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棉板气压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8546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岩棉板气压夹具,包括机架、导轨、第一单杆气缸、第二单杆气缸、第三单杆气缸、第四单杆气缸、第一双杆气缸、第二双杆气缸、第三双杆气缸、第四双杆气缸、第一大气动夹板、第二大气动夹板、第一小气动夹板、第二小气动夹板、第三小气动夹板和第四小气动夹板。利用四个单杆气缸来带动大气动夹板在导轨上运动,实现加紧、松开岩棉板的动作,四个双杆气缸则为四个小气动夹板提供加紧、松开的力,避免两个大启动夹板夹取时可能出现的岩棉板掉落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高效稳定搬运岩棉板,避免岩棉板的形变损坏,消除了岩棉板生产出之后码到托盘上时的位置误差的累积,避免了气压夹具夹取时岩棉板掉落的问题,安全稳定。安全稳定。安全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棉板气压夹具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夹具
,尤其涉及一种岩棉板气压夹具。

技术介绍

[0002]岩棉板是以玄武岩为主要原材料,经高温熔融加工而成的无机纤维板,岩棉板深度加工操作中需要大量的岩棉板搬运工序,一般采用人工方式进行,这样生产效率较低,有损身体健康,同时,人工摆放很难做到整齐划一,大量堆积时有倾倒风险,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岩棉板自身的材料强度和材料密度也有一定的特殊性,常见的机械臂难以在保持夹紧状态的同时避免岩棉板的形变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技术目的
[0004]针对现有的岩棉板搬运工序依赖人工且操作不精准、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高效稳定搬运岩棉板的气压夹具。
[0005]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岩棉板气压夹具,包括机架、导轨、第一单杆气缸、第二单杆气缸、第三单杆气缸、第四单杆气缸、第一双杆气缸、第二双杆气缸、第三双杆气缸、第四双杆气缸、第一大气动夹板、第二大气动夹板、第一小气动夹板、第二小气动夹板、第三小气动夹板和第四小气动夹板,导轨设置于机架的底面上,第一单杆气缸、第二单杆气缸、第三单杆气缸和第四单杆气缸均安装于机架的底面上且第一单杆气缸、第二单杆气缸、第三单杆气缸和第四单杆气缸的输出端的运动路径均与导轨的方向平行,第一单杆气缸、第二单杆气缸的输出端的朝向与第三单杆气缸、第四单杆气缸的输出端的朝向相反,第一单杆气缸和第二单杆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一大气动夹板固定连接,第一大气动夹板的顶端与导轨滑动连接,第三单杆气缸、第四单杆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二大气动夹板固定连接,第二大气动夹板的顶端与导轨滑动连接,第一双杆气缸和第二双杆气缸分别通过一个L型角钢与第一大气动夹板固定连接,第一双杆气缸和第二双杆气缸的输出端的朝向相同均与第一单杆气缸的输出端朝向相对,第一小气动夹板设置于第一双杆气缸的输出端上,第二小气动夹板设置于第二双杆气缸的输出端上,第三双杆气缸和第四双杆气缸分别通过一个L型角钢与第二大气动夹板固定连接,第三双杆气缸和第四双杆气缸的输出端的朝向相同均与第三单杆气缸的输出端朝向相对,第三小气动夹板设置于第三双杆气缸的输出端上,第四小气动夹板设置于第四双杆气缸的输出端上,第一大气动夹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小气动夹板的运动轨迹贯穿第一通孔,第二小气动夹板的运动轨迹贯穿第二通孔,第二大气动夹板上设置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第三小气动夹板的运动轨迹贯穿第三通孔,第四小气动夹板的运动轨迹贯穿第四通孔。
[0008]有益效果
[0009]本技术可以高效稳定搬运岩棉板,且针对岩棉板本身的特性做出设计,在夹取岩棉板的同时避免了岩棉板的形变损坏,消除了岩棉板生产出之后码到托盘上时的位置误差的累积,从而避免了气压夹具夹取时岩棉板掉落的问题,安全稳定。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
[0011]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图;
[0012]其中,1

第一单杆气缸,2

第一大气动夹板,3

第一双杆气缸,4

机架,5

第二小气动夹板,6

L型角钢,7

第三双杆气缸,8

导轨,9

第二双杆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内容,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4]一种岩棉板气压夹具,包括机架4、导轨8、第一单杆气缸1、第二单杆气缸、第三单杆气缸、第四单杆气缸、第一双杆气缸3、第二双杆气缸9、第三双杆气缸7、第四双杆气缸、第一大气动夹板2、第二大气动夹板、第一小气动夹板、第二小气动夹板5、第三小气动夹板和第四小气动夹板,导轨8设置于机架4的底面上,第一单杆气缸1、第二单杆气缸、第三单杆气缸和第四单杆气缸均安装于机架4的底面上且第一单杆气缸1、第二单杆气缸、第三单杆气缸和第四单杆气缸的输出端的运动路径均与导轨8的方向平行,第一单杆气缸1、第二单杆气缸的输出端的朝向与第三单杆气缸、第四单杆气缸的输出端的朝向相反,第一单杆气缸1和第二单杆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一大气动夹板2固定连接,第一大气动夹板2的顶端与导轨8滑动连接,第三单杆气缸、第四单杆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二大气动夹板固定连接,第二大气动夹板的顶端与导轨8滑动连接,第一双杆气缸3和第二双杆气缸9分别通过一个L型角钢6与第一大气动夹板2固定连接,第一双杆气缸3和第二双杆气缸9的输出端的朝向相同均与第一单杆气缸1的输出端朝向相对,第一小气动夹板设置于第一双杆气缸3的输出端上,第二小气动夹板5设置于第二双杆气缸9的输出端上,第三双杆气缸7和第四双杆气缸分别通过一个L型角钢6与第二大气动夹板固定连接,第三双杆气缸7和第四双杆气缸的输出端的朝向相同均与第三单杆气缸的输出端朝向相对,第三小气动夹板设置于第三双杆气缸7的输出端上,第四小气动夹板设置于第四双杆气缸的输出端上,第一大气动夹板2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小气动夹板的运动轨迹贯穿第一通孔,第二小气动夹板5的运动轨迹贯穿第二通孔,第二大气动夹板上设置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第三小气动夹板的运动轨迹贯穿第三通孔,第四小气动夹板的运动轨迹贯穿第四通孔。
[0015]本技术利用四个单杆气缸来带动大气动夹板在导轨8上运动,从而实现加紧、松开岩棉板的动作,四个双杆气缸是为四个小气动夹板提供加紧、松开的力,来避免两个大启动夹板夹取时可能出现的岩棉板掉落问题。
[0016]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棉板气压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4)、导轨(8)、第一单杆气缸(1)、第二单杆气缸、第三单杆气缸、第四单杆气缸、第一双杆气缸(3)、第二双杆气缸(9)、第三双杆气缸(7)、第四双杆气缸、第一大气动夹板(2)、第二大气动夹板、第一小气动夹板、第二小气动夹板(5)、第三小气动夹板和第四小气动夹板,导轨(8)设置于机架(4)的底面上,第一单杆气缸(1)、第二单杆气缸、第三单杆气缸和第四单杆气缸均安装于机架(4)的底面上且第一单杆气缸(1)、第二单杆气缸、第三单杆气缸和第四单杆气缸的输出端的运动路径均与导轨(8)的方向平行,第一单杆气缸(1)、第二单杆气缸的输出端的朝向与第三单杆气缸、第四单杆气缸的输出端的朝向相反,第一单杆气缸(1)和第二单杆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一大气动夹板(2)固定连接,第一大气动夹板(2)的顶端与导轨(8)滑动连接,第三单杆气缸、第四单杆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二大气动夹板固定连接,第二大气动夹板的顶端与导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辰刘建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型建材岩棉大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