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PET改性复合材料导电泡棉的超薄壁发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2355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导电泡棉制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PET改性复合材料导电泡棉的超薄壁发泡装置,包括底座(100)、升降座(101)、立柱(200)、顶板(300)、上模(400)、上模冷却接头(401)、上模冷却通道(410)、下模(500)、下模冷却接头(501)、下模冷却通道(510)、发泡腔(600)、注塑口(601)、注塑机(700)、循环水箱(800)、循环水箱接头(80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发泡装置注塑压力和降温均匀,制备的PET泡棉产品密度均匀,质量好。质量好。质量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PET改性复合材料导电泡棉的超薄壁发泡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导电泡棉制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PET改性复合材料导电泡棉的超薄壁发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PET泡沫,主要成分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俗称涤纶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涤纶树脂)主要用于制造合成纤维、薄膜、瓶子,在工程塑料及其他领域也有应用 。当对其采用发泡供以后形成的PET泡沫材质相对较脆,但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力学强度。PET泡沫可以回收利用,因此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PET泡沫芯材具有良好的剪切性能,因此常用于壳体结构中的抗剪切填充物。PET原材料成本较一般的芯材泡沫材料低,但采用PET泡沫作为芯材的夹层结构材料通常需要采用树脂等粘合剂进行粘结,但由于PET泡沫泡孔尺寸通常较大,因此树脂吸收率通常较高,因此其成本、重量相对较高,从而限制了其应用。但学术界出现了新型的发泡技术,以AIREX
®ꢀ
T92.80 SealX为代表的一批新型PET泡沫芯材通过控制泡孔尺寸及泡孔破损比例可以大幅降低PET泡沫芯材的树脂吸收率,因此PET泡沫芯材的应用范围已被大幅拓展。传统的导电泡棉是在阻燃海绵上包裹导电布,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后,使其具有良好的表面导电性,可以很容易用胶粘带固定在需屏蔽器件上。有不同的剖面形状、安装方法、UL等级及屏蔽效能的屏蔽材料可供选择。广泛应用于PDP电视、LCD显示器、液晶电视、手机、笔记本计算机、MP3、通讯机柜、医疗仪器等电子产品以及军工、航天领域。使用 PET泡沫作为新型导电泡棉的新型材料,可以有效地利用其良好的耐热性和剪切性能。 PET泡沫需要在发泡装置中进行发泡后使用,如果加热和冷却过程不均匀,则会影响PET泡沫的均匀度,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目前的薄壁发泡装置还存在着上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以上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PET改性复合材料导电泡棉的超薄壁发泡装置。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基于PET改性复合材料导电泡棉的超薄壁发泡装置,包括底座、升降座、立柱、顶板、上模、上模冷却接头、上模冷却通道、下模、下模冷却接头、下模冷却通道、发泡腔、注塑口、注塑机、循环水箱、循环水箱接头;所述底座为矩形金属底座;所述立柱为圆柱形,共4根,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四角;所述顶板为矩形金属板,安装在所述立柱的顶部;所述顶板下方固定设置有所述上模;所述上模为倒置的凸字型金属模体;所述上模的顶部设置有上模冷却接头;所述上模内部设置有中空的上模冷却通道;所述上模下方设置有下模;下模为凹字型金属模,可与上模吻合形成一个密闭的发泡腔;所述下模的底部四个脚设置有升降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下模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所述下模冷却接头;所述下模内设置有所述下模冷却通道;所述下模的底部,以及两侧还开设有所述注塑口;所述注塑口连通所述的
发泡腔;所述下模底部的底座上设置有注塑机;所述注塑机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注塑口;所述循环水箱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循环水箱顶部设置有所述循环水箱接头;所述循环水箱接头通过管路与模冷却接头和下模冷却接头分别连通。
[0006]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基于PET改性复合材料导电泡棉的超薄壁发泡装置,所述上模冷却通道和所述模冷却通道均紧靠所述发泡腔设置。
[0007]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基于PET改性复合材料导电泡棉的超薄壁发泡装置,所述上模和下模均为不锈钢材质。
[0008]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基于PET改性复合材料导电泡棉的超薄壁发泡装置,所述升降座采用油缸作为动力来源。
[0009]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基于PET改性复合材料导电泡棉的超薄壁发泡装置,所述立柱一侧设置有控制开关。
[0010]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基于PET改性复合材料导电泡棉的超薄壁发泡装置,所述循环水箱外设置有保温壳。
[0011]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得出,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PET改性复合材料导电泡棉的超薄壁发泡装置;结构紧凑,注塑和降温都均匀快速,使得导电泡棉材料发泡快速且均匀成型,产品质量均一并且质量较。
附图说明
[0012]附图1为实施例1中一种基于PET改性复合材料导电泡棉的超薄壁发泡装置的示意图;
[0013]附图2为实施例2中一种基于PET改性复合材料导电泡棉的超薄壁发泡装置的示意图;
[0014]其中:底座100、升降座101、立柱200、控制开关201、顶板300、上模400、上模冷却接头401、上模冷却通道410、下模500、下模冷却接头501、下模冷却通道510、发泡腔600、注塑口601、注塑机700、循环水箱800、循环水箱接头801。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6]实施例1
[0017]如图1所示的一种基于PET改性复合材料导电泡棉的超薄壁发泡装置,且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0、升降座101、立柱200、顶板300、上模400、上模冷却接头401、上模冷却通道410、下模500、下模冷却接头501、下模冷却通道510、发泡腔600、注塑口601、注塑机700、循环水箱800、循环水箱接头801;所述底座100为矩形金属底座;所述立柱200为圆柱形,共4根,设置在所述底座100的四角;所述顶板300为矩形金属板,安装在所述立柱200的顶部;所述顶板300下方固定设置有所述上模400;所述上模400为倒置的凸字型金属模体;所述上模400的顶部设置有上模冷却接头401;所述上模400内部设置有中空的上模冷却通道410;所
述上模400下方设置有下模500;下模500为凹字型金属模,可与上模吻合形成一个密闭的发泡腔600;所述下模500的底部四个脚设置有升降座101,安装在所述底座100上;所述下模500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所述下模冷却接头501;所述下模500内设置有所述下模冷却通道510;所述下模500的底部,以及两侧还开设有所述注塑口601;所述注塑口601连通所述的发泡腔600;所述下模500底部的底座100上设置有注塑机700;所述注塑机700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注塑口601;所述循环水箱800设置在所述底座100的一侧;所述循环水箱800顶部设置有所述循环水箱接头801;所述循环水箱接头801通过管路与模冷却接头401和下模冷却接头501分别连通。
[0018]工作时,下模500在升降座101的作用下上升,与上模400结合,形成发泡腔600,随后启动注塑机700,从注塑口601注入PET改性材料,在发泡腔600中发泡,随后通过上模冷却通道410和下模冷却通道510中的冷媒进行均匀的降温,降至预定温度时,上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PET改性复合材料导电泡棉的超薄壁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0)、升降座(101)、立柱(200)、顶板(300)、上模(400)、上模冷却接头(401)、上模冷却通道(410)、下模(500)、下模冷却接头(501)、下模冷却通道(510)、发泡腔(600)、注塑口(601)、注塑机(700)、循环水箱(800)、循环水箱接头(801);所述底座(100)为矩形金属底座;所述立柱(200)为圆柱形,共4根,设置在所述底座(100)的四角;所述顶板(300)为矩形金属板,安装在所述立柱(200)的顶部;所述顶板(300)下方固定设置有所述上模(400);所述上模(400)为倒置的凸字型金属模体;所述上模(400)的顶部设置有上模冷却接头(401);所述上模(400)内部设置有中空的上模冷却通道(410);所述上模(400)下方设置有下模(500);下模(500)为凹字型金属模,可与上模吻合形成一个密闭的发泡腔(600);所述下模(500)的底部四个脚设置有升降座(101),安装在所述底座(100)上;所述下模(500)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所述下模冷却接头(501);所述下模(500)内设置有所述下模冷却通道(510);所述下模(500)的底部,以及两侧还开设有所述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林元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奥莉文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