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膜安装设备及导电膜安装设备的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4200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导电膜安装设备及导电膜安装设备的使用方法,导电膜安装设备包括外壳定位机构、安装机构和位移机构。安装机构设置贴合导电膜的定位膜确保导电膜不发生翘曲。安装机构还设置与定位膜上定位孔相匹配的定位柱辅助定位膜进行定位,定位柱在导电膜贴合筒状外壳的侧壁时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不会影响导电膜与侧壁的贴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述设置,确保导电膜在安装过程中不会发生卷曲和翘起,并且不存在装置阻碍导电膜安装,有效提升导电膜安装效率,降低导电膜设置歪斜的风险,提升成品质量。提升成品质量。提升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电膜安装设备及导电膜安装设备的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产品组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电膜安装设备及导电膜安装设备的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触控技术的进步,在各种消费性电子产品中,例如显示器、一体机、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平板计算机、笔记本型计算机等产品已广泛地使用触控装置作为其数据输入的工具。在触控笔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一个长且窄的导电铜箔伸到笔身内部,然后贴合到笔身内壁并施加压力以激活导电铜箔胶活性,实现紧密贴合。
[0003]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导电铜箔长且窄,安装过程中容易翘曲,贴合至笔身后易发生贴合不紧密且容易出现贴合位置不够准确、铜箔出现褶皱等问题,影响后续组装工作并造成产品功能不良。并且由于笔身仅开设尾部供导电铜箔进行安装,施加压力步骤操作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膜安装设备及导电膜安装设备的使用方法。通过设置与导电膜形状匹配的定位膜和固定定位膜的定位柱保证定位膜不会发生翘曲歪斜。并设置随安装部运动而形变的定位柱以保证定位柱不会影响导电膜的安装效果。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电膜安装设备,用于在筒状外壳中安装导电膜,导电膜安装设备包括:
[0006]外壳定位机构,具有与筒状外壳形状相匹配的限位部;
[0007]安装机构,位于外壳定位机构一侧,具有固定导电膜的的固定部和控制固定部伸入筒状外壳的安装口安装所述导电膜的安装部;
[0008]位移机构,被配置驱动外壳定位机构移动至筒状外壳包裹固定部,或,驱动外壳定位机构远离安装机构
[0009]其中,固定部包括设置在导电膜一侧与导电膜形状相匹配的定位膜和固定定位膜的定位柱,定位柱随安装部运动而形变。
[0010]进一步地,固定部还包括与定位膜形状相匹配的支架,支架的尺寸与筒状外壳形状相匹配。
[0011]进一步地,支架围绕定位膜设置定位柱,定位膜具有套设在定位柱上的定位孔。
[0012]进一步地,定位柱包括靠近外壳定位机构设置的弹性定位柱和远离外壳定位机构设置的固定定位柱,弹性定位柱受压后弹性形变至低于导电膜水平高度位置。
[0013]进一步地,支架伸入筒状外壳后,固定定位柱位于筒状外壳外侧。
[0014]进一步地,定位柱沿导电膜长度方向设置,定位孔配合定位柱沿导电膜长度方向设置。
[0015]进一步地,支架具有导气孔,支架远离外壳定位机构一侧设置与导气孔连接的导
气装置。
[0016]进一步地,安装部包括与支架连接的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带动支架贴合筒状外壳侧壁或远离筒状外壳侧壁。
[0017]进一步地,第一驱动装置具有相互对应的凹槽和凸端。
[0018]进一步地,限位部上设置有与筒状外壳形状相匹配的定位槽,安装口处的定位槽具有与安装口形状相匹配的限位口。
[0019]进一步地,定位槽包括靠近安装口的第一定位槽和远离安装口的第二定位槽,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相互贯通,第一定位槽的深度小于等于第二定位槽的深度。
[0020]进一步地,限位部为聚四氟乙烯材质。
[0021]进一步地,外壳定位机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定位槽对应位置的盖板,盖板配合第一定位槽固定筒状外壳。
[0022]进一步地,盖板包括固定连接在限位部上的固定端、与限位部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端和连接固定端与连接端的限位段,固定端、连接端和限位段垂直定位槽设置,限位段与定位槽共同对筒状外壳限位。
[0023]进一步地,位移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机构一侧的滑轨和与外壳定位机构连接的滑块。
[0024]进一步地,位移机构还包括带动滑块沿滑轨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0025]进一步地,导电膜安装设备还包括双手按钮,双手按钮控制外壳定位机构、安装机构和位移机构的开启与关闭。
[0026]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电膜安装设备的使用方法,方法包括:
[0027]将筒状外壳放置在外壳定位机构中;
[0028]根据定位柱以及定位膜上的定位孔将导电膜放置在支架上;
[0029]启动双手按钮。
[0030]进一步地,将筒状外壳放置在外壳定位机构中包括:
[0031]将筒状外壳放置在定位槽中;
[0032]扣合盖板。
[003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导电膜安装设备及导电膜安装设备的使用方法,导电膜安装设备包括外壳定位机构、安装机构和位移机构。安装机构固定设置在导电膜安装设备一端,位移机构贴近安装机构设置并与外壳定位机构连接。安装机构设置贴合导电膜的定位膜确保导电膜不发生翘曲。安装机构还设置与定位膜上定位孔相匹配的定位柱辅助定位膜进行定位,定位柱在导电膜贴合筒状外壳的侧壁时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不会影响导电膜与侧壁的贴合。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设置,确保导电膜在安装过程中不会发生卷曲和翘起,并且不存在阻碍导电膜安装的装置,有效提升导电膜安装效率,降低导电膜组装歪斜的风险,提升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34]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0035]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电膜安装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电膜安装设备的俯视图;
[0037]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去除部分结构的导电膜安装设备的俯视图;
[0038]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9]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设置导电膜的安装机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0]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机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1]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机构局部剖视图;
[0042]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壳定位机构的侧视图;
[0043]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壳定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4]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位移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5]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电膜安装设备的使用方法流程图。
[0046]附图标记说明:
[0047]1‑
外壳定位机构;11

定位槽;111

第一定位槽;112

第二定位槽;113

限位口;12

盖板;121

固定端;122

连接端;123

限位段;13

限位部;
[0048]2‑
安装机构;21

支架;211

导气孔;212

导气装置;213

定位柱;2131

固定定位柱;2132

弹性定位柱;2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膜安装设备,用于在筒状外壳中安装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膜安装设备包括:外壳定位机构(1),具有与筒状外壳(5)形状相匹配的限位部(13);安装机构(2),位于所述外壳定位机构(1)一侧,具有固定导电膜(4)的固定部(25)和控制所述固定部(25)伸入所述筒状外壳(5)的安装口(51)安装所述导电膜(4)的安装部(26);位移机构(3),被配置驱动所述外壳定位机构(1)移动至所述筒状外壳(5)包裹所述固定部(25),或,驱动所述外壳定位机构(1)远离所述安装机构(2);其中,所述固定部(25)包括设置在所述导电膜(4)一侧与所述导电膜(4)形状相匹配的定位膜(41)和固定所述定位膜(41)的定位柱(213),所述定位柱(213)随所述安装部(26)运动而形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膜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25)还包括与所述定位膜(41)形状相匹配的支架(21),所述支架(21)的尺寸与所述筒状外壳(5)形状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膜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1)围绕所述定位膜(41)设置所述定位柱(213),所述定位膜(41)具有套设在所述定位柱(213)上的定位孔(4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电膜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213)包括靠近所述外壳定位机构(1)设置的弹性定位柱(2132)和远离所述外壳定位机构(1)设置的固定定位柱(2131),所述弹性定位柱(2132)受压后弹性形变至低于所述导电膜(4)水平高度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电膜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1)伸入所述筒状外壳(5)后,所述固定定位柱(2131)位于所述筒状外壳(5)外侧。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电膜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213)沿所述导电膜(4)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定位孔(411)配合所述定位柱(213)沿所述导电膜(4)长度方向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膜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1)具有导气孔(211),所述支架(21)远离所述外壳定位机构(1)一侧设置与所述导气孔(211)连接的导气装置(212)。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膜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26)包括与所述支架(21)连接的第一驱动装置(22),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2)带动所述支架(21)贴合所述筒状外壳(5)侧壁或远离所述筒状外壳(5)侧壁。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电膜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2)具有相互对应的凹槽(231)和凸端(232)。10.根据权利要求1

9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玲玲张良孙晓林郑喜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