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笋酱制备用酸笋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0674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酸笋酱制备用酸笋预处理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用于依序向前输送的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的一侧设有用于处理鲜竹笋外壳的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包括用于初步去除鲜竹笋老化外壳的初次去壳组件和用于将经初步去壳后的鲜竹笋表面打理的再次去壳组件;此酸笋酱制备用酸笋预处理装置,通过初次去壳组件,利用割刀沿着滑轨移动先对鲜竹笋的外壳进行切除,并在压板的压持和固定块的摆动作用下使笋壳与鲜竹笋之间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鲜竹笋在安装板的转动下落入下一道工序,笋壳经压板的作用下落入到第一收集箱内进行收集,实现了对鲜竹笋的去壳处理并对其产生的废料进行收集。对其产生的废料进行收集。对其产生的废料进行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酸笋酱制备用酸笋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酸笋
,具体为一种酸笋酱制备用酸笋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酸笋使用的原材料是鲜竹笋,在得到酸笋之前需要对鲜竹笋进行预处理,对鲜竹笋的预处理包括:去壳

清洗

去除老根嫩芽

腌制等步骤,将其浸泡密封在容器内,经过一定周期的发酵后可得到酸笋。
[0003]现有的对鲜竹笋进行预处理大多采用人工的方式,在对鲜竹笋去壳时,需要工作人员一手拿着割刀,另一手拿住竹笋,然后先用刀割开竹笋的外皮,然后把笋皮去掉后,再对较嫩和较老的部位切除,但是,采用人工去壳的方式不仅容易在操作工程中出现划伤的危险,也会影响加工的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酸笋酱制备用酸笋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酸笋酱制备用酸笋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通过以下结构,解决上述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酸笋酱制备用酸笋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用于依序向前输送的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的一侧设有用于处理鲜竹笋外壳的处理单元;
[0006]所述处理单元包括用于初步去除鲜竹笋老化外壳的初次去壳组件和用于将经初步去壳后的鲜竹笋表面打理的再次去壳组件;
[0007]所述处理单元的一侧设有用于收集将经处理后的外壳收集的收集单元。
[0008]优选的,所述输送单元包括用于输送鲜竹笋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设于工作台的一侧,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用于承接依序向前输送鲜竹笋的承接板;
[0009]所述承接板等距设有多组隔板,相邻每组所述隔板之间设有多组用于导向并向前输送鲜竹笋的导向板。
[0010]优选的,所述初次去壳组件包括多组用于放置鲜竹笋的初次放置台,所述初次放置台设于承接板的一端,所述初次放置台的一端与承接板活动连接,且所述初次放置台上设有用于辅助去除鲜竹笋外壳的固定件;
[0011]所述承接板的两侧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用于去除鲜竹笋外壳的割刀,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均开设有滑轨,所述滑轨内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割刀连接;
[0012]所述安装板上沿着割刀的长度方向上设有用于去除鲜竹笋外壳的固定块,且所述固定块与安装架之间设有用于驱动固定块摆动的转动件;
[0013]动力装置带动移动块沿着滑轨移动,使割刀沿着鲜竹笋的外壳切除,并在固定块摆动下去除鲜竹笋外壳。
[0014]优选的,所述转动件包括设置在安装架上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安装架之间设有用于升降的升降件,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一端设有连杆;
[0015]所述固定块穿过所述连接板中心位置连接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上设有滑动套,所述滑动套与所述连杆的一端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安装在初次放置台底部的轨道,所述轨道内对称设有用于分别向两侧移动的滑动块;
[0017]所述滑动块上设有压持板,所述压持板的底部通过第一弹性件设有用于挤压鲜竹笋外壳的压板;
[0018]动力装置推动滑动块沿着轨道相向运动,对经切割后的鲜竹笋两侧固定。
[0019]优选的,所述压持板上通过第二弹性件活动设有回弹板,所述回弹板与所述压板连接。
[0020]优选的,所述再次去壳组件包括用于承接经初步去除外壳鲜竹笋的再次放置台,所述再次放置台设于初次防置台的一侧,且所述再次放置台与初次放置台之间设有用于对鲜竹笋导向的导向件;
[0021]所述再次放置台的一侧设有用于导滑架,所述导滑架上设有多组用于打磨鲜竹笋外壳的滚动辊,且相邻每组所述滚动辊之间形成间隙。
[0022]优选的,所述导向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再次放置台的顶部的导向架,所述导向架上开设有多组用于限制鲜竹笋的限位槽,所述导向架与再次放置台活动连接,所述导向板的一侧设有重力块,且所述重力块的底部设有阻挡板;
[0023]所述阻挡板的底部通过第三弹性件设有用于对鲜竹笋进行打磨的压力板。
[0024]优选的,所述收集单元包括设于初次放置台底部的第一收集箱和设于导滑架底部的第二收集箱。
[0025]一种酸笋酱制备用酸笋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S1:挖取鲜竹笋,从地上将鲜竹笋取出并把鲜竹笋表面清理干净;
[0027]S2:去壳,先用刀割开竹笋的外皮,然后把笋皮去掉;
[0028]S3:笋皮去掉后,将鲜竹笋表面的嫩壳再次去除;
[0029]S4:切除鲜竹笋较嫩和较老的部分。
[00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1]1.本专利技术通过输送单元,将鲜竹笋按照一定周期顺序向前输送,依序向前输送的鲜竹笋经隔板和导向板的分隔和导向板的导向作用,使其匀速进入到初次去壳组件中,实现了对鲜竹笋有序的下料。
[0032]2.本专利技术通过初次去壳组件,利用割刀沿着滑轨移动先对鲜竹笋的外壳进行切除,并在压板的压持和固定块的摆动作用下使笋壳与鲜竹笋之间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鲜竹笋在安装板的转动下落入下一道工序,笋壳经压板的作用下落入到第一收集箱内进行收集,实现了对鲜竹笋的去壳处理并对其产生的废料进行收集。
[0033]3.本专利技术通过再次去壳组件,利用导向板对经初次去壳后的鲜竹笋进行导向作用,并在再次放置台内使其有序向后移动,使其沿着导滑架向下进行继续输送,并在输送过程中经滚动辊以及打磨板对其表面残留的少量嫩壳进行打磨,实现了对其进行再次去壳处
理,并利用滚动辊之间存在的间隙,使废料落入到第二收集箱内进行收集。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正轴侧结构示意图;
[0035]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前视结构示意图;
[0036]图3为本专利技术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7]图4为本专利技术输送单元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8]图5为本专利技术初次去壳组件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9]图6为本专利技术安装板部分结构示意图;
[0040]图7为本专利技术安装板反面结构示意图;
[0041]图8为本专利技术升降件部分结构示意图;
[0042]图9为本专利技术转动件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0043]图10为本专利技术固定件部分结构示意图;
[0044]图11为本专利技术固定件另一角度部分结构示意图;
[0045]图12为本专利技术再次去壳组件部分结构示意图;
[0046]图13为本专利技术再次去壳组件另一角度部分结构示意图;
[0047]图14为本专利技术接料部分流程结构示意图。
[0048]图中:100

工作台;1

输送单元;11

传送带;12

承接板;13

隔板;14

导向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酸笋酱制备用酸笋预处理装置,包括工作台(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00)上设有用于依序向前输送的输送单元(1),所述输送单元(1)的一侧设有用于处理鲜竹笋外壳的处理单元(2);所述处理单元(2)包括用于初步去除鲜竹笋老化外壳的初次去壳组件(21)和用于将经初步去壳后的鲜竹笋表面打理的再次去壳组件(22);所述处理单元(2)的一侧设有用于收集将经处理后的外壳收集的收集单元(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酸笋酱制备用酸笋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单元(1)包括用于输送鲜竹笋的传送带(11),所述传送带(11)设于工作台(100)的一侧,所述工作台(100)上设有用于承接依序向前输送鲜竹笋的承接板(12);所述承接板(12)等距设有多组隔板(13),相邻每组所述隔板(13)之间设有多组用于导向并向前输送鲜竹笋的导向板(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酸笋酱制备用酸笋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次去壳组件(21)包括多组用于放置鲜竹笋的初次放置台(211),所述初次放置台(211)设于承接板(12)的一端,所述初次放置台(211)的一端与承接板(12)活动连接,且所述初次放置台(211)上设有用于辅助去除鲜竹笋外壳的固定件(212);所述承接板(12)的两侧设有安装板(213),所述安装板(213)上设有用于去除鲜竹笋外壳的割刀(214),所述安装板(213)的两侧均开设有滑轨(215),所述滑轨(215)内设有移动块(216),所述移动块(216)与割刀(214)连接;所述安装板(213)上沿着割刀(214)的长度方向上设有用于去除鲜竹笋外壳的固定块(217),且所述固定块(217)与安装架之间设有用于驱动固定块(217)摆动的转动件(218);动力装置带动移动块(216)沿着滑轨(215)移动,使割刀(214)沿着鲜竹笋的外壳切除,并在固定块(217)摆动下去除鲜竹笋外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酸笋酱制备用酸笋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218)包括设置在安装架上的连接板(2181),所述连接板(2181)与安装架之间设有用于升降的升降件(2182),所述连接板(2181)上设有第一电机(2183),所述第一电机(2183)的输出端设有转动盘(2184),所述转动盘(2184)的一端设有连杆(2185);所述固定块(217)穿过所述连接板(2181)中心位置连接有衔接板(2186),所述衔接板(2186)上设有滑动套(2187),所述滑动套(2187)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蕾霏李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刘伯伯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