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桡辅助递送球囊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4271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经桡辅助递送球囊导管,属于球囊导管技术领域,包括球囊和主体管,所述球囊设置于主体管远端,所述主体管中设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内部一端与球囊内部连通,另一端和外界连通,所述球囊分为球囊头部、球囊中部和球囊尾部,所述球囊头部、球囊中部和球囊尾部从导管远端至近端依次设置并连接,所述球囊头部为圆锥形,所述球囊尾部为圆锥台型,所述球囊中部为侧面外凸的圆柱形,所述球囊头部、球囊中部和球囊尾部之间通过弧角连接,所述球囊头部的锥度小于球囊尾部的锥度;其兼顾支撑性的同时对血管损伤小,且在经桡穿刺中穿刺性能好。刺中穿刺性能好。刺中穿刺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桡辅助递送球囊导管


[0001]本技术属于球囊导管
,具体涉及一种经桡辅助递送球囊导管。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人体的部分病灶存在于传统手术难以企及的部位,为解决此问题,人们专利技术了介入治疗的方法,介入治疗为在数字减影机或CT、超声、核磁的引导下,经过患者皮肤及自然腔道,即血管、消化道等腔道直接穿刺,将导管或介入器材送达病变组织内部进行治疗的手段,通过自然腔道,可到达传统手术难以企及的部位。
[0003]随着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自身也在发展,比如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多数现存技术和医生的习惯采用经股动脉入路的穿刺方式,即导管从股动脉穿刺进入目标血管,然而最新研究发现采用经股动脉穿刺的路径易导致如心肌梗死等诸多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回复慢,为此,人们专利技术出了经桡动脉入路的穿刺方式,经桡动脉入路对血管损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少且术后恢复速度较快,然而,以现有的技术进行经桡动脉入路,即使对于有经验的操作者来说,穿刺难度依然较高且学习过程依然偏长,这主要是因为桡动脉穿刺路径上的上肢及肩部血管弯曲度较大,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桡辅助递送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囊(1)和主体管(2),所述球囊(1)设置于主体管(2)远端,所述主体管(2)中设有通气管(21),所述通气管(21)内部一端与球囊(1)内部连通,另一端和外界连通;所述球囊(1)分为球囊头部(11)、球囊中部(12)和球囊尾部(13),所述球囊头部(11)、球囊中部(12)和球囊尾部(13)从导管远端至近端依次设置并连接,所述球囊头部(11)为圆锥形,所述球囊尾部(13)为圆锥台型,所述球囊中部(12)为侧面外凸的圆柱形,所述球囊头部(11)、球囊中部(12)和球囊尾部(13)之间通过弧角连接,所述球囊头部(11)的锥度小于球囊尾部(13)的锥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桡辅助递送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硬层(3),所述加硬层(3)包裹于主体管(2)外,所述加硬层(3)的弹性模量大于主体管(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南飞蔡诗洲孟祥和刘江涛任笑男
申请(专利权)人:适介医疗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