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裂的扭力梁衬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3130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裂的扭力梁衬套,具体涉及汽车扭力梁技术领域,包括衬套,所述衬套主要由外套筒、填充层、内套筒和支耳共同组成,所述填充层置于所述外套筒和所述内套筒之间,所述填充层的内部设有缓震槽,所述缓震槽的内部设有弹性圈。该防裂的扭力梁衬套将填充层和弹性圈均设置为聚氨酯材质,可以起到耐老化和耐腐蚀的作用,同时在填充层的内部开设缓震槽,利用缓震槽可以为填充层的形变提供挤压空间,避免填充层因过度挤压发生破裂,并且缓震槽的形状多为圆弧状,因此可以大大降低尖锐角度带来的撕裂伤害,同时在缓震槽内部放置弹性圈,利用弹性圈可以对缓震槽起到支撑作用,防止缓震槽过度变形。防止缓震槽过度变形。防止缓震槽过度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裂的扭力梁衬套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扭力梁
,具体为一种防裂的扭力梁衬套。

技术介绍

[0002]扭力梁是汽车悬架的一种,是家用车中常见的非独立悬架。这种汽车悬架通常用作后汽车悬架,一方面,紧凑型汽车扭力梁悬架成本有限;另一方面旨在扩大后排座椅和后备箱的空余空间。同时扭力梁主要由两个拖曳臂、一根横梁和两个衬套组成,车轮的上下跳动会绕着拖曳臂的一端进行旋转,衬套可以去吸收路面的震动,横梁的作用是用来保证悬架的侧倾刚度和扭转刚度。
[0003]现有的衬套其内部的填充层因需要发生形变而去吸收震动,因此填充层在长时间使用状态下极易因挤压形变而发生开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裂的扭力梁衬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裂的扭力梁衬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裂的扭力梁衬套,包括衬套,所述衬套主要由外套筒、填充层、内套筒和支耳共同组成,所述填充层置于所述外套筒和所述内套筒之间,所述填充层的内部设有缓震槽,所述缓震槽的内部设有弹性圈。
[0006]优选的,所述填充层和所述弹性圈为聚氨酯材质。
[0007]优选的,所述缓震槽与所述弹性圈均为环形状。
[0008]优选的,所述外套筒的内壁设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的另一面与所述填充层相互贴合。
[0009]优选的,所述限位圈为波浪形。
[0010]优选的,所述内套筒的外壁上端设有定位圈,所述定位圈的另一面与所述填充层相互贴合。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将填充层和弹性圈均设置为聚氨酯材质,可以起到耐老化和耐腐蚀的作用,同时在填充层的内部开设缓震槽,利用缓震槽可以为填充层的形变提供挤压空间,避免填充层因过度挤压发生破裂,并且缓震槽的形状多为圆弧状,因此可以大大降低尖锐角度带来的撕裂伤害,同时在缓震槽内部放置弹性圈,利用弹性圈可以对缓震槽起到支撑作用,防止缓震槽过度变形。
[0013]2、将填充层与外套筒内壁的贴合处设置有不规则形状的限位圈,再将填充层与内套筒外壁的贴合处设置有定位圈,利用定位圈和限位圈,可以加大填充层分别与内套筒、外套筒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填充层从中间发生脱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A

A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衬套;2、外套筒;3、支耳;4、填充层;5、内套筒;6、定位圈;7、缓震槽;8、弹性圈;9、限位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裂的扭力梁衬套,包括衬套1,衬套1主要由外套筒2、填充层4、内套筒5和支耳3共同组成,填充层4置于外套筒2和内套筒5之间,填充层4的内部设有缓震槽7,缓震槽7的内部设有弹性圈8;
[0019]填充层4和弹性圈8为聚氨酯材质;缓震槽7与弹性圈8均为环形状;将填充层4和弹性圈8均设置为聚氨酯材质,可以起到耐老化和耐腐蚀的作用,同时在填充层4的内部开设缓震槽7,利用缓震槽7可以为填充层4的形变提供挤压空间,避免填充层4因过度挤压发生破裂,并且缓震槽7的形状多为圆弧状,因此可以大大降低尖锐角度带来的撕裂伤害,同时在缓震槽7内部放置弹性圈8,利用弹性圈8可以对缓震槽7起到支撑作用,防止缓震槽7过度变形;
[0020]外套筒2的内壁设有限位圈9,限位圈9的另一面与填充层4相互贴合;限位圈9为波浪形;内套筒5的外壁上端设有定位圈6,定位圈6的另一面与填充层4相互贴合;将填充层4与外套筒2内壁的贴合处设置有不规则形状的限位圈9,再将填充层4与内套筒5外壁的贴合处设置有定位圈6,利用定位圈6和限位圈9,可以加大填充层4分别与内套筒5、外套筒2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填充层4从中间发生脱落。
[0021]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防裂的扭力梁衬套,首先将填充层(4)置于外套筒(2)和内套筒(5)的内部,由于外套筒(2)与限位圈(9)相互固定,而内套筒(5)与定位圈(6)相互固定,因此通过限位圈(9)和定位圈(6)可以加大填充层(4)分别与外套筒(2)和内套筒(5)的接触面积,以此加大摩擦力,避免填充层(4)从中间发生脱落,与此同时当整个衬套(1)开始工作时,由于填充层(4)的内部开设有缓震槽(7),利用缓震槽(7)可以为填充层(4)的形变提供挤压空间,避免填充层(4)因过度挤压而发生破裂,并且缓震槽(7)的内部放置有弹性圈(8),当填充层(4)被挤压时,利用弹性圈(8)可以对缓震槽(7)起到支撑作用,防止缓震槽(7)过度变形。
[002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裂的扭力梁衬套,包括衬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1)主要由外套筒(2)、填充层(4)、内套筒(5)和支耳(3)共同组成,所述填充层(4)置于所述外套筒(2)和所述内套筒(5)之间,所述填充层(4)的内部设有缓震槽(7),所述缓震槽(7)的内部设有弹性圈(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裂的扭力梁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4)和所述弹性圈(8)为聚氨酯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裂的扭力梁衬套,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睿驰精密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