刺条件复杂,一般形状的通路导管在导丝的辅助下穿刺这类血管的时候,由于头端形状较为扁平,同时通路导管自身的支撑性也不足,且导丝过软,容易导致导管较难顺着血管走势前进,和血管壁抵接且无法转向,导致手术失败,为此,需要一种专门的器具辅助递送经桡穿刺导管的设备,比如球囊导管。
[0004]球囊导管是一种介入型医疗器械,多用于扩张堵塞部位的血管,或通过球囊的膨胀特性将其上的药物送至特定血管的内壁,但较少用于辅助通路导管穿刺,同时,能在经桡穿刺中的辅助递送球囊导管需要其球囊整体呈锥形以加强血管内的顺应性,同时挤开较窄的血管以帮助通路导管,而现有的锥形球囊的球囊导管的整体轮廓较为尖锐,易损伤血管,且现有的球囊形状和导管结构未针对经桡穿刺中的辅助递送进行专门设计,导致支撑性较差;为此,需要一种兼顾支撑性的同时对血管损伤小且在经桡穿刺中穿刺性能好的球囊导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经桡辅助递送球囊导管,具有兼顾支撑性的同时对血管损伤小,且在经桡穿刺中穿刺性能好的特点。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经桡辅助递送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囊和主体管,所述球囊设置于主体管远端,所述主体管中设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内部一端与球囊内部连通,另一端和外界连通。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球囊分为球囊头部、球囊中部和球囊尾部,所述球囊头部、球囊中部和球囊尾部从导管远端至近端依次设置并连接,所述球囊头部为圆锥形,所述球囊尾部为圆锥台型,所述球囊中部为侧面外凸的圆柱形,所述球囊头
部、球囊中部和球囊尾部之间通过弧角连接,所述球囊头部的锥度小于球囊尾部的锥度。
[0009]通过在球囊头部、球囊中部和球囊尾部之间设置弧角连接,使球囊的不同部位的过渡能更平滑,防止在和血管通过血管壁挤压球囊导管以使球囊导管顺应血管的过程中尖锐处抵压血管导致的血管损伤。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加硬层,所述加硬层包裹于主体管外,所述加硬层的弹性模量大于主体管的弹性模量。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导丝管,所述导丝管设置于主体管内,所述导丝管走向和球囊导管一致。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显影剂管,所述显影剂管一端于球囊导管远端和外界联通,另一端于球囊导管近端和外界联通,所述显影剂管走向和球囊导管一致。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球囊和主体管由医用高分子材料构成。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硬层和球囊的外表面涂覆有滑动亲水涂层。
[00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球囊直径为1.5~5mm,所述球囊的轴向尺寸为15~40mm。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1)通过在球囊头部、球囊中部和球囊尾部之间设置弧角连接,使球囊的不同部位的过渡能更平滑,防止在和血管通过血管壁挤压球囊导管以使球囊导管顺应血管的过程中尖锐处抵压血管导致的血管损伤;
[0018](2)通过将球囊头部的锥度设置为小于球囊尾部的锥度,使得穿刺更顺畅,同时可防止导管在和球囊尾部抵接时向前滑出,降低穿刺失败的概率。
附图说明
[0019]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的A处放大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球囊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和直径较小的通路导管抵接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和直径较大的通路导管抵接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6]图中:1、球囊;11、球囊头部;12、球囊中部;13、球囊尾部;2、主体管;21、通气管;22、导丝管;23、显影剂管;3、加硬层;4、通路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0028]请参阅图1

5,一种经桡辅助递送球囊导管,包括球囊1和主体管2,所述球囊1设置于主体管2远端,所述主体管2中设有通气管21,所述通气管21内部一端与球囊1内部连通,另一端和外界连通;需要使用球囊导管时,将球囊导管刺入身体内后,通过通气管21和外界连通的一端将气体灌入,气体顺着通气管21流通至与球囊1内部连通的一端后流入球囊1内,此时球囊1可在体内膨胀完成塑型。
[0029]在进行经桡动脉的穿刺治疗中,常规的穿刺方法为先将导丝通入并超选至正确的血管内,再将通路导管4沿导丝穿入血管,而在经桡动脉的穿刺路径上的上肢及肩部血管弯曲度较大,而导丝自身硬度过软,只能阻止通路导管4超选入错误的血管,在通路导管4穿刺至角度小的血管曲折时,通路导管4会将导丝一并抵压至血管壁上,使得导丝无法发挥导向的作用,这时就需要在导管头端设置额外的部件帮助通路导管4进行穿刺,比如球囊导管的球囊1,其可随时在体内充气的特性使其可以在需要辅助穿刺时充气,通过需要辅助穿刺的血管段后,球囊1可通过通气管21放气并撤血管,减小对血管的损伤,需要球囊导管辅助穿刺时,先将球囊1未充气的球囊导管沿导丝插入通路导管4内,直至导管的球囊1伸出通路导管4,此时通过通气管21将球囊1的直径充至体积略大于通路导管4,然后将通路导管4向前推直至和球囊1抵接,因为球囊1的直径略大于通路导管4,所以球囊1和通路导管4抵接后可将球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桡辅助递送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囊(1)和主体管(2),所述球囊(1)设置于主体管(2)远端,所述主体管(2)中设有通气管(21),所述通气管(21)内部一端与球囊(1)内部连通,另一端和外界连通;所述球囊(1)分为球囊头部(11)、球囊中部(12)和球囊尾部(13),所述球囊头部(11)、球囊中部(12)和球囊尾部(13)从导管远端至近端依次设置并连接,所述球囊头部(11)为圆锥形,所述球囊尾部(13)为圆锥台型,所述球囊中部(12)为侧面外凸的圆柱形,所述球囊头部(11)、球囊中部(12)和球囊尾部(13)之间通过弧角连接,所述球囊头部(11)的锥度小于球囊尾部(13)的锥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桡辅助递送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硬层(3),所述加硬层(3)包裹于主体管(2)外,所述加硬层(3)的弹性模量大于主体管(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南飞蔡诗洲孟祥和刘江涛任笑男
申请(专利权)人:适介医疗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