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沉降智能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54452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1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建筑沉降智能监测系统,包括标记件,标记件设置于建筑物大角部位及其它设计要求部位;还包括观测装置,观测装置包括远距离摄像机构,远距离摄像机构依次设置有物镜、分光棱镜、调焦透镜和目镜,目镜后方设置有感光片;观测装置还包括调平机构,调平机构信号连接有自动响应机构。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间隔下,一直判断建筑物的沉降量,从而在发生异常时,能及时发出警报,以避免耽误补救处置时间。而且,由于设备持续工作,避免了人工监测每次需要重新架设调整设备带来的误差,从而避免报警失误。从而避免报警失误。从而避免报警失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沉降智能监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沉降智能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与民用建筑业的发展,各种复杂而大型的工程建筑物日益增多,工程建筑物的兴建,改变了地面原有的状态,并且对于建筑物的地基施加了一定的压力,这就必然会引起地基及周围地层的变形。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现行规范也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特别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但目前进行沉降监测之间间隔很长时间,在建筑建造过程中,每建筑两到三层观测一次;建筑停工时间,每两到三个月观测一次。往往问题发现的不及时,耽误补救处置时间。而且,每次进行人工监测,需要重新布置设备,调整设备,存在着人员主观、客观因素造成的操作和判断误差,以及主观、客观原因影响的报警失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间隔下,一直判断建筑物的沉降量,从而在发生异常时,能及时发出警报,以避免耽误补救处置时间,且由于设备持续工作,避免了人工监测,每次需要重新架设调整设备带来的误差,从而避免报警失误的建筑沉降智能监测系统。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沉降智能监测系统,包括标记件,所述标记件设置于所述建筑物大角部位及其它设计要求部位;还包括观测装置,所述观测装置包括远距离摄像机构,所述远距离摄像机构依次设置有物镜、分光棱镜、调焦透镜和目镜,所述目镜后方设置有感光片;所述观测装置还包括调平机构,所述调平机构信号连接有自动响应机构,所述自动响应机构包括液体水平仪,所述液体水平仪包括相对的侧壁,所述侧壁底部连接有底板,所述侧壁顶部连接有顶板,所述侧壁、底板、顶板之间设置有液体和气泡;所述液体水平仪设置有光电报警机构,所述光电报警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顶板上方的光线发射件,所述光电报警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下方的光线感应件;所述光线发射件的光线倾斜向下射入所述顶板,所述光线垂直于所述顶板的纵向中心线,所述顶板与底板均为透明材质,当所述气泡不位于所述光线路径时,所述光线依次穿过顶板、液体和底板,而后射入光线感应件;所述液体水平仪设置有两个所述光电报警机构,所述气泡位于所述顶板的正中段
下方时,所述光线分别位于所述气泡的两侧;所述光线感应件信号连接所述调平机构。
[0005]进一步的,所述观测装置还包括防震动机构,所述防震动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有若干弹簧,所述弹簧顶端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下表面设置有若干圆筒,所述圆筒竖直向下,所述支撑板上表面配合所述圆筒设置有同样数量的橡胶柱,所述橡胶柱与所述圆筒滑动连接;所述弹簧套接于所述圆筒外侧;所述橡胶柱设置有轴向贯通的中心孔,所述支撑板表面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顶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立柱穿过所述中心孔并与螺栓连接,所述橡胶柱由所述螺栓与立柱固定于所述支撑板。
[0006]进一步的,所述橡胶柱侧面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竖直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小于设定数值。
[000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四周设置有向上的翻边,所述盖板四周设置有向下的翻边,所述支撑板的翻边与所述盖板的翻边之间有间隙。
[0008]进一步的,所述调平机构包括基板,所述基板转动连接有三个螺杆,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有调平板,三个所述螺杆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所述螺杆靠近其底端设置有调整轮;所述调整轮为橡胶材质;所述自动响应机构固定设置于所述调平板。
[0009]进一步的,所述调平机构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传动连接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传动连接有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传动连接所述调整轮;所述光线感应件信号连接所述伺服电机和离合机构。
[0010]进一步的,所述离合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所述减速器由所述第一锥齿轮传递出动力;所述离合机构还包括活动架,所述活动架内侧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同轴设置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啮合有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六锥齿轮同轴设置有第一拨轮;第三锥齿轮同轴设置有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五锥齿轮啮合有第七锥齿轮,所述第七锥齿轮同轴设置有第二拨轮;当所述气泡进入其左侧所述光线感应件的光线路径,左侧所述光线感应件失去光线射入,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同时所述第一拨轮与所述调整轮摩擦接触,通过所述调整轮的转动,所述气泡向右移动,从而回归所述液体水平仪中段;当所述气泡进入其右侧所述光线感应件的光线路径,右侧所述光线感应件失去光线射入,所述第三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同时所述第二拨轮与所述调整轮摩擦接触,通过所述调整轮的转动,所述气泡向左移动,从而回归所述液体水平仪中段。
[0011]进一步的,所述观测装置包括三脚架,所述三脚架顶部设置所述防震动机构,所述防震动机构顶部设置所述调平机构,所述调平机构顶部设置所述远距离摄像机构;
三个所述螺杆形成的三角形的两条边上设置所述自动响应机构,所述液体水平仪的纵向中心线位于所述三角形的边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光线发射件连接有发射角度安装件,所述光线感应件连接有接收角度安装件。
[0013]进一步的,所述标记件设置有刻度与数字,所述标记件为透明材质,所述标记件内部设置有LED灯泡。
[0014]所述远距离摄像机构信号连接有终端机构,所述终端机构包括电脑或手机。在工作中,所述远距离摄像机构以设定的时间间隔拍摄标记件的图片,并将图片信号发送到所述终端机构。所述终端机构安装有用识别图像变化以判断标记件向下移动距离的软件,这种软件是现有技术。从而达到自动监测建筑物沉降速度的目的。
[0015]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间隔下,一直判断建筑物的沉降量,从而在发生异常时,能及时发出警报,以避免耽误补救处置时间。而且,由于设备持续工作,避免了人工监测,每次需要重新架设调整设备带来的误差,从而避免报警失误。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远距离摄像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响应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响应机构气泡没有进入光线路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响应机构气泡进入光线路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防震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调平机构结构示意图(包括远距离摄像机构位置示意);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离合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标记件;2、建筑物;3、观测装置;4、远距离摄像机构;5、物镜;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沉降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标记件,所述标记件设置于所述建筑物大角部位及其它设计要求部位;还包括观测装置,所述观测装置包括远距离摄像机构,所述远距离摄像机构依次设置有物镜、分光棱镜、调焦透镜和目镜,所述目镜后方设置有感光片;所述观测装置还包括调平机构,所述调平机构信号连接有自动响应机构,所述自动响应机构包括液体水平仪,所述液体水平仪包括相对的侧壁,所述侧壁底部连接有底板,所述侧壁顶部连接有顶板,所述侧壁、底板、顶板之间设置有液体和气泡;所述液体水平仪设置有光电报警机构,所述光电报警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顶板上方的光线发射件,所述光电报警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下方的光线感应件;所述光线发射件的光线倾斜向下射入所述顶板,所述光线垂直于所述顶板的纵向中心线,所述顶板与底板均为透明材质,当所述气泡不位于所述光线路径时,所述光线依次穿过顶板、液体和底板,而后射入光线感应件;所述液体水平仪设置有两个所述光电报警机构,所述气泡位于所述顶板的正中段下方时,所述光线分别位于所述气泡的两侧;所述光线感应件信号连接所述调平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沉降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装置还包括防震动机构,所述防震动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有若干弹簧,所述弹簧顶端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下表面设置有若干圆筒,所述圆筒竖直向下,所述支撑板上表面配合所述圆筒设置有同样数量的橡胶柱,所述橡胶柱与所述圆筒滑动连接;所述弹簧套接于所述圆筒外侧;所述橡胶柱设置有轴向贯通的中心孔,所述支撑板表面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顶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立柱穿过所述中心孔并与螺栓连接,所述橡胶柱由所述螺栓与立柱固定于所述支撑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沉降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柱侧面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竖直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小于设定数值。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沉降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四周设置有向上的翻边,所述盖板四周设置有向下的翻边,所述支撑板的翻边与所述盖板的翻边之间有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沉降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机构包括基板,所述基板转动连接有三个螺杆,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春海唐永建李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青建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