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反光膜的树脂碳带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7671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反光膜的树脂碳带,包括基材、分别设置在基材两侧的背涂层和离型层、设置在离型层表面的保护层,以及设置在保护层表面的着色层,其中,保护层和着色层能够在热转印时随打印脱离离型层;保护层通过保护层涂料干燥而成,保护层涂料的配方包括:第一树脂,10~15质量份,第一树脂是热固性树脂或紫外光固化树脂,第二树脂,0~3质量份,第二树脂为热塑性树脂,固化剂,0.5~1质量份,固化剂为热固化剂或紫外光引发剂,光稳定剂,0.1~2质量份,抗污助剂,0.1~4质量份,溶剂,78~84质量份。质量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反光膜的树脂碳带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反光膜热转印相关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反光膜的树脂碳带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市面上在白色反光膜上进行彩色文字和图案的印刷有两种常用的方式,一种是喷墨打印,另外一种是刻印加贴膜的方式。喷墨打印在打印时喷头易堵塞、油墨浪费量大并且环保性较差,而刻印加贴膜的方式效率低下,需要大量的人工,并且这两种方式为了对反光膜表面进行保护,往往需要利用覆膜的方式在其表面另设一层保护层,所以需要额外增加一道工序,增加了成本,降低了质量稳定性。
[0003]因此,需要一种用于反光膜的树脂碳带及其制备方法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5]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反光膜的树脂碳带,包括基材、分别设置在所述基材两侧的背涂层和离型层、设置在所述离型层表面的保护层,以及设置在所述保护层表面的着色层,其中,所述保护层和所述着色层能够在热转印时随打印脱离所述离型层;
[0006]所述保护层通过保护层涂料干燥而成,所述保护层涂料的配方包括:
[0007]第一树脂,10~15质量份,所述第一树脂是热固性树脂或紫外光固化树脂,
[0008]第二树脂,0~3质量份,所述第二树脂为热塑性树脂,
[0009]固化剂,0.5~1质量份,所述固化剂为热固化剂或紫外光引发剂,
[0010]光稳定剂,0.1~2质量份,
[0011]抗污助剂,0.1~4质量份,
[0012]溶剂,78~84质量份。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树脂是热固性树脂,所述热固性树脂包括氟碳树脂、羟基丙烯酸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0014]所述热固化剂为异氰酸酯固化剂,所述异氰酸酯固化剂包括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固化剂。
[0015]进一步地,所述氟碳树脂重均分子量为10000~50000,氟的含量为10%~30%;
[0016]所述羟基丙烯酸树脂重均分子量为10000~100000;
[0017]所述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固化剂的NCO:OH=0.5:1~2:1。
[00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树脂是紫外光固化树脂,所述紫外光固化树脂包括多官能团
丙烯酸树脂;
[0019]所述紫外光引发剂包括自由基光引发剂,所述自由基光引发剂为1

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

羟基
‑2‑
甲基
‑1‑
苯基丙酮、2,4,6

三甲基苯甲酰基

二苯基氧化膦中的至少一种。
[0020]进一步地,所述光稳定剂选自水杨酸酯类、苯酮类、苯并三唑类、取代丙烯腈类、三嗪类紫外线吸收剂中的至少一种;
[0021]所述抗污助剂选自硅氧烷聚合物、有机硅助剂、氟硅烷偶联剂、含氟表面活性剂、含氟丙烯酸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0022]进一步地,所述着色层通过着色层涂料干燥而成,所述着色层涂料的组分包括第三树脂、颜料、分散剂和溶剂;
[0023]其中,所述第三树脂包括热塑性丙烯酸树脂;
[0024]所述颜料包括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
[0025]其中所述无机颜料包括氧化物、铬酸盐、硫酸盐、硅酸盐、硼酸盐、钼酸盐、磷酸盐、钒酸盐、铁氰酸盐、氢氧化物、硫化物、金属中的至少一种;
[0026]所述有机颜料包括偶氮颜料、酞菁颜料、蒽醌、靛族、喹吖啶酮、二恶嗪、芳甲烷系中的至少一种;
[0027]所述分散剂选自BYK163、BYK108、BYK9077中的至少一种。
[0028]进一步地,所述颜料的粒径为0.1μm

5μm。
[0029]进一步地,所述离型层通过离型层涂料干燥而成,所述离型层涂料的组分包括第四树脂和脱模剂;
[0030]所述第四树脂包括热塑性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0031]所述脱模剂选自蜡、硅氧烷化合物、醋酸纤维素、硬脂酸锌、硬脂酸酰胺、聚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蜡选自巴西棕榈蜡和聚乙烯蜡中的至少一种,
[0032]其中,所述第四树脂与所述脱模剂的比例为10:0.5~10:3。
[0033]进一步地,所述基材的厚度为4μm~25μm,
[0034]所述背涂层的厚度为0.5μm~1.2μm,
[0035]所述离型层的厚度为0.1μm~2μm,
[0036]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0.3μm~5μm。
[0037]根据本申请的树脂碳带利用热固性树脂作为保护层的基础,具有优异的耐候性。并且,通过对各层的配方设计,达到了优异的打印效果。
[0038]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制备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用于反光膜的树脂碳带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9]S1:在基材双面打上电晕;
[0040]S2:制备离型层涂料,用凹版涂布或狭缝涂布的方式将其涂布在所述基材表面并烘干形成离型层;
[0041]S3:制备保护层涂料,通过凹版涂布或狭缝涂布的方式将其涂布在所述离型层表面上并烘干或使用紫外线灯固化形成保护层;
[0042]S4:制备着色层涂料,通过凹版涂布或狭缝涂布的方式将其涂布在所述保护层表面上并烘干形成着色层;
[0043]S5:制备背涂层涂料,用凹版涂布或狭缝涂布的方式将其涂布在所述基材的相对于所述着色层相反的表面上,并烘干形成背涂层,得到用于反光膜的树脂碳带。
[0044]根据本申请的制备方法,能够制备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用于反光膜的树脂碳带,并且制备出的用于反光膜的树脂碳带在反光膜表面进行彩色文字和图案印刷时,自带保护层,无需进行额外的覆膜过程,成本更低。碳带在转印后具备优异的耐溶剂、耐刮擦、耐盐雾、耐老化、抗污等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45]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申请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申请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申请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46]为了彻底理解本申请,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然,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悉的特殊细节。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申请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0047]应予以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反光膜的树脂碳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分别设置在所述基材两侧的背涂层和离型层、设置在所述离型层表面的保护层,以及设置在所述保护层表面的着色层,其中,所述保护层和所述着色层能够在热转印时随打印脱离所述离型层;所述保护层通过保护层涂料干燥而成,所述保护层涂料的配方包括:第一树脂,10~15质量份,所述第一树脂是热固性树脂或紫外光固化树脂,第二树脂,0~3质量份,所述第二树脂为热塑性树脂,固化剂,0.5~1质量份,所述固化剂为热固化剂或紫外光引发剂,光稳定剂,0.1~2质量份,抗污助剂,0.1~4质量份,溶剂,78~84质量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反光膜的树脂碳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树脂是热固性树脂,所述热固性树脂包括氟碳树脂、羟基丙烯酸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热固化剂为异氰酸酯固化剂,所述异氰酸酯固化剂包括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固化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反光膜的树脂碳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氟碳树脂重均分子量为10000~50000,氟的含量为10%~30%;所述羟基丙烯酸树脂重均分子量为10000~100000;所述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固化剂的NCO:OH=0.5:1~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反光膜的树脂碳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树脂是紫外光固化树脂,所述紫外光固化树脂包括多官能团丙烯酸树脂;所述紫外光引发剂包括自由基光引发剂,所述自由基光引发剂为1

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

羟基
‑2‑
甲基
‑1‑
苯基丙酮、2,4,6

三甲基苯甲酰基

二苯基氧化膦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反光膜的树脂碳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稳定剂选自水杨酸酯类、苯酮类、苯并三唑类、取代丙烯腈类、三嗪类紫外线吸收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抗污助剂选自硅氧烷聚合物、有机硅助剂、氟硅烷偶联剂、含氟表面活性剂、含氟丙烯酸树脂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反光膜的树脂碳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层通过着色层涂料干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斌汪鑫唐国初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鼎一智造数字设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