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双环氧丙基-5-取代环状三聚脲类化合物及其作为铁死亡诱导剂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0226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类含有1,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1,3

双环氧丙基
‑5‑
取代环状三聚脲类化合物及其作为铁死亡诱导剂的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类含有1,3

双环氧丙基
‑5‑
取代环状三聚脲结构的小分子,所述小分子在肿瘤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等增殖能力强的细胞内充当铁死亡诱导剂;以及它们用作治疗恶性肿瘤、血管内皮异常增生所致心血管疾病及其它疾病的治疗药物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2]铁死亡是一种新型铁依赖的细胞程序性死亡(RCD)方式,以铁及过氧化脂质积累为特征。已发现包括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肾细胞癌(RCC)、胰腺癌、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黑色素瘤在内的许多癌症对铁死亡敏感。另有研究表明,铁死亡也广泛参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病理过程,特别是对于防止急性心梗PCI术后发生支架部位血管内皮过度增生,造成血管再堵有重要作用。现阶段的各种铁死亡诱导剂有诱导活性不高、成药性不好等问题,亟需一种高活性的新型铁死亡诱导剂,协助治疗临床过度增生性疾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组1,3

双环氧丙基
‑5‑
取代环状三聚脲类化合物或其药用盐。
[0004]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是提供含有1,3

双环氧丙基
‑5‑
取代环状三聚脲类化合物或其药用盐的组合物。
[000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是提供以所述1,3<br/>‑
双环氧丙基
‑5‑
取代环状三聚脲类化合物或其药用盐作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或药物制剂,以及该药物组合物在用于治疗异常增生性疾病(如恶性肿瘤、血管内皮异常增生类疾病等)及其它潜在治疗应用。
[0006]术语定义
[0007]在本文中用于本专利技术描述中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案而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文所用命名和在本文所述的有机化学、药物化学、生物学中的实验室操作是本领域熟知的和常用的。除非另外提及,本文所用的全部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领域所属
的一般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具有相同的含义。
[0008]如在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和所附权利要求的描述中所用,单数形式的“一”、“一种”、“该”、“其”是指该冠词的单数和复数,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提及。例如,一种化合物包括一种或多于一种化合物。
[0009]如本文所用,“和/或”是指和包括一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和所有可能的组合。
[0010]如本文所用,术语“疾病”是指身体状态或一些器官的任意改变,中断或干扰其功能的实施和/或引起症状。
[0011]如本文所用,术语“异常增生细胞”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细胞异常增
殖而形成的局部形态,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人食管癌细胞、乳腺癌细胞、肾癌细胞、黑色素瘤细胞、胰腺癌细胞胶质瘤细胞、结直肠癌细胞、淋巴瘤细胞、非小细胞肺癌细胞。
[0012]如本文所用,术语“治疗”目的是减轻或消除所针对的疾病状态或病症。如果受试者按照本文所述方法接受了治疗量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异构体、多晶型物、溶剂合物、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代谢物或前药,或其药物组合物,该受试者一种或多种指征和症状表现出可观察到的和/或可检测出的降低或改善,则受试者被成功地“治疗”了。还应当理解,所述的疾病状态或病症的治疗的不仅包括完全地治疗,还包括未达到完全地治疗,但实现了一些生物学或医学相关的结果。
[0013]如本文所用,术语“受试者”可以指患者或者其它接受本专利技术组合物以治疗、预防、减轻和/或缓解本专利技术所述疾病或病症的动物,在本专利技术中尤其指人类和哺乳动物。
[0014]技术主题一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具有如式I所示结构的含硒化合物或其药用盐:
[0016][0017]其中,Y代表O或NH;
[0018]L代表—(CH2)2—或
[0019]R1代表H或C1

C5烷基;
[0020]R2代表代表
[0021]R3为单取代或两个及以上的多取代,独立的选自H、卤素、叠氮基、氰基、甲磺基、C1

C5烷基、C2

C5烯基、C2

C5炔基、C1

C5烷氧基、C1

C5烷巯基、1

3卤素取代的C1

C5烷氧基、3

8元环烷基、含有1

3个选自N、O、S的5

6元杂环基、C1

C5烷基取代的含有1

3个选自N、O、S的5

6元杂环基、芳基、苄基、5

6元杂芳基。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C1

C5烷基选自—CH3、—CH2CH3、—CH
(CH3)2、—(CH2)2CH3、—(CH2)3CH3、—(CH2)4CH3、—CH(CH3)CH2CH3、—C(CH3)3、—CH(CH3)(CH2)2CH3、—CH2CH(CH2)2CH3、—CH2C(CH2)3;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C1

C5烷氧基选自—OCH3、—OCH2CH3、—OCH(CH3)2、—O(CH2)2CH3、—O(CH2)3CH3、—O(CH2)4CH3、—OCH(CH3)CH2CH3、—OC(CH3)3、—OCH(CH3)(CH2)2CH3、—OCH2CH(CH2)2CH3、—OCH2C(CH2)3;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C2

C5烯基选自乙烯基、异丙烯基、正丙烯基、正丁烯基、异丁烯基、仲丁烯基、正戊烯基、异戊烯基;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C2

C5炔基选自乙炔基、丙炔基、丁炔基、戊炔基;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C1

C5烷巯基选自—SCH3、—SCH2CH3、—SCH(CH3)2、—S(CH2)2CH3、—S(CH2)3CH3、—S(CH2)4CH3、—SCH(CH3)CH2CH3、—SC(CH3)3、—SCH(CH3)(CH2)2CH3、—SCH2CH(CH2)2CH3、—SCH2C(CH2)3;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含有1

3个选自N、O、S的5

6元杂环基选自哌嗪基、吗啉基、哌啶、四氢吡咯基;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5

6元杂芳基选自吡咯基、噻吩基、呋喃基、吡啶、咪唑基。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R2选自如下结构:
[0030][003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式I所示结构的1,3

双环氧丙基
‑5‑
取代环状三聚脲类化合物或其药用盐:其中,Y代表O或NH;X代表—(CH2)2—或R1代表H或C1

C5烷基;R2代表代表R3为单取代或两个及以上的多取代,独立的选自H、卤素、叠氮基、氰基、甲磺基、C1

C5烷基、C2

C5烯基、C2

C5炔基、C1

C5烷氧基、C1

C5烷巯基、1

3卤素取代的C1

C5烷氧基、3

8元环烷基、含有1

3个选自N、O、S的5

6元杂环基、C1

C5烷基取代的含有1

3个选自N、O、S的5

6元杂环基、芳基、苄基、5

6元杂芳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所示结构的1,3

双环氧丙基
‑5‑
取代环状三聚脲类化合物或其药用盐,其特征在于:所述C1

C5烷基选自—CH3、—CH2CH3、—CH(CH3)2、—(CH2)2CH3、—(CH2)3CH3、—(CH2)4CH3、—CH(CH3)CH2CH3、—C(CH3)3、—CH(CH3)(CH2)2CH3、—CH2CH(CH2)2CH3、—CH2C(CH2)3;所述C1

C5烷氧基选自—OCH3、—OCH2CH3、—OCH(CH3)2、—O(CH2)2CH3、—O(CH2)3CH3、—O(CH2)4CH3、—OCH(CH3)CH2CH3、—OC(CH3)3、—OCH(CH3)(CH2)2CH3、—OCH2CH(CH2)2CH3、—OCH2C(CH2)3;所述C2

C5烯基选自乙烯基、异丙烯基、正丙烯基、正丁烯基、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郑博阳郑斌张瑜张浩锋王纯刘一茹李少波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