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导热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电镀用的滚镀设备,包括电镀箱;该滚镀设备结构设计巧妙,通过阳极杆对电镀槽里的电镀液导电,阴极杆对滚镀筒内的电镀液导电,电流均匀分布在阴极表面,更容易使滚镀筒内的电镀液中欲镀金属的阳离子在待镀零件的表面沉积出来,快速形成镀层;将喷洒管架设在电镀槽的上方并使喷洒管伸入滚镀箱内,电镀时,通过动力组件能够使电镀槽底部的电镀液从喷洒管内流入滚镀筒中,而滚镀筒内的电镀液从第一通孔流入电镀槽内,如此循环,实现了滚镀筒内外溶液的快速互换,保证了电镀液的温度、浓度、分散能力平稳,实现了高品质高效电镀。实现了高品质高效电镀。实现了高品质高效电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导热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电镀用的滚镀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镀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超导热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电镀用的滚镀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金刚石铜复合材料具有膨胀系数低以及导热率高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领域当中,对于SiC与CaN等功率较高的芯片具有良好的散热作用,适用于大功率芯片,能够大幅度提升电子产品的实际寿命与运行可靠性。金刚石铜复合材料表面粗糙,有金刚石颗粒,不能与芯片很好地焊接,通常需要进行表面金属化处理以改变其焊接性,通常采用镀镍(或铜)金的方式。因为金刚石表面平面度和粗糙度偏大使得镀层达到20
‑
40微米才能很好的覆盖表面,因此需要镀厚镀层才能填平表面,得到均匀的、可焊性好的金属层;
[0003]通常情况下电镀采用滚镀,是将一定数量的小零件置于专用滚筒内,在滚动状态下以间接导电方式使零件表面沉积上各种金属或合金镀层;
[0004]现有的滚筒大多为密闭状态,电镀液只能通过滚筒外侧的通孔进入或流出,电镀效果一般,滚筒内消耗的金属离子难以从滚筒外的新鲜溶液中及时得到补充,滚镀的镀层沉积速度慢,镀液分散能力和深镀能力下降,严重影响镀层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超导热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电镀用的滚镀设备。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导热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电镀用的滚镀设备,其中,包括电镀箱,所述电镀箱内设有盛有电镀液的电镀槽、对所述电镀槽内的电镀液导电的阳极杆、供多个待镀零件放置的滚镀筒、对所述滚镀筒内的电镀液导电的阴极杆,和驱动所述滚镀筒在所述电镀槽内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滚镀筒的两端均设有开口;所述滚镀筒的筒身上设有供电镀液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滚镀筒至少有一部分突出于所述电镀槽外;所述电镀槽的上方设有伸入所述滚镀筒内的喷洒管;所述电镀槽的下端设有出液孔;所述滚镀筒内部的部分所述喷洒管上设有多个喷射孔,所述滚镀设备还包括将所述电镀槽底部的电镀液泵送到所述喷洒管内的动力组件;
[0007]本技术所述的超导热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电镀用的滚镀设备,其中,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与所述出液孔紧密连接的第一引流管、抽水泵、第二引流管和增压泵;所述第一引流管与所述抽水泵的进水口紧密连接;所述抽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增压泵的输液口通过所述第二引流管紧密连接;所述增压泵用于调节所述喷洒管内水压的大小;
[0008]本技术所述的超导热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电镀用的滚镀设备,其中,所述喷洒管固定在所述滚镀筒的上部分,且所述喷洒管的两端分别穿出于所述滚镀筒的两所述开口外;所述电镀箱内还固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设有供所述喷洒管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喷洒管的一端与所述增压泵的出液口紧密连接,另一端为实心头固定放置在所述固定杆
上;
[0009]本技术所述的超导热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电镀用的滚镀设备,其中,所述开口的直径小于所述滚镀筒横截面的直径;
[0010]本技术所述的超导热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电镀用的滚镀设备,其中,所述滚镀筒的左右两端的外侧壁上分别固设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转轴和驱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的旋转电机;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通过所述转轴同步转动;
[0011]本技术所述的超导热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电镀用的滚镀设备,其中,所述抽水泵的出水口上设有用于过滤所述电镀槽内的无机杂质的过滤棉心;
[0012]本技术所述的超导热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电镀用的滚镀设备,其中,所述阴极杆为铜杆;所述铜杆的上端套设有绝缘胶管;所述铜杆的底部与所述绝缘胶管的底部之间的距离至少3
‑
8cm。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滚镀设备结构设计巧妙,通过阳极杆对电镀槽里的电镀液导电,阴极杆对滚镀筒内的电镀液导电,电流均匀分布在阴极表面,更容易使滚镀筒内的电镀液中欲镀金属的阳离子在待镀零件的表面沉积出来,快速形成镀层;将喷洒管架设在电镀槽的上方并使喷洒管伸入滚镀箱内,电镀时,通过动力组件能够使电镀槽底部的电镀液从喷洒管内流入滚镀筒中,而滚镀筒内的电镀液从第一通孔流入电镀槽内,如此循环,实现了滚镀筒内外溶液的快速互换,保证了电镀液的温度、浓度、分散能力平稳,实现了高品质高效电镀。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0015]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超导热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电镀用的滚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7]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超导热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电镀用的滚镀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电镀箱100,其特征在于,电镀箱100内设有盛有电镀液11的电镀槽101、对电镀槽101内的电镀液11导电的阳极杆102、供多个待镀零件(图中未示)放置的滚镀筒103、对滚镀筒103内的电镀液11导电的阴极杆104,和驱动滚镀筒103在电镀槽101内转动的驱动组件200;滚镀筒103的两端均设有开口105;滚镀筒103的筒身上设有供电镀液11穿过的第一通孔1031;滚镀筒103至少有一部分突出于电镀槽101外;电镀槽101的上方设有伸入滚镀筒
103内的喷洒管106;电镀槽101的下端设有出液孔1011;滚镀筒103内部的部分喷洒管106上设有多个喷射孔1061,喷射孔的直径优选为0.5
‑
5mm;滚镀设备还包括将电镀槽101底部的电镀液11泵送到喷洒管106内的动力组件300。
[0018]该滚镀设备结构设计巧妙,通过阳极杆对电镀槽里的电镀液导电,阴极杆对滚镀筒内的电镀液导电,电流均匀分布在阴极表面,更容易使滚镀筒内的电镀液中欲镀金属的阳离子在待镀零件的表面沉积出来,快速形成镀层;将喷洒管架设在电镀槽的上方并使喷洒管伸入滚镀箱内,电镀时,通过动力组件能够使电镀槽底部的电镀液从喷洒管内流入滚镀筒中,而滚镀筒内的电镀液从第一通孔流入电镀槽内,如此循环,实现了滚镀筒内外溶液的快速互换,保证了电镀液的温度、浓度、分散能力平稳,实现了高品质高效电镀。
[0019]具体地,动力组件300包括与出液孔1011紧密连接的第一引流管301、抽水泵302、第二引流管303和增压泵304;第一引流管301与抽水泵302的进水口紧密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导热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电镀用的滚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镀箱,所述电镀箱内设有盛有电镀液的电镀槽、对所述电镀槽内的电镀液导电的阳极杆、供多个待镀零件放置的滚镀筒、对所述滚镀筒内的电镀液导电的阴极杆,和驱动所述滚镀筒在所述电镀槽内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滚镀筒的两端均设有开口;所述滚镀筒的筒身上设有供电镀液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滚镀筒至少有一部分突出于所述电镀槽外;所述电镀槽的上方设有伸入所述滚镀筒内的喷洒管;所述电镀槽的下端设有出液孔;所述滚镀筒内部的部分所述喷洒管上设有多个喷射孔,所述滚镀设备还包括将所述电镀槽底部的电镀液泵送到所述喷洒管内的动力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热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电镀用的滚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与所述出液孔紧密连接的第一引流管、抽水泵、第二引流管和增压泵;所述第一引流管与所述抽水泵的进水口紧密连接;所述抽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增压泵的输液口通过所述第二引流管紧密连接;所述增压泵用于调节所述喷洒管内水压的大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导热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电镀用的滚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管固定在所述滚镀筒的上部分,且所述喷洒管的两端分别穿出于所述滚镀筒的两所述开口外;所述电镀箱内还固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英霞,刘晓芳,姚郑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瑞世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