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供暖供电保障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0677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体式供暖供电保障设备,涉及户外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箱,机箱的第一侧滑动连接有抽屉,机箱的顶端设有加温盘,机箱的第四侧嵌设安装有出气管,机箱的内部安装有横架,横架的顶端安装有加热机构,机箱的底端安装有底板,底板的顶端一侧安装有电控盒,底板的顶端另一侧安装有电池组,底板的底端四角均安装有支撑座,机箱的内部一侧嵌设安装有油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实现供暖同时对内维持设备工作用电,对外输出电压,且燃烧后的高温尾气热量聚集在顶部日用加温区,直接加热饮用水或食物,留存在设备内部的热量可提供保温功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供暖供电保障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户外设备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分体式供暖供电保障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大部分边境位于高原高寒极端环境中,士兵普遍需要维持环境温度的热源,加热食物和解冻饮用水的热源,部分小功率用电器的电源。除单兵生存所需外,高海拔严寒条件下,部分精密装备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电子仪器等精密设备以及部分特殊弹药,导致火控系统精度随之下降。因此,研发出适用于高原高寒极端环境,能为单兵提供热源和电源的单兵生存保障设备具有重大意义。
[0003]目前部队常见的供暖设备主要以煤炭锅炉、发热马甲、太阳能集热系统、柴油暖风机以及电磁采暖炉为主。煤炭锅炉因其运作时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该缺陷在高原氧气稀薄的地区更为显著,由于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逐渐被部队淘汰。发热马甲则只适宜在单兵出勤时使用,且可持续使用的时间较短,需要电源供应才能运作,功能单一。太阳能集热系统只能作为固定营房的基础设施来安装,不适用于野外工作的开展,且太阳能受天气影响较大,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电磁采暖炉则需要配备发电设备或电力基础设施才能运作,且产品本身十分笨重,不适宜快速转移的部队使用。且以上供暖设备均无法额外提供电能以及用于炊事的热能,未能集成单兵生存所需的核心需求。
[000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分体式供暖供电保障设备,以期达到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分体式供暖供电保障设备。
[0006]本技术分体式供暖供电保障设备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7]一种分体式供暖供电保障设备,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第一侧滑动连接有抽屉,所述机箱的顶端设有加温盘,所述机箱的第四侧嵌设安装有出气管,所述机箱的内部安装有横架,所述横架的顶端安装有加热机构,所述机箱的底端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一侧安装有电控盒,所述底板的顶端另一侧安装有电池组,所述底板的底端四角均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机箱的内部一侧嵌设安装有油泵。
[0008]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拢火筒、温差发电片、散热翅片、铝芯、助燃风机、电火塞和温度探头,所述铝芯的一端和拢火筒的内部一侧连接,所述温度探头的一端伸入所述拢火筒的内部,所述散热翅片的一端和所述温差发电片的冷端连接,所述温差发电片的热端和所述铝芯的外侧连接,所述拢火筒的一端设有喷火管,所述喷火管的内侧安装有喷油嘴,所述电火塞的一端和喷火管的内侧嵌设连接,所述助燃风机的输入端和喷火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喷火管的另一端和铝芯的一端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油泵的输出端连接有油管,所述油管的一端和喷油嘴的输入端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拢火筒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一侧安装有导风罩,所述导风罩的底端安装有离心风机。
[0011]进一步的,所述助燃风机的顶端连接有热风进管,所述热风进管的一端和加温盘的底端连接,所述加温盘的内部设有热风腔,所述加温盘的底端连接有热风出管,所述热风出管的一端和出气管的一端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机箱的第一侧和第三侧均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内侧安装有防尘网,所述机箱的第二侧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一侧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和拢火筒的另一侧连接,所述出风口的内侧安装有保温棉。
[0013]进一步的,所述机箱的第一侧和第三侧均安装有把手,所述机箱的第四侧顶端安装有电控板,所述电控盒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控板、温差发电片和电池组之间电性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该种分体式供暖供电保障设备,通过机箱的第一侧滑动连接有抽屉,实现杯具、炊具等物品放置,通过机箱的顶端设有加温盘,实现加热饮用水或食物,通过机箱的第四侧嵌设安装有出气管,实现尾气排出,通过横架的顶端安装有加热机构,实现加热功能,通过底板的顶端另一侧安装有电池组,实现电能储存,通过机箱的内部一侧嵌设安装有油泵,实现抽油功能;本技术能有效实现供暖同时对内维持设备工作用电,对外输出电压,且燃烧后的高温尾气热量聚集在顶部日用加温区,直接加热饮用水或食物,留存在设备内部的热量可提供保温功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拆解立体图1。
[0018]图3是本技术的拆解立体图2。
[0019]图4是本技术的拆解立体图3。
[0020]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21]100、机箱;10001、抽屉;10002、连接管;10003、进风口;10004、出风口;10005、底板;10006、支撑座;10007、横架;10008、把手;101、加温盘;102、电控板;103、出气管;104、加热机构;10401、拢火筒;10402、热风进管;10403、进气口;10404、散热翅片;10405、助燃风机;105、离心风机;106、导风罩;107、油泵;108、电控盒;109、电池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3]实施例:
[0024]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0025]本技术提供一种分体式供暖供电保障设备,包括机箱100,机箱100的第一侧滑动连接有抽屉10001,通过机箱100的第一侧滑动连接有抽屉10001,实现杯具、炊具等物
品放置,机箱100的顶端设有加温盘101,通过机箱100的顶端设有加温盘101,实现加热饮用水或食物,机箱100的第四侧嵌设安装有出气管103,通过机箱100的第四侧嵌设安装有出气管103,实现尾气排出,机箱100的内部安装有横架10007,横架10007的顶端安装有加热机构104,通过横架10007的顶端安装有加热机构104,实现加热功能,机箱100的底端安装有底板10005,底板10005的顶端一侧安装有电控盒108,底板10005的顶端另一侧安装有电池组109,通过底板10005的顶端另一侧安装有电池组109,实现电能储存,底板10005的底端四角均安装有支撑座10006,机箱100的内部一侧嵌设安装有油泵107,通过机箱100的内部一侧嵌设安装有油泵107,实现抽油功能。
[0026]其中,加热机构104包括拢火筒10401、温差发电片、散热翅片10404、铝芯、助燃风机10405、电火塞和温度探头,铝芯的一端和拢火筒10401的内部一侧连接,温度探头的一端伸入拢火筒10401的内部,散热翅片10404的一端和温差发电片的冷端连接,温差发电片的热端和铝芯的外侧连接,拢火筒10401的一端设有喷火管,喷火管的内侧安装有喷油嘴,电火塞的一端和喷火管的内侧嵌设连接,助燃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供暖供电保障设备,包括机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00)的第一侧滑动连接有抽屉(10001),所述机箱(100)的顶端设有加温盘(101),所述机箱(100)的第四侧嵌设安装有出气管(103),所述机箱(100)的内部安装有横架(10007),所述横架(10007)的顶端安装有加热机构(104),所述机箱(100)的底端安装有底板(10005),所述底板(10005)的顶端一侧安装有电控盒(108),所述底板(10005)的顶端另一侧安装有电池组(109),所述底板(10005)的底端四角均安装有支撑座(10006),所述机箱(100)的内部一侧嵌设安装有油泵(107)。2.如权利要求1所述分体式供暖供电保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104)包括拢火筒(10401)、温差发电片、散热翅片(10404)、铝芯、助燃风机(10405)、电火塞和温度探头,所述铝芯的一端和拢火筒(10401)的内部一侧连接,所述温度探头的一端伸入所述拢火筒(10401)的内部,所述散热翅片(10404)的一端和所述温差发电片的冷端连接,所述温差发电片的热端和所述铝芯的外侧连接,所述拢火筒(10401)的一端设有喷火管,所述喷火管的内侧安装有喷油嘴,所述电火塞的一端和喷火管的内侧嵌设连接,所述助燃风机(10405)的输入端和喷火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喷火管的另一端和铝芯的一端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分体式供暖供电保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精密模具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