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2-戊二醇、2,3-环氧戊烷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0327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2

戊二醇、2,3

环氧戊烷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烯烃催化环氧化反应合成环氧烷烃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以钛硅分子筛为催化剂、双氧水为氧化剂,以裂解乙烯的抽余碳五为原料,通过环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获得1,2

戊二醇、2,3

环氧戊烷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l,2

戊二醇,又名1,2

二羟基戊烷,英文名称为1,2

pentanediol,是合成内吸性杀菌剂丙环唑的关键中间体,也是生产聚酯纤维、表面活性剂、医药等产品的重要原料。以1

戊烯为原料,经过氧有机酸氧化、皂化反应生成1,2

戊二醇是工业生产1,2

戊二醇的主要方法。美国专利US4605795公开了一种连续相,在苯溶剂中,用1

戊烯和过氧丙酸环氧化制1,2

戊二醇工艺,但生成的副产物回收较难,对环境造成污染。US4479021公开了1,2

戊二醇连续生产工艺,利用1

戊烯和过氧乙酸为原料生产1,2

戊二醇,但过氧乙酸易爆炸,文献中没有提到过氧乙酸安全控制问题。CN155268公开了一种正戊烯、甲酸、双氧水为原料制备1,2

戊二醇的方法,氧化反应温度为

20~

10℃,正戊烯与甲酸摩尔比为1:1.6~2.6,甲酸与过氧化氢摩尔比为1:0.4~0.9,氧化反应完成后,经皂化反应、萃取精馏的得到1,2

戊二醇,收率72%。该专利采用低温反应,过氧甲酸代替过氧乙酸,工艺安全性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氧化反应甲酸过量较多,反应过程易形成副产物,皂化反应消耗较多NaOH,生成的甲酸钠需分离、回收和利用,工艺流程较复杂。(二)皂化反应完成后,萃取分离1,2

戊二醇,萃取有机相残留甲酸钠,在精馏时会促进1,2

戊二醇分解。2011年王洪林公布了以钛硅分子筛TS

1为催化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通过1

戊烯氧化反应合成1,2

戊二醇的方法。该方法采用30%H2O2为氧源,甲醇为溶剂,反应温度60℃,在高压釜中反应3h,反应结束后物料冷却过滤分离催化剂,精馏分离出溶剂和未反应的1

戊烯,得1,2

环氧戊烷,合成1,2

环氧戊烷选择性为96%。现有的合成1,2

戊二醇工艺,反应原料所需的1

戊烯,通常纯度要求较高,主要来源于1

戊醇脱水或费

托合成法,市场产量低,价格较贵。
[0003]为了解决现有合成1,2

戊二醇工艺缺陷,专利技术人采用钛硅分子筛为催化剂,优选钛硅分子筛TS

1为催化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以价格较为便宜的裂解乙烯抽余碳五原料,将抽余碳五中的1

戊烯、2

戊烯和双氧水反应生成1,2

环氧戊烷、2,3

环氧戊烷和水,反应具有绿色环保等优点,所用的裂解乙烯抽余碳五原料便宜,市场供应充足,原料来源有保障。目前我国乙烯产量接近2000万吨/年,裂解碳五产量达到200万吨/年,经碳五分离装置除去其中的双环戊二烯、异戊二烯、间戊二烯、2

甲基丁烯

1、2

甲基丁烯

2后,形成抽余碳五规模达到40万吨/年。抽余碳五中,主要成分为戊烷,1

戊烯质量百分含量通常为5%~15%,2

戊烯质量分数为20%~40%。采用精密精馏,从抽余碳五中分离1

戊烯和2

戊烯,精馏塔理论板数、回流比都很大,能耗很高,目前抽余碳五主要用途是通过加氢反应制备戊烷,抽余碳五中的1

戊烯、2

戊烯还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0004]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合成1,2

戊二醇、2,3

环氧戊烷,原料供应充足,价格便宜,反应安全性大大提高,“三废”排放量显著减少,同时也为裂解乙烯抽余碳五中的1


烯、2

戊烯提供了一种高附件值利用方法。
[0005]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利用抽余碳五中的1

戊烯和2

戊烯,在钛硅分子筛TS

1催化下,与双氧水反应形成1,2

环氧戊烷和2,3

环氧戊烷,其反应式:
[0006][0007]由反应式可知,1,2

环氧戊烷和2,3

环氧戊烷为同分异构体,如果不能有效分离1,2

环氧戊烷和2,3

环氧戊烷,本专利技术意义就不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专利技术人通过实验发现,1,2

环氧戊烷和2,3

环氧戊烷在碱性水溶液中水解反应性能区别很大,1,2

环氧戊烷很容易水解,生成1,2

戊二醇,2,3

环氧戊烷在30%KOH水溶液中,即使在120℃的条件下也不会发生水解反应。1,2

戊二醇常压沸点206℃,2,3

环氧戊烷沸点90℃左右,两者沸点差别很大,通过精馏分离,两者很容易分离。因此,将1,2

环氧戊烷和2,3

环氧戊烷反应混合物通过碱催化水解反应,1,2

环氧戊烷水解生成1,2

戊二醇,有效解决了1,2

环氧戊烷和2,3

环氧戊烷分离问题。专利技术人率先发现了1,2

环氧戊烷、2,3

环氧戊烷水解性能的差异,使抽余碳五中的1

戊烯、2

戊烯环氧化反应有工业开发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克服现有过氧有机酸法合成1,2

戊二醇工艺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1,2

戊二醇、2,3

环氧戊烷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裂解乙烯抽余碳五为反应原料,钛硅分子筛TS

1为催化剂,双氧水为氧化剂,通过催化环氧化反应、水解反应制得1,2

戊二醇和2,3

环氧戊烷的方法。该合成方法具有绿色环保等优点,反应原料供应充足,价格便宜,抽余碳五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2

戊二醇、2,3

环氧戊烷的制备方法,包括:(1)催化环氧化反应以裂解乙烯抽余碳五为反应原料,双氧水为氧化剂,在极性有机溶剂中,反应物料与催化环氧化反应器中的钛硅分子筛TS

1催化剂充分接触,发生催化氧化反应,裂解乙烯抽余碳五中的1

戊烯、2

戊烯在钛硅分子筛TS

1催化作用下,与H2O2发生环氧化反应,生成1,2

环氧戊烷、2,3

环氧戊烷和水;其中,所述裂解乙烯抽余碳五原料中的1

戊烯、2

戊烯摩尔数总和与H2O2摩尔数之比为1:1.5~1:3.3,催化环氧化反应的温度为50~90℃,反应压力为0.5~7.0MPa(绝压),反应时间1~10小时;所述裂解乙烯抽余碳五为反应原料,组分包括:1

戊烯质量百分含量为5.0%~15.3%,2

戊烯质量分数为12.0%~40.0%,异戊烯质量百分数≤0.5%,其余为正戊烷、异戊烷;(2)精馏分离回收未反应的碳五组分将步骤(1)的环氧化反应产物用精馏分离,第一精馏塔塔顶收集没发生环氧化反应的碳五组分,塔釜收集极性有机溶剂、1,2

环氧戊烷、2,3

环氧戊烷和水的混合物;(3)水解反应将步骤(2)第一精馏塔塔釜收集的极性溶剂、1.2

环氧戊烷、2,3

环氧戊烷与水的混合物料,输送到水解反应器中,在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作用下,1,2

环氧戊烷水解反应生成1,2

戊二醇,2,3

环氧乙烷不水解,获得1,2

戊二醇和2,3

环氧戊烷的水溶液;(4)精馏分离极性有机溶剂和环氧化反应产物将步骤(3)水解反应器出口的物料输送到第二精馏塔,通过精馏分离,塔顶收集极性溶剂,塔釜得到1,2

戊二醇、2,3

环氧戊烷、水的混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裂解乙烯抽余碳五原料中的1

戊烯和2

戊烯摩尔数总和与H2O2摩尔数之比为1:2.2~1:2.6,催化环氧化反应的温度为60~80℃,反应压力为2.0~6.0MPa,反应时间3~6小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钛硅分子筛TS

1,属Pentasil型杂原子分子筛,正交晶系,具有以ZSM

5为代表的三维孔道结构,由“Z”字形通道和与之相交的椭圆形直通道所组成,结晶度≧90%,BE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羽飞孙荣华周飞奚军蒋方红刘博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