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水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1079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牺牲阳极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水冷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市场上的水冷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受热量和水泵的推动下,会产生水泡,水泡的堆积过多就会导致出现积热的情况,不利于水冷液的快速降温,从而使得对于混合液冷却效率大打折扣,从而增加人员等待混合液冷却成型的时间,结合使用场景,为了提高水冷装置的实际使用效率的问题。一种循环水冷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折叠盖板,箱体的一侧设置有模具机构,箱体的一侧内壁上部固定连接有外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了冲击的方式,使得箱体内腔冷却液生成的气泡快速的减少,避免了因气泡的存在而导致的冷却液热量不容易挥发的情况,加强了装置的整体制冷效果。置的整体制冷效果。置的整体制冷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水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牺牲阳极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循环水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于牺牲阳极的制备需要经历以下几个过程,一、将铝锭进行熔炼,得铝液,在熔炼过程中持续通入惰性气体进行保护;二、铝液保温30~35min后,将锌、硅和稀土元素同时加入铝液中;三、搅匀后扒渣,保温3~3.5h,得到混合液,混合液在模具中700~710℃浇注成型,并利用水将混合液冷却至室温。
[0003]其中,为了保证,混合液在模具中能够顺利快速成型,需要配合用到水冷装置来对混合液冷却至室温,帮助其成型。
[0004]市场上的水冷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受热量和水泵的推动下,会产生水泡,水泡的堆积过多就会导致出现积热的情况,不利于水冷液的快速降温,从而使得对于混合液冷却效率大打折扣,从而增加人员等待混合液冷却成型的时间,结合使用场景,为了提高水冷装置的实际使用效率,特此提出一种循环水冷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循环水冷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市场上的水冷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受热量和水泵的推动下,会产生水泡,水泡的堆积过多就会导致出现积热的情况,不利于水冷液的快速降温,从而使得对于混合液冷却效率大打折扣,从而增加人员等待混合液冷却成型的时间,结合使用场景,为了提高水冷装置的实际使用效率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循环水冷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折叠盖板,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模具机构,所述箱体的一侧内壁上部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腔一侧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一端传动连接有贯穿隔板的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与外壳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通槽,所述丝杆的外圈套设有螺套,所述螺套的外圈顶部固定连接有贯穿通槽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洒机构,所述喷洒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折叠软管,所述箱体的一侧外壁安装有水泵,所述折叠软管的一端贯穿箱体侧壁与水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水泵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输管,所述第二传输管的一端与相邻的模具机构的内腔夹层相连通,所述箱体的一侧连通有第一传输管,且第一传输管的一端与相邻的模具机构的内腔夹层相连通。
[0008]优选地,所述丝杆的一端与相邻的外壳内侧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且丝杆的另一端通过轴套贯穿隔板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连接杆的外圈与相邻的通槽的内腔滑动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折叠软管的一端通过密封防水轴套贯穿箱体侧壁与水泵的输出端固
定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第二传输管的一端与水泵远离折叠软管的另一输出端固定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折叠盖板的一侧与相邻的箱体的一侧内壁之间通过铰链转动连接。
[0013]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在人员使用时,人员将第一传输管和第二传输管分别与模具机构的内腔夹层对接,人员将向箱体内侧兑入冷却液,通过水泵带动,使得第二传输管向着模具机构内腔夹层处产生吸力,配合第一传输管将冷却液传从箱体传输至模具机构的内腔,对于模具机构达到制冷的效果,通过水泵将第二传输管传送的制冷液传输至喷洒机构,向着箱体内侧重新喷洒达到循环的效果,受热量和水泵的影响,制冷液会产生气泡。通过电机带动丝杆旋转,使得螺套被带动进行位移,也使得喷洒机构随之位移,经由喷洒机构向外喷出的制冷液通过不同方位向着箱体内侧的制冷液表面的气泡进行冲击,快速的减少气泡的存量,达到了热量快速挥发的效果,通过结构上的设计,使用了冲击的方式,使得箱体内腔冷却液生成的气泡快速的减少,避免了因气泡的存在而导致的冷却液热量不容易挥发的情况,加强了装置的整体制冷效果。
[0015]本技术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通过隔板的设置,使得丝杆的平衡得以保持,加强了对于电机的固定,通过连接杆的设置,配合通槽防止了螺套发生与丝杆自转的情况,通过折叠软管的设置,使得喷洒机构位移过程中保证持续有效的供水作业,通过水泵的设置,给予了全局的冷却液运动的动力,通过折叠盖板的设置,方便人员打开箱体,也避免了箱体内侧受到外力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折叠盖板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箱体剖面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水泵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箱体;2、折叠盖板;3、第一传输管;4、通槽;5、模具机构;6、外壳;7、第二传输管;8、转轴;9、电机;10、隔板;11、丝杆;12、螺套;13、连接杆;14、水泵;15、折叠软管;16、喷洒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4]参照图1

4,一种循环水冷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折叠盖板2,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模具机构5,箱体1的一侧内壁上部固定连接有外壳6,外壳6的内腔一侧
固定连接有隔板10,隔板10的一侧安装有电机9,电机9的一端传动连接有贯穿隔板10的丝杆11,丝杆11的一端与外壳6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外壳6的顶部开设有通槽4,丝杆11的外圈套设有螺套12,螺套12的外圈顶部固定连接有贯穿通槽4的连接杆13,连接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洒机构16,喷洒机构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折叠软管15,箱体1的一侧外壁安装有水泵14,折叠软管15的一端贯穿箱体1侧壁与水泵14的一端固定连接,水泵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输管7,第二传输管7的一端与相邻的模具机构5的内腔夹层相连通,箱体1的一侧连通有第一传输管3,且第一传输管3的一端与相邻的模具机构5的内腔夹层相连通,具体的,在人员使用时,人员将折叠盖板2打开,兑入冷却液进入箱体1内侧,人员将第一传输管3和第二传输管7分别与模具机构5的内腔夹层对接,通过水泵14带动,使得第二传输管7向着模具机构5内腔夹层处产生吸力,配合第一传输管3将冷却液传从箱体1传输至模具机构5的内腔,对于模具机构5达到制冷的效果,通过水泵14将第二传输管7传送的制冷液传输至喷洒机构16,向着箱体1内侧重新喷洒达到循环的效果,受热量和水泵14的影响,制冷液会产生气泡。通过电机9带动丝杆11旋转,使得螺套12被带动进行位移,也使得喷洒机构16随之位移,经由喷洒机构16向外喷出的制冷液通过不同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水冷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折叠盖板(2),所述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模具机构(5),所述箱体(1)的一侧内壁上部固定连接有外壳(6),所述外壳(6)的内腔一侧固定连接有隔板(10),所述隔板(10)的一侧安装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一端传动连接有贯穿隔板(10)的丝杆(11),所述丝杆(11)的一端与外壳(6)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外壳(6)的顶部开设有通槽(4),所述丝杆(11)的外圈套设有螺套(12),所述螺套(12)的外圈顶部固定连接有贯穿通槽(4)的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洒机构(16),所述喷洒机构(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折叠软管(15),所述箱体(1)的一侧外壁安装有水泵(14),所述折叠软管(15)的一端贯穿箱体(1)侧壁与水泵(1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水泵(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输管(7),所述第二传输管(7)的一端与相邻的模具机构(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必胜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海门鑫瑞船舶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