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空发动机燃油控制装置双重卸荷槽轴承
[0001]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航空发动机燃油控制装置双重卸荷槽轴承,属于机械设计
技术介绍
[0002]航空涡轮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齿轮泵中为保证齿轮连续传动消除漏油,在轴承设计中齿轮泵的重叠系数ε>1。由此在某一转角范围内,有两对轮齿同时啮合,于是齿间出现了封闭的容积。当两个啮合点位于节点对称的位置时,封闭容积达最小。困油受齿轮强行压缩,压力急剧增高,虽可通过间隙部分泄压,但齿间仍产生很高的压力,使轴承承受大的超额负荷。齿轮继续旋转,封闭容积不断增大,直到第一对轮齿退出啮合。此时,如果液体补充不足,困油容积中将形成一定真空度,造成气隙,降低容积效率。因此在困油区开卸压槽,可防止上述困油现象。现有典型卸荷槽如下图1所示,图中:
[0003]a圆形卸荷槽对缓解空化情况较好,但对缓解困油压力较差;
[0004]b矩形卸荷槽对缓解困油压力较好,但对缓解空化情况最差;
[0005]c充分结构卸荷槽对缓解空化情况最好,但对缓解困油压力最差;
[0006]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非对称式双重卸荷槽的轴承,该轴承安装在齿轮泵内,在轴承内壁(1)与齿轮相对的两侧加工有对称的卸荷槽,其特征在于:加工在轴承内壁(1)上的卸荷槽分布在齿轮中心连线(2)的中心垂直面(3)的两侧,每一侧分布两个卸荷槽,两侧的卸荷槽相向设置并为非对称式,以下以轴承内壁(1)的一侧为例对该非对称式双重卸荷槽形状、结构及位置进行说明:上述齿轮中右侧齿轮为主动齿轮,逆时针旋转,推动左侧的从动齿轮顺时针旋转,所述卸荷槽均为弧形槽,沿齿轮中心的相同圆周半径排列,卸荷槽内缘至齿轮中心的半径均为R1,卸荷槽的外缘至齿轮中心的半径均为R2,卸荷槽至齿轮中心的弧形角度均为a,相邻卸荷槽的侧边至齿轮中心的弧形角度均为b;所述卸荷槽中,主动齿轮侧的轴承内壁(1)上的卸荷槽沿逆时针依次为卸荷槽Ⅱ、卸荷槽Ⅳ,从动齿轮侧的轴承内壁(1)上的卸荷槽沿顺时针依次为卸荷槽Ⅰ、卸荷槽Ⅲ,其中,卸荷槽Ⅰ沿齿轮中心看的右侧边与齿轮中心连线(2)重合,卸荷槽Ⅱ沿齿轮中心看的左侧边与齿轮中心连线(2)的夹角为c,且c>b,上述参数中:角度a按以下公式1计算:a=1.25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同月,胡守信,高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北京航科发动机控制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