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9834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施加在啮入、啮出时的链轮齿与链板齿的接触面上的力和链的张力的急剧变化、减轻冲击声音、并且抑制振动,由此能够减轻噪音的无声链。在无声链中,内链板(100)的前后一对销孔(102)的中心的间隔(P1)设定成比利用链轮(150)的齿数分割以从链轮(150)的中心到与链轮(150)啮合时的销孔(102)的中心的距离为半径的圆周(Pr)时的弦的长度(P0)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声链,其通过利用连结销连结多个链板构成,且卷绕在离开的链轮之间且通过使链板的链板齿与链轮齿啮合来传递旋转。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有如下的无声链使具有一对链板齿以及一对销孔的多个链板在链长 度方向相互错开位置并配置于引导列和链列,并且,将具有一对销孔的引导板配置在该引 导列的两个最外侧,上述链板以及引导板由插入于各销孔中的连结销连结成环状。对于公知的无声链Ch,如图6所示,由于当链板500的链板齿501与链轮齿551啮 合时,最初齿顶彼此接触而开始啮合,因此链板500的一对链板齿501的内侧面(或者外侧 面)沿着链轮齿551的齿面一边接触一边滑入而进行啮合,因此与滚子链或套筒链等相比 冲击少,抑制了噪音的产生。并且,为了进一步减少冲击,提出有对齿形进行了各种改良的无声链(例如参照 专利文献1等)。日本特开2007-162836号公报(第9、10页,图4,图5)但是,这些无声链Ch存在如下的问题如作为图6的C部的放大图的图7、图8所 示,当链板500的一对链板齿501的内侧面或者外侧面与链轮齿551啮入时、或者啮出时, 施加在无声链Ch上的张力T2以及施加在链轮齿551与链板齿501的接触面处的力Tl急 剧变化,伴随与此,不可避免地产生冲击声音。并且,在一对链板齿501的内侧面最先啮入、最后啮出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对 于从链轮齿551对链板齿501的接触面施加的力Tl的抵抗力Tl’,使该链板500以连结销 520为中心朝卷入销式链轮(pinSprOCket)550侧的方向旋转的较大的分力Tr会产生力矩 Tr .Rl,因此成为对啮入前、啮入后的无声链Ch与其他的部件无接触地行驶的区间(自由 跨度(free span))施加较大的振动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在一对链轮齿501的外侧面最先啮入、最后啮出的情况下,存在如下的问 题如图8所示,对于从链轮齿551对链板齿501的接触面施加的力Tl的抵抗力Tl’,使该 链板500以连结销520为中心朝卷入销式链轮550侧的方向旋转的分离Tr变小,但是相对 于连结销520的半径R2变大,产生的力矩Tr -R2依然较大,从而成为对自由跨度施加较大 的振动的主要原因,并且,由于连结销520方向的分离Tp也变大,因此,伴随着张力T2与施 加在接触面上的力Tl的急剧变化,冲击声音进一步变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的专利技术,S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施加在啮入、啮出时的链轮齿与链板齿的接触面上的力和链的张力的急 剧变化、减轻冲击声音、并且抑制振动,由此能够减轻噪音的无声链。第一方面所涉及的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方式解决上述课题无声链具有引导链列,其由具有前后一对销孔的一对引导板和排列在该引导板之间的具有前后一对链板齿和前后一对销孔的多个内链板构成;以及非引导链列,其由具有前后一对链板齿和前后一对销孔 的多个内链板构成,连结销贯穿插入于所述引导板和内链板的前后一对销孔,该无声链通 过所述弓I导链列的内链板和所述非引导链列的内链板交替连结编成,通过所述链板齿与链 轮啮合来传递旋转,其中,所述内链板的前后一对销孔的中心的间隔设定成比利用链轮的 齿数分割以从链轮的中心到与链轮啮合时的销孔的中心的距离为半径的圆周时的弦的长 度小。第二方面所涉及的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方式进一步解决上述课题在第一方面所记载 的无声链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内链板的前后一对链板齿的对置的内侧面形成为与链轮啮 入、啮出时与链轮的齿接触的形状。第三方面所涉及的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方式进一步解决上述课题在第二方面所记载的 无声链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内链板的前后一对链板齿的对置的内侧面形成为遍及卷挂在 链轮上的整个区间都与链轮的齿接触的形状。第四方面所涉及的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方式进一步解决上述课题在第一方面所记载的 无声链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内链板的前后一对链板齿的对置的面的外侧面形成为与链轮 啮入、啮出时与链轮的齿接触的形状。第五方面所涉及的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方式进一步解决上述课题在第一方面至第四方 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记载的无声链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内链板的前后一对销孔的中心的间 隔在所述弓I导链列以及/或者非引导链列中不同。对于第一方面所涉及的专利技术的无声链,无声链具有引导链列,其由具有前后一对 销孔的一对引导板和排列在该引导板之间的具有前后一对链板齿和前后一对销孔的多个 内链板构成;以及非引导链列,其由具有前后一对链板齿和前后一对销孔的多个内链板构 成,连结销贯穿插入于所述引导板和内链板的前后一对销孔,该无声链通过所述引导链列 的内链板和所述非引导链列的内链板交替连结编成,通过所述链板齿与链轮啮合来传递旋 转,其中,所述内链板的前后一对销孔的中心的间隔设定成比利用链轮的齿数分割以从链 轮的中心到与链轮啮合时的销孔的中心的距离为半径的圆周时的弦的长度小,由此,在链 轮齿与链板齿的啮入、啮出点处接触的面是与无声链的张力方向相反侧的面,当该相反侧 的面通过链轮的旋转滑入或者滑出时,链轮齿与链板齿的无声链的张力方向的接触面逐渐 接近或者离开,无声链的张力和施加在接触面上的力伴随着链轮的旋转顺畅地过渡,因此 冲击声音减轻,能够降低噪音。并且,在啮入、啮出点处接触面的抵抗力变小从而使链板旋转的分力也变小,由此 能够抑制振动,能够降低噪音。并且,对于第二方面所涉及的专利技术的无声链,在第一方面所涉及的无声链所起到 的效果的基础上,内链板的前后一对链板齿的对置的内侧面形成为与链轮啮入、啮出时与 链轮的齿接触的形状,由此,在存在于啮入前、啮入后的无声链不与其他的部件接触而行驶 的区间(自由跨度)中的内链板上不会产生啮入、啮出时从链轮的齿受到力而产生的内链 板的转矩,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振动,能够降低噪音。对于第三方面所涉及的专利技术的无声链,在第二方面所涉及的无声链所起到的效果 的基础上,内链板的前后一对链板齿的对置的内侧面形成为遍及卷挂在链轮上的整个区间都与链轮的齿接触的形状,由此,仅内链板的前后一对链板齿的对置的面的内侧面与链轮的齿面接触并以滑动的方式移动,因此在无声链卷绕在链轮上的整个区间中链板齿与链轮 齿之间的接触压力连续地圆滑地变化,由此能够进一步减轻冲击声音,能够降低噪音。对于第四方面所涉及的专利技术的无声链,在第一方面所涉及的无声链所起到的效果 的基础上,内链板的前后一对链板齿的对置的面的外侧面形成为与链轮啮入、啮出时与链 轮的齿接触的形状,由此,在无声链的卷挂在链轮上的整个区间中,仅内链板的前后一对链 板齿的对置的面的外侧面与链轮的齿面接触并以滑动的方式移动,因此在无声链卷绕在链 轮上的整个区间中链板齿与链轮齿之间的接触压力连续地圆滑地变化,由此能够进一步减 轻冲击声音,能够降低噪音。对于第五方面所涉及的专利技术的无声链,在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涉 及的无声链所起到的效果的基础上,内链板的前后一对销孔的中心的间隔在引导链列以及 /或者非引导链列中不同,由此,内链板与链轮之间的啮入、啮出的时机为不相等的周期,因 此能够抑制伴随着共振等的振动,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噪音。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无声链的内链板的侧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无声链的使用说明图。图3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无声链相对于链轮的啮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声链,其具有:引导链列,其由具有前后一对销孔的一对引导板和排列在该引导板之间的具有前后一对链板齿和前后一对销孔的多个内链板构成;以及非引导链列,其由具有前后一对链板齿和前后一对销孔的多个内链板构成,连结销贯穿插入于所述引导板和内链板的前后一对销孔,该无声链通过所述引导链列的内链板和所述非引导链列的内链板交替连结编成,通过所述链板齿与链轮啮合来传递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链板的前后一对销孔的中心的间隔设定成:比利用链轮的齿数分割以从链轮的中心到与链轮啮合时的销孔的中心的距离为半径的圆周时的弦的长度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仓俊儿园田胜敏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椿本链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