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距柔性消融电极、消融系统及消融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5797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距柔性消融电极、消融系统及消融方法。该消融电极包括柔性导管,柔性导管至少包括第一电极线腔、第二电极线腔和导丝腔;其中,第一电极线腔中穿设有第一电极线,第二电极线腔中穿设有第二电极线,导丝腔中穿设有导丝;第一电极环,套设于柔性导管的远端,并与第一电极线固定连接;第二电极环,套设于柔性导管的远端,并与第二电极线固定连接,第二电极环与第一电极环间隔设置;手柄部,设置于柔性导管的近端,以用于容纳第一电极线、第二电极线和导丝。该消融电极可用于腔道内消融,或者对血管丰富的组织的消融,并且可以根据待消融区域的大小来控制消融范围,根据电极距离变化自动调节电压,确保疗效。确保疗效。确保疗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距柔性消融电极、消融系统及消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距柔性消融电极,同时还涉及相应的消融系统和消融方法,属于医疗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各种消融技术的发展,肿瘤的治疗已经从传统的外科手术过渡到微创治疗,特别是近些年来出现的不可逆电穿孔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周期短等特点,尤其避免了热消融易遇到的“热沉效应”,使得包绕大血管等重要组织的肿瘤不再是消融禁区。不可逆电穿孔消融(irreversible electroporation,简写为IRE)是肿瘤消融领域中的一种新技术。它使用高压窄脉冲作用于病灶部位,造成细胞膜的纳米级永久性穿孔,从而导致肿瘤细胞凋亡。
[0003]在申请号为202111533414.7的中国专利技术申请中,公开了一种不可逆电穿孔消融针及不可逆电穿孔消融针可视化系统。其中,不可逆电穿孔消融针包括多根电极针(直线形的硬针)和光纤平行等长标定器,通过将电极针设计为中空结构,每根电极针的中空结构中嵌入一条传感光纤,传感光纤上设有多个光栅,光栅能够在电极针发生形变时产生应变,传感光纤的尾端伸入到中空结构的远端针尖处,前端从电极针的近端开口处伸出来;多条传感光纤的前端并排着穿过显示窗口,通过将光纤等长标记对齐且处于显示窗口内的传感光纤的起始段保持平行,保证自光纤等长标记起伸入到各电极针内部的传感光纤的长度一致;此外,以首个光栅处的平行坐标为基准可以对电极针内部的传感光纤的平行度进行识别,医生可根据识别结果对电极针平行度进行调整。
[0004]电穿孔消融作为肿瘤消融治疗的一种方式,其往往需要多根成对的消融探针同时穿入肿瘤,通过两根针之间的放电,对肿瘤进行电穿孔治疗。如图9所示,利用射频消融针100对肾脏300上的肿瘤200进行消融,可以看出传统的IRE探针为硬针,而且都为单极,多根硬针之间的平行度对极性不同的两针之间产生高压电流,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前述光栅结构来辅助医生保证消融过程中的两针之间的平行度,使硬针能较好地进行定位,从而确保消融效果。
[0005]而且,为了保证多根探针之间的场强适当,需要预先利用专用软件来设计多根硬针的位置,然后由医生在手术时根据预先设定的位置布置多根探针。在手术过程中,只有平行退针,并不能改变探针之间的平行距离,即场强不可调。实践证明:探针之间的平行距离优选在1.5~2.5厘米之间,过小则会造成过电流风险增加;过大则会导致消融遗漏。此外,由于采用硬针从皮肤表面刺入,目前的IRE探针暴露深度小于3厘米,纳米刀适用于肝、肺、肾、胰腺、前列腺以及其他实体肿瘤,这就限制了IRE技术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首要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距柔性消融电极。
[0007]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可调距柔性消融电极的
消融系统。
[0008]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又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可调距柔性消融电极的消融方法。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可调距柔性消融电极,包括:
[0011]柔性导管,所述柔性导管至少包括第一电极线腔、第二电极线腔和导丝腔;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线腔中穿设有第一电极线,所述第二电极线腔中穿设有第二电极线,所述导丝腔中穿设有导丝;
[0012]第一电极环,套设于所述柔性导管的远端,并与所述第一电极线固定连接;
[0013]第二电极环,套设于所述柔性导管的远端,并与所述第二电极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环与所述第一电极环沿所述柔性导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0014]手柄部,设置于所述柔性导管的近端,以用于容纳所述第一电极线、所述第二电极线和所述导丝。
[0015]其中较优地,所述第一电极环与所述柔性导管相对固定,所述第二电极环与所述柔性导管相对活动,以调节所述第一电极环与所述第二电极环之间的距离。
[0016]其中较优地,所述可调距柔性消融电极还包括调节部,所述调节部设置于所述手柄部上,并与所述第二电极线的近端连接;
[0017]所述第二电极线腔的外壁上沿所述柔性导管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开槽,所述第二电极线的远端穿过所述开槽并与所述第二电极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部能够带动所述第二电极线的远端沿所述柔性导管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二电极环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环。
[0018]其中较优地,所述调节部包括:
[0019]连接件,活动穿设于所述手柄部的中空内腔内,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电极线的近端固定连接;
[0020]旋钮,设置于所述手柄部上,并与所述连接件螺纹连接,所述旋钮的旋动能够带动所述连接件在所述手柄部的中空内腔内往复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二电极线在所述第二电极线腔内往复移动。
[0021]其中较优地,所述手柄部上与所述连接件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活动槽,所述连接件凸伸出所述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边缘具有多个刻度标识。
[0022]其中较优地,所述可调距柔性消融电极还包括柔性热缩套管,所述柔性热缩套管套设于所述柔性导管的远端,并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环与所述第二电极环之间。
[0023]其中较优地,所述第一电极环和所述第二电极环均由导电材料制成,所述柔性导管和所述柔性热缩套管均由耐高压柔性高分子材料制成。
[0024]其中较优地,所述可调距柔性消融电极还包括应力释放管,套设于所述柔性导管的近端,并与所述手柄部连接,以用于释放手柄与柔性导管之间的应力,防止折弯。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消融系统,其中采用上述的可调距柔性消融电极。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可调距柔性消融电极的消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通过导丝伸入到待消融区域;
[0028]沿所述导丝,将所述第一电极环和所述第二电极环推送至所述待消融区域;
[0029]为第一电极线和第二电极线通电,以利用所述第一电极环和所述第二电极环对所述待消融区域进行消融。
[0030]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技术效果:
[0031]1.本专利技术首次提供了可用于腔道内的IRE治疗器械。柔性的射频消融针可以像导管一样在腔道内推送,到达并固定在待消融区域(例如肿瘤部位)完成消融,以适于门静脉、胆道、食道、气道、胃肠道等腔道内的IRE手术。因此,较常规的硬针设计适用范围更广,可以用于腔道内消融,可以用于血管丰富的组织的消融(需要先建立穿刺通道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调距柔性消融电极送入)。
[0032]2.两个电极可调距设计,可以根据待消融区域(例如肿瘤)的大小来决定电极距离,从而控制消融范围,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提高安全性。
[0033]3.利用控制系统,在电极距离变化时自动调节电压,可以保证有效的治疗场强,确保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距柔性消融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导管,所述柔性导管至少包括第一电极线腔、第二电极线腔和导丝腔;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线腔中穿设有第一电极线,所述第二电极线腔中穿设有第二电极线,所述导丝腔中穿设有导丝;第一电极环,套设于所述柔性导管的远端,并与所述第一电极线固定连接;第二电极环,套设于所述柔性导管的远端,并与所述第二电极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环与所述第一电极环沿所述柔性导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手柄部,设置于所述柔性导管的近端,以用于容纳所述第一电极线、所述第二电极线和所述导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距柔性消融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环与所述柔性导管相对固定,所述第二电极环与所述柔性导管相对活动,以调节所述第一电极环与所述第二电极环之间的距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距柔性消融电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部,所述调节部设置于所述手柄部上,并与所述第二电极线的近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线腔的外壁上沿所述柔性导管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开槽,所述第二电极线的远端穿过所述开槽并与所述第二电极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部能够带动所述第二电极线的远端沿所述柔性导管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二电极环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距柔性消融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包括:连接件,活动穿设于所述手柄部的中空内腔内,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电极线的近端固定连接;旋钮,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浩微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