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用小型粉末滚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2909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用小型粉末滚镀装置。属于电镀技术领域,装置包括电镀槽、超声波震荡加热装置、可调速电机、电源以及滚筒。其中,粉末电镀槽包括槽体和可移动阳极。超声波震荡加热装置包括超声波震荡装置以及水浴恒温加热系统。超声波震荡加热装置与所述电镀槽通过弹簧相连,使得电镀槽在超声波震荡加热装置中稳定存放。可调速电机由电动机、齿轮减速器和同步轮传送带组成。工艺包括预处理和滚镀。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一种实验室用小型粉末滚镀装置及工艺,围绕粉末难以被电镀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滚镀温度、滚筒转速和阴阳极距离能调整的,小型实验室粉末滚镀装置。小型实验室粉末滚镀装置。小型实验室粉末滚镀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室用小型粉末滚镀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镀
,涉及了一种实验室用小型粉末滚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金属粉末属于松散状物质,其性能综合反映了金属本身的性质和单个颗粒的性状及颗粒群的特性。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了多种气相和液相物理化学反应方法,制取有重要用途的粉末和超细粉末。而金属复合粉体能够改善或改变单一金属粉的内部结构或者表面缺陷,在导电填料、导电油墨、抗菌材料、橡胶、催化剂等领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对金属复合粉体研究较多,具体方法有机械球磨法、熔融雾化法和化学镀法等,但是通过电镀的手段制备金属复合粉体的研究较少。围绕这个问题,专利技术一个小型粉末滚镀装置是十分有意义的。
[0003]电镀分为挂镀、滚镀和刷镀等方式,使用方法主要和被镀样品的大小和数量有关。挂镀适用于一般尺寸的制品,如汽车的保险杠,自行车的车把等。滚镀适用于小件,如紧固件、垫圈、销子等。连续镀适用于成批生产的线材和带材。刷镀适用于局部镀或修复。电镀液有酸性的、碱性的和加有铬合剂的酸性及中性溶液,无论采用何种镀覆方式,与待镀制品和镀液接触的镀槽、吊挂具等应具有一定程度的通用性。围绕粉末体积小、数量多的特性,选择滚镀的方式是十分合适的。滚镀严格意义上讲叫做滚筒电镀。它是将一定数量的小零件置于专用滚筒内、在滚动状态下以间接导电的方式使零件表面沉积上各种金属或合金镀层、以达到表面防护装饰及各种功能性目的的一种电镀加工方式。
[0004]目前粉末滚镀装置可调参数较少且适用于实验室的很少。<br/>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了模拟粉末在烧杯内电镀时的环境,从而提供了一种滚镀温度、滚筒转速和阴阳极距离能调整的,实验室用小型粉末滚镀装置。
[0006]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小型粉末滚镀装置,设置有粉末电镀槽、超声波震荡加热装置、可调速电机、电源以及滚筒。。
[0007]进一步地,所述粉末电镀槽包括槽体、可移动阳极。
[0008]进一步地,所述滚筒包括筒体、轴承、中轴、叶片。
[0009]进一步地,所述可移动阳极可前后移动并且内设阳极板存放的凹槽。
[0010]进一步地,所述槽体两侧壁顶含有两个凹槽,滚镀时防止滚筒滚出。
[0011]进一步地,所述滚筒与可调速电机通过同步轮传送带相连。
[0012]进一步地,所述超声波震荡加热装置与粉末电镀槽通过拉伸弹簧相连。
[0013]进一步地,所述述超声波震荡加热装置可实现超声波震荡与水浴加热的效果。
[0014]进一步地,以铜粉滚镀镍为例,本专利技术滚镀粉末的工艺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0015](1)、预处理:将200目铜粉过筛置于10%的盐酸之中30分钟,处理表面氧化铜,然后超声清洗5分钟;
[0016](2)、预加热:通过超声波震荡加热装置将电镀槽加热至滚镀所需温度;
[0017](3)、预镀:在长时间大批量施镀前对粉末预镀预估电镀层生长效率;
[0018](4)、滚镀:滚筒与可调速电机相连,可根据所需的电镀时间计算出调速电机的转速。
[0019]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1、以铜粉滚镀镍为例,采用将200目铜粉过筛置于10%的盐酸之中30分钟,然后超声清洗5分钟的方法进行预处理。不仅可以去除对铜粉表面导电性产生不利影响的氧化铜,而且盐酸的加入可以对铜粉起到活化作用,方便滚镀的进行;2、常规滚筒壁板上布满了许多小孔,电镀时零件与阳极间电流的导通、筒内外溶液的更新及废气的排出等都需要通过这些小孔,但是这也使得滚镀时粉末会从这些小孔流出,对粉末滚镀造成不利影响。新型滚筒与常规卧式滚筒相比取消了小孔设计,改为两端开口,并通过内壁增高设计使其可以减少粉末滚镀过程中的流失;3、由于采用外置阳极的设计,阳极的大小和尺寸将不会受到滚筒尺寸的限制,电镀效率得到提高;4、由于阳极可前后移动,阴阳极距离可调,粉末在此装置内的受镀环境得到提高;5、被镀粉末被限制于滚筒内,考虑到搅拌器搅拌时粉末会受到水流影响,影响施镀,使用超声波震荡来减少粉末的团聚现象同时也能加快筒内外溶液的更新;6、常规滚筒的阴极一般是长条形滚镀时零件是整体压在滚筒内的阴极导电装置上的,与阴极导电装置直接相连的零件只有极少部分,而绝大部分只能通过堆积重叠的零件与阴极导通。本专利技术的滚筒采用全金属结构,相当于整体作为阴极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导电面积,增加导电强度,增强了滚镀效率;7、超声波震荡加热装置可以进行水浴加热,对滚镀有温度条件的金属也可以进行滚镀;8、本专利技术滚筒连接变速电机,可调节滚筒转动速度,从而控制粉末表面镀层沉积效率;9、任何与导电性良好的粉末均可用此装置滚镀;10、本装置具有小型化的特点,实验室也可自行制作而成。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2]图中,1是调速器,2是三相异步电动机,3是滚筒,4是同轴传动带,5是可移动阳极,6是超声波震荡加热装置,7是阴极,8是弹簧,9是电源,10是紧定螺钉,11是基板,12是输入皮带轮,14是输出皮带轮,15是工作轴,16是输出端轴套,17是深沟球轴承,18是固定角接触轴承,19是镀液箱,20是滚针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4]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小型粉末滚镀装置,所述三相异步电动机2通过紧定螺钉10固定在基板11上,所述输入皮带轮12通过C型平键连接于三相异步电动机2的电机输出轴轴上,所述输入皮带轮12的扭矩经由皮带13传递于输出皮带轮14,连接于工作轴15轴段上的输出皮带轮14通过C型平键带动工作轴15转动,所述输出皮带轮14右端与输出端轴套16接触,左端与深沟球轴承17接触配合,实现输出皮带轮14轴向固定;
[0025]工作轴15输入端与输出端均设计两轴肩用于与两端固定角接触轴承18单侧轴向定位,另一侧轴套16实现固定角接触轴承18内圈的固定,固定角接触轴承18外圈固定均设计在镀液箱19中,具体为参考轴承座固定角接触轴承外圈的尺寸;
[0026]工作轴15通过与两端固定角接触轴承18的连接实现其周向固定,保证工作轴15在每次转动中跳动合乎计算误差之内,工作轴15的输入端与输出端皮带轮14内壁面配合保证工作曲轴15在工作过程中轴向窜动在计算误差之内;
[0027]滚针轴承20作为阴极固定在工作轴1,滚筒3焊接在工作轴15上,当工作轴15转动时带动滚筒3转动。此时,三相异步电动机输出扭矩传递于滚筒3。
[0028]实施例1
[0029]结合附图,本专利技术的粉末滚镀装置,包括电镀槽、超声波震荡加热装置、可调速电机、电源以及滚筒。
[0030]实施时,所述电镀槽通过弹簧与超声波震荡加热装置相连,使得电镀槽在超声波震荡加热装置稳定存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用小型粉末滚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1),在所述基板(11)上排布安设有调速器(1)、三相异步电动机(2),滚筒(3)、超声波震荡加热装置(6);在相互靠近的调速器(1)与三相异步电动机(2)上各开设有至少四个线路孔,在四个线路孔中安设有连接调速器(1)与三相异步电动机(2)的有线线路;在所述滚筒(3)的外部安设有用于放置滚筒(3)的镀液箱(19),所述镀液箱(19)安置在超声波震荡加热装置(6)的内腔中;所述超声波震荡加热装置(6)安置在调速器(1)与三相异步电动机(2)的另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小型粉末滚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三相异步电动机(2)的电机输出轴上通过C型平键连接有输入皮带轮(12);在所述滚筒(3)的内部安置有工作轴(15),在所述工作轴(15)的一端连接有滚针轴承(20),在所述滚针轴承(20)的另一端连接有固定角接触轴承(18),在所述固定角接触轴承(18)的另一端连接有输出端轴套(16);在所述输出端轴套(16)上、靠近三相异步电动机(2)的一端连接有输出皮带轮(14),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鑫周之岱刘嘉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