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膜电解法制备二水重铬酸钠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6890 阅读:7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离子膜电解法制备二水重铬酸钠(Na↓[2]Cr↓[2]O↓[7].2H↓[2]O)的方法,是利用由阳离子交换膜、阴、阳电极构成一膜二室电解槽装置,阳极室内通入铬酸钠碱性液,阴极室内通入稀的氢氧化钠溶液,接直流电后,阴、阳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分别向阳极室和阴极室迁移;阳离子通过阳离子膜进入阴极室,在阴极室得到碱液;阳极室得到重铬酸钠溶液;同时在阴、阳电极上分别有氢气和氧气产出。重铬酸钠溶液经蒸发、冷却,析出二水重铬酸钠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二水重铬酸钠产品纯度高,原料利用率近100%;副产品氢氧化钠经济价值高,生产过程中无含铬废弃物的循环或者排放,安全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子膜电解法制备二水重铬酸钠的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①第一段电解:在一膜二室离子膜电解装置中,在阳极室通入质量浓度20~40%的碱性铬酸钠溶液,在阴极室通入质量浓度8~25%的氢氧化钠溶液,接直流电,控制电流密度在1200~3000A/m↑[2],于30~70℃下电解185~38min,阳极得到铬酸钠中性液及氧气,铝硅等杂质元素以沉淀形式析出,阴极得到浓的氢氧化钠和氢气; ②第二段电解:将第一段电解所得阳极液过滤除去杂质后通入阳极室,并在阴极室通入质量浓度8~25%的氢氧化钠溶液或将第一段电解所得阴极液稀释至质量浓度为8~25%的氢氧化钠溶液;接直流电,控制电流密度在1200~3000A/m↑[2],于30~70℃下电解560~115min,阳极得到重铬酸钠溶液和氧气,阴极得到浓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气; ③蒸发结晶:将第二段电解得到的阳极液蒸发浓缩至二水重铬酸钠的质量浓度为75~77%,再经冷却结晶析出二水重铬酸钠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海涛董亚萍陈美达郑竹林王小欢孟庆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3[中国|青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