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行车记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9610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用途行车记录仪,包括行车记录仪、固定机构、固定座和旋转座,行车记录仪前端固定安装有摄像头,行车记录仪背面固定设置有显示器,固定座垂直固定安装于行车记录仪上端,且固定座通过两侧固定连接的旋转杆贯穿旋转座保持转动设置,旋转杆末端固定连接有棘轮,旋转座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且旋转座通过固定杆连接连接杆,连接杆上端固定连接有吸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吸盘和固定机构,该行车记录仪可通过固定吸盘,将旋转座和行车记录仪固定于玻璃表面,若该方式遮挡了驾驶员的视线,则可将固定机构下端开设的卡槽插至车内后视镜下端,再通过转动螺杆,使固定块与车内后视镜贴合,即可固定行车记录仪。即可固定行车记录仪。即可固定行车记录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途行车记录仪


[0001]本技术属于行车记录仪
,具体涉及一种多用途行车记录仪。

技术介绍

[0002]行车记录仪即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等相关资讯的仪器,安装行车记录仪后,能够记录汽车行驶全过程的视频图像和声音,可为交通事故提供证据;喜欢自驾游的人,还可以用它来记录征服艰难险阻的过程,开车时边走边录像,同时把时间、速度、所在位置都记录在录像里,相当“黑匣子”。
[0003]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0428565U公开了一种多用途的行车记录仪,包括行车记录仪外壳和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位于行车记录仪外壳的后方位置,所述安装底座的外表面设有粘接胶贴,所述行车记录仪外壳与安装底座之间连接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由U型衔接座、连接座、旋转轴、螺纹销和螺纹槽组成,所述行车记录仪外壳的前表面靠近中间位置设有红外镜头,且行车记录仪外壳的前表面靠近红外镜头的外侧位置连接有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由固定座、防护板、把手、滑轨和滑槽组成,所述行车记录仪外壳的一侧外表面设有开关按钮,且行车记录仪外壳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提手,所述行车记录仪外壳的后表面靠近一侧位置开设有一号接口,且行车记录仪外壳的后表面靠近另一侧位置开设有二号接口。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上述专利中的行车记录仪在使用时,固定方式单一,无法适用于不同种类类型的车辆,同时,该行车记录仪的角度调节机构在受到外界强烈震动时,行车记录仪的拍摄角度可能发生偏转,进而影响摄像头的拍摄范围,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具有多种固定方式,同时具有角度固定的多用途行车记录仪。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行车记录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用途行车记录仪,包括行车记录仪、固定机构、固定座和旋转座,所述行车记录仪前端固定安装有摄像头,所述行车记录仪背面固定设置有显示器,所述固定座垂直固定安装于行车记录仪上端,且固定座通过两侧固定连接的旋转杆贯穿旋转座保持转动设置,所述旋转杆末端固定连接有棘轮,所述旋转座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且旋转座通过固定杆连接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端固定连接有吸盘,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卡槽,所述卡槽表面贯穿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末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000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旋转座下表面活动设置有与棘轮配合的棘爪,所述棘爪外侧套接有复位弹簧。
[000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棘爪贯穿旋转座表面固定连接拉环。
[000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杆两侧内部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且伸缩弹簧末端固定连接有嵌套块,所述连接杆由内而外贯穿开设有通孔,且通孔与嵌套块保持嵌套设置。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本技术,通过设置了吸盘和固定机构,该行车记录仪可通过固定吸盘,将旋转座和行车记录仪固定于玻璃表面,若该方式遮挡了驾驶员的视线,则可将固定机构下端开设的卡槽插至车内后视镜下端,再通过转动螺杆,使固定块与车内后视镜贴合,即可固定行车记录仪,进而避免遮挡驾驶员视野,该方式使行车记录仪具有多种固定方式,方便用户根据个人情况进行使用。
[0012]2、本技术,通过设置了旋转座和固定座,在调节行车记录仪的角度时,用户首先拉动旋转座上端的拉环,通过拉环带动棘爪向上移动,使棘爪移出棘轮内,此时,固定座可通过旋转杆进行转动,当角度调整完成后,松开拉环,通过棘爪外侧套接的复位弹簧推动棘爪复位插入棘轮内,即可固定棘轮和旋转杆,从而避免行车记录仪在受到外界强烈震动时角度发生偏转,影响摄像头的拍摄范围。
[0013]3、本技术,通过设置了固定杆和连接杆,当该行车记录仪通过吸盘进行固定时,若用户需要单独拆卸行车记录仪,可通过按压嵌套块,使嵌套块推动伸缩弹簧收缩至固定杆内,即可将固定杆从连接杆内快速取出,方便用户拆卸和安装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图1侧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结构的图1背面图。
[0017]图中:1、行车记录仪;101、显示器;2、摄像头;3、固定机构;31、卡槽;32、螺孔;33、螺杆;34、固定块;4、固定座;41、旋转杆;42、棘轮;5、旋转座;51、固定杆;511、伸缩弹簧;512、嵌套块;52、拉环;53、棘爪;54、复位弹簧;6、连接杆;61、通孔;7、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19]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中的条件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做进一步的调整,在本技术的构思前提下对本技术的方法简单改进都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多用途行车记录仪,包括行车记录仪1、固定机构3、固定座4和旋转座5,所述行车记录仪1前端固定安装有摄像头2,所述行车记录仪1背面固定设置有显示器101,所述固定座4垂直固定安装于行车记录仪1上端,且固定座4通过两侧固定连接的旋转杆41贯穿旋转座5保持转动设置,所述旋转杆41末端固定连接有棘轮42,所述旋转座5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51,且旋转座5通过固定杆51连接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上端固定连接有吸盘7,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卡槽31,所述卡槽31表面贯穿开设有螺孔32,所述螺孔32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33,所述螺杆33末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4。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行车记录仪1可通过固定吸盘7,将旋转座5和行车记录
仪1固定于玻璃表面,若该方式遮挡了驾驶员的视线,则可将固定机构3下端开设的卡槽31插至车内后视镜下端,再通过转动螺杆33,使固定块34与车内后视镜贴合,即可固定行车记录仪1,进而避免遮挡驾驶员视野,该方式使行车记录仪1具有多种固定方式,方便用户根据个人情况进行使用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座5下表面活动设置有与棘轮42配合的棘爪53,所述棘爪53外侧套接有复位弹簧54;通过设置了棘轮42和棘爪53,在调节行车记录仪1的角度时,通过棘爪53向上移动移出棘轮42内,棘轮42失去棘爪53的阻碍,此时,固定座4即可通过旋转杆41进行转动,调整摄像头2的拍摄角度,当角度调整完成,棘爪53受复位弹簧54的影响重新插入棘轮42内部,进而固定固定座4,该方式可避免行车记录仪1在受到外界强烈震动时角度发生偏转,影响摄像头2的拍摄范围。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棘爪53贯穿旋转座5表面固定连接拉环52;通过设置了拉环52,方便用户在调整角度时,通过拉环52可即可拉动棘爪53移动。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杆51两侧内部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行车记录仪,包括行车记录仪(1)、固定机构(3)、固定座(4)和旋转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记录仪(1)前端固定安装有摄像头(2),所述行车记录仪(1)背面固定设置有显示器(101),所述固定座(4)垂直固定安装于行车记录仪(1)上端,且固定座(4)通过两侧固定连接的旋转杆(41)贯穿旋转座(5)保持转动设置,所述旋转杆(41)末端固定连接有棘轮(42),所述旋转座(5)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51),且旋转座(5)通过固定杆(51)连接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上端固定连接有吸盘(7),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卡槽(31),所述卡槽(31)表面贯穿开设有螺孔(32),所述螺孔(32)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秀春欧阳鹏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凌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