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SARS-CoV-2抗体nCoV1和nCoV2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1517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SARS

CoV

2抗体nCoV1和nCoV2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免疫学和分子病毒学领域,本专利技术涉及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

CoV

2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以及包含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的组合物,此外,还涉及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的用途,包括用于检测新冠病毒。

技术介绍

[0002][0003]SARS

CoV

2属于冠状病毒科的β冠状病毒属,为单股正链RNA(核糖核酸)病毒,基因组非常小,约30KB,RNA病毒复制依赖于自身携带的RNA聚合酶,RNA聚合酶不具有核酸酶校对活性,因此其基因组在复制过程中核苷酸的错配率就比较高。因此,RNA病毒突变率很高。
[0004]早期诊断对于感染病人的及早发现至关重要。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诊断方法主要有:1)基于病毒核酸扩增的分子检测,2)抗原快速检测,和3)抗体检测。抗原检测不需要复杂设备,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的优点,而且便于居家自检。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NP)是新冠病毒感染过程中含量最丰富的病毒结构蛋白,在病毒感染人体细胞后会大量表达,引起强烈的免疫反应。NP蛋白的基因序列相对保守稳定,与谱系上最接近的SARS

CoV NP蛋白存在约90%的同一性,因为其良好的免疫原性和稳定性,NP蛋白常作为新冠病毒的检测靶标,进行新冠抗原检测,用于病例筛查。
[0005]一些携带关键位点突变的病毒变异株,如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关注变异株”(variants of concern,VOC)的Alpha株(B.1.1.7)、Beta株(B.1.351)、Gamma株(P.1)、Delta株(B.1.617.2)和Omicron株(B.1.1.529)等,表现出更强的感染能力或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使现有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或疫苗的有效性降低。作为新冠抗原检测的主要靶标,NP蛋白发生突变可能会影响抗原检测的灵敏度。面对全球不断出现的变异毒株,特别是奥密克戎毒株,需要进一步寻找针对新毒株灵敏度更高、特异性更强的NP抗体,确保变异株能够被检测出来,同时,由于新型冠状病毒NP蛋白与其他β属冠状病毒的NP蛋白具有极高同源性,会干扰NP抗体的特异性识别从而产生“假阳性”,因此也需要一种不与这些冠状病毒产生交叉反应的抗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新毒株灵敏度更高、特异性更强且不与其他β属冠状病毒发生交叉反应的抗SARS

CoV

2抗体。
[0007]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与SARS

CoV

2NP蛋白特异性结合,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的重链包括分别由SEQ ID NO:1

3所示的重链可变区VH CDR1、VH CDR2和VH CDR3,所述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的轻链包括分别由SEQ ID NO:4

6所示的轻链可变区VL CDR1、VL CDR2和VL CDR3,其中,SEQ ID NO:1所示序列为GYTFTSY;SEQ ID NO:2所示序列为YPGNGX1,其中X1为H或V;SEQ ID NO:3所示序列为FHYYGPX2DY,其中X2为L或
F;SEQ ID NO:4所示序列为RX3QX4ISNYLN,其中X3为AG或TS,X4为G或D;SEQ ID NO:5所示序列为YTSRLHS;SEQ ID NO:6所示序列为QQGNTLPRT。
[0008]进一步地,所述X1为H,所述X2为L,所述X3为AG,所述X4为G,该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为nCoV1,并且所述VH CDR2、VH CDR3和VL CDR1分别由SEQ ID NO:7、SEQ ID NO:8和SEQ ID NO:9表示,所述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是由杂交瘤细胞F1G11产生的,所述杂交瘤细胞F1G11于2022年09月2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45315(请求保藏人为:深圳重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009]进一步地,所述X1为V,所述X2为F,所述X3为TS,所述X4为D,该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为nCoV2,并且所述VH CDR2、VH CDR3和VL CDR1分别由SEQ ID NO:10、SEQ ID NO:11和SEQ ID NO:12表示。
[0010]进一步地,所述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选自双功能抗体、Fab、F(ab')2、Fab'、Fd、Fv片段、二硫键稳定的Fv片段(dsFv)、(dsFv)2、双特异性dsFv(dsFv

dsFv')、二硫键稳定的双功能抗体(ds双功能抗体)、单链抗体分子(scFv)、scFv二聚体(二价双功能抗体)、多特异性抗体、单结构域抗体、纳米抗体、结构域抗体或二价结构域抗体中的任意一种。
[0011]进一步地,所述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还包含恒定区。
[0012]进一步地,所述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的恒定区选自IgM、IgD、IgG、IgA和IgE中的任意一种的恒定区。
[0013]进一步地,所述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的恒定区的种属来源为大鼠、小鼠、兔、山羊、绵羊、马、狗、牛、猪、鸡、鸭、鹅或人。
[0014]进一步地,所述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的恒定区来源于小鼠。
[0015]进一步地,所述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的重链可变区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所述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的轻链可变区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
[0016]进一步地,所述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的重链可变区序列如SEQ ID NO:15所示,所述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的轻链可变区序列如SEQ ID NO:16所示。
[0017]进一步地,所述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以10
‑8M或更小的KD结合SARS

CoV

2NP蛋白。
[0018]进一步地,所述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以小于100nM的EC50结合SARS

CoV

2NP蛋白,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以小于10nM的EC50结合SARS

CoV

2NP蛋白,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以小于1nM的EC50结合SARS

CoV

2NP蛋白,例如以0.9nM、0.8nM、0.7nM、0.6nM、0.5nM、0.4nM、0.3nM、0.2nM、0.1nM或更小的EC50结合SARS

CoV

2蛋白。
[0019]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杂交瘤细胞,所述杂交瘤细胞产生上述的单克隆抗体nCoV1,所述杂交瘤细胞于2022年09月2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其与SARS

CoV

2NP蛋白特异性结合,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的重链包括分别由SEQ ID NO:1

3所示的重链可变区VH CDR1、VH CDR2和VH CDR3,所述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的轻链包括分别由SEQ ID NO:4

6所示的轻链可变区VL CDR1、VL CDR2和VL CDR3,其中,SEQ ID NO:1所示序列为GYTFTSY;SEQ ID NO:2所示序列为YPGNGX1,其中X1为H或V;SEQ ID NO:3所示序列为FHYYGPX2DY,其中X2为L或F;SEQ ID NO:4所示序列为RX3QX4ISNYLN,其中X3为AG或TS,X4为G或D;SEQ ID NO:5所示序列为YTSRLHS;SEQ ID NO:6所示序列为QQGNTLPRT。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所述X1为H,所述X2为L,所述X3为AG,所述X4为G,并且所述VH CDR2、VH CDR3和VL CDR1分别由SEQ ID NO:7、SEQ ID NO:8和SEQ ID NO:9表示,优选地,所述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是由杂交瘤细胞F1G11产生的,所述杂交瘤细胞F1G11于2022年09月2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4531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所述X1为V,所述X2为F,所述X3为TS,所述X4为D,并且所述VH CDR2、VH CDR3和VL CDR1分别由SEQ ID NO:10、SEQ ID NO:11和SEQ ID NO:12表示。4.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选自双功能抗体、Fab、F(ab')2、Fab'、Fd、Fv、(dsFv)2、dsFv、dsFv

dsFv'、二硫键稳定的双功能抗体、scFv、scF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春喜蔡立超罗海涛游梅香武云波全红花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重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