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超薄柔性管的制备方法及用于制备超薄柔性管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0469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4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超薄柔性管的制备方法及用于制备超薄柔性管的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将共混溶液刷涂在管件模具的表面,待管件模具的表面的共混溶液凝固以形成固态脱模层;将柔性管材料聚合物液体均匀刷涂在固态脱模层的表面,待柔性管材料聚合物液体固化形成目标厚度的超薄柔性管;其中,固态脱模层的熔点低于超薄柔性管的熔点;通过加热管件模具的方式,将固态脱模层从固态转变为液态,以将超薄柔性管从管件模具上进行脱模,得到超薄柔性管。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降低超薄柔性管的制备成本,并且超薄柔性管脱模时不易发生破损。破损。破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薄柔性管的制备方法及用于制备超薄柔性管的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薄壁管材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超薄柔性管的制备方法及用于制备超薄柔性管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超薄柔性管(也可称为薄壁管)常被用于在医学体外模拟组织实验中模拟血管,以帮助研究人员研究不同的病理状态,但超薄柔性管的制备成本较高,并且低模量材料超薄柔性管脱模时管壁易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超薄柔性管的制备方法及用于制备超薄柔性管的装置。可以降低超薄柔性管的制备成本,且脱模时不易破损。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超薄柔性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共混溶液刷涂在管件模具的表面,待所述管件模具的表面的共混溶液凝固以形成固态脱模层;将柔性管材料聚合物液体均匀刷涂在所述固态脱模层的表面,待所述柔性管材料聚合物液体固化形成目标厚度的超薄柔性管;其中,所述固态脱模层的熔点低于所述超薄柔性管的熔点;通过加热所述管件模具的方式,将所述固态脱模层从固态转变为液态,以将所述超薄柔性管从所述管件模具上进行脱模,得到所述超薄柔性管。
[0005]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将共混溶液刷涂在管件模具表面并凝固以形成固态脱模层,并将柔性管材料聚合物液体均匀刷涂在固态脱模层的表面以固化形成目标厚度的超薄柔性管,从而通过加热管件模具使固态脱模层转变为液态以将超薄柔性管从管件模具上进行脱模。工艺简单,制备成本低,并且超薄柔性管脱模时不易发生破损。
[0006]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共混溶液的组成成分至少包括凡士林和石蜡。
[0007]在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中,所述凡士林在所述共混溶液中的体积比范围为10%~50%。
[0008]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将共混溶液刷涂在管件模具的表面,待所述管件模具的表面的共混溶液凝固以形成固态脱模层,包括:通过加热管件模具的方式,将所述管件模具的整体形成恒温温度场;将共混溶液刷涂在所述管件模具的表面,并停止加热所述管件模具,待所述表面的共混溶液凝固以形成固态脱模层。
[0009]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在将共混溶液刷涂在管件模具的表面之前,可以将管件模具的整体形成恒温温度场,以避免共混溶液在刷涂过程中凝固,保证共混溶液刷涂均匀,从而通过加热管件模具使固态脱模层转变为液态以将超薄柔性管从管件模具上进行脱模。工艺简单,制备成本低,并且超薄柔性管脱模时不易发生破损。
[0010]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柔性管材料聚合物液体均匀刷涂在所述固态脱模层的表面,待所述柔性管材料聚合物液体固化形成目标厚度的超薄柔性管,包括:将覆盖有所述固态脱模层的所述管件模具竖直放置,并将柔性管材料聚合物液体均匀刷涂在所述固态脱
模层的表面;等待所述柔性管材料聚合物液体固化之后,反转所述模具并竖直放置,并反复刷涂固化,直至固化在所述管件模具上的柔性管材料聚合物的厚度达到目标厚度,以使在所述固态脱模层的表面上形成所述目标厚度的超薄柔性管。
[0011]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将柔性管材料聚合物液体反复刷涂在并固化共混溶液凝固形成的固态脱模层表面,直至柔性管材料聚合物液体固化形成的超薄柔性管的厚度达到目标厚度,以调控得到的超薄柔性管的力学性能。同时工艺简单,制备成本低,并且超薄柔性管脱模时不易发生破损。
[0012]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得到所述超薄柔性管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预设温度的水对所述超薄柔性管的内壁进行冲洗,将因冷却形成的残余固态脱模层从所述超薄柔性管的内壁去除。
[0013]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超薄柔性管用于心血管体外实验。
[0014]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超薄柔性管的制备装置,包括:管件模具;与所述管件模具连接的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用于对所述管件模具进行加热;其中,在所述装置上应用如前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实现超薄柔性管的制备。
[0015]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支架,其中,所述支架用于将所述管件模具竖直放置。
[0016]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管件模具为中空结构;其中,所述加热模块包括:加热单元和供电单元,其中,所述加热单元内置于所述管件模具的中空结构中,所述加热单元通过所述供电单元的供电对所述管件模具进行加热。
[0017]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管件模具为中空结构;其中,所述加热模块包括:水浴锅,其中,所述水浴锅在加热的情况下对所述水浴锅内的水进行加热;动力设备,其中,所述动力设备用于将所述水浴锅内的水输送至所述管件模具的中空结构内;其中,所述动力设备的进水口通过通水管与所述水浴锅连接,所述动力设备的出水口通过通水管与所述管件模具的一端连接,且所述管件模具的另一端置于所述水浴锅之上。
[0018]在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中,所述动力设备为蠕动泵。
[0019]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管件模具的数量为多个,其中,每个所述管件模具的尺寸各不相同。
[0020]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0021]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其中:
[002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薄柔性管的制备方法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超薄柔性管的制备方法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超薄柔性管的制备方法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制备超薄柔性管的装置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于制备超薄柔性管的装置的示意图;
[0027]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用于制备超薄柔性管的装置的示意图;
[0028]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用于制备超薄柔性管的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0030]请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薄柔性管的制备方法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0031]步骤S101:将共混溶液刷涂在管件模具的表面,待管件模具的表面的共混溶液凝固以形成固态脱模层。
[0032]其中,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管件模具的表面可以是管件模具的外表面。
[0033]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共混溶液的组成成分至少包括凡士林和石蜡。
[0034]其中,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述石蜡可以是低温石蜡。
[0035]举例而言,加热融化至少包括凡士林和低温石蜡在内的多种材料,使上述多种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柔性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共混溶液刷涂在管件模具的表面,待所述管件模具的表面的共混溶液凝固以形成固态脱模层;将柔性管材料聚合物液体均匀刷涂在所述固态脱模层的表面,待所述柔性管材料聚合物液体固化形成目标厚度的超薄柔性管;其中,所述固态脱模层的熔点低于所述超薄柔性管的熔点;通过加热所述管件模具的方式,将所述固态脱模层从固态转变为液态,以将所述超薄柔性管从所述管件模具上进行脱模,得到所述超薄柔性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混溶液的组成成分至少包括凡士林和石蜡。3.如权利要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凡士林在所述共混溶液中的体积比范围为10%~5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共混溶液刷涂在管件模具的表面,待所述管件模具的表面的共混溶液凝固以形成固态脱模层,包括:通过加热管件模具的方式,将所述管件模具的整体形成恒温温度场;将共混溶液刷涂在所述管件模具的表面,并停止加热所述管件模具,待所述表面的共混溶液凝固以形成固态脱模层。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柔性管材料聚合物液体均匀刷涂在所述固态脱模层的表面,待所述柔性管材料聚合物液体固化形成目标厚度的超薄柔性管,包括:将覆盖有所述固态脱模层的所述管件模具竖直放置,并将柔性管材料聚合物液体均匀刷涂在所述固态脱模层的表面;等待所述柔性管材料聚合物液体固化之后,反转所述模具并竖直放置,并反复刷涂固化,直至固化在所述管件模具上的柔性管材料聚合物的厚度达到目标厚度,以使在所述固态脱模层的表面上形成所述目标厚度的超薄柔性管。6.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雪应林炜马寅佶陈颖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