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屏管理控制系统用燃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9283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黑屏管理控制系统用燃烧装置,包括壳体、燃烧器、换热器和混料机构,壳体的底部设有进料口,且其顶部设有排烟口;混料机构与进料口连通,燃烧器固定安装在壳体内,用于燃烧混料机构送来的燃料;换热器固定安装在壳体内,其位于燃烧器和排烟口之间,用于与原油设备连通形成循环并与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进行换热以加热原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利用自身结构的特殊性可实现助燃气体与燃料能够充分的混合,且混合后的物料与该装置排出的烟气产生热量交换,提高混合物料的初始温度,降低混合物料温度对装置本体内温度的影响,且便于混合物料的燃烧,降低能耗,节约成本。节约成本。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屏管理控制系统用燃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铁抚线黑屏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黑屏管理控制系统用燃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铁抚线黑屏管理控制系统主要控制的设备有泵、调节阀和热媒炉,热媒炉用于对铁抚线内运输的原油进行加热,便于原油的运输。
[0003]在热媒炉中,热媒锅炉一般通过与由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的燃烧气体进行热交换来进行燃烧控制,以使得在负载侧与热媒锅炉之间循环的热媒介质的温度大致保持规定的温度。然而,由于要利用的温度较高,且被加热的热媒油的温度为300℃左右,所以通过热媒锅炉加热后的排气温度大约为350℃左右的高温,带走的能量大,且燃烧器在使用过程中,燃气与空气依靠自身的特性进行混合,燃料混合不均匀,容易使燃料燃烧不充分,不仅浪费燃料,还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黑屏管理控制系统用燃烧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黑屏管理控制系统用燃烧装置,包括壳体、燃烧器、换热器和混料机构,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进料口,且其顶部设有排烟口;所述混料机构与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燃烧器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用于燃烧所述混料机构送来的燃料;所述换热器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内,其位于所述燃烧器和所述排烟口之间,用于与原油设备连通形成循环并与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进行换热以加热原油。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作业时,燃料和助燃气体经混料机构混匀后进入壳体内,首先经燃烧器进行燃烧产生热量与烟气,上述热量与换热器进行换热以对原油设备送来的原油进行加热,且上述烟气经排烟口排出,实现原油的快速加热。
[0008]本技术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利用自身结构的特殊性可实现助燃气体与燃料能够充分的混合,便于混合物料的燃烧,降低能耗,节约成本。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0]进一步,所述混料机构包括第二混料管,所述第二混料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料口连通,另一端设有入口;所述第二混料管的内部安装有混料器。
[00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作业时,燃料和助燃气体进入第二混料管内,同时经混料器混匀后进入壳体内,首先经燃烧器进行燃烧产生热量与烟气,上述热量与换热器进行换热以对原油设备送来的原油进行加热,且上述烟气经排烟口排出,实现原油的快速加热;该方案中燃料混合均匀,以便后续燃烧充分,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0012]进一步,所述混料器包括涡轮,所述涡轮安装在所述第二混料管内,其可绕所述第
二混料管的轴向转动;所述入口位于所述第二混料管另一端的侧壁上,并正对所述涡轮。
[00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作业时,燃料和助燃气体进入第二混料管内,利用入口与涡轮位置设置的特殊性使得燃料和助燃气体推动涡轮转动,以对燃料和助燃气体进行混匀,混匀后的气体进入壳体内;首先经燃烧器进行燃烧产生热量与烟气,上述热量与换热器进行换热以对原油设备送来的原油进行加热,且上述烟气经排烟口排出,实现原油的快速加热;该方案中燃料混合更加均匀,以便后续燃烧充分,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0014]进一步,所述第二混料管内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二混料管内的空间沿其轴向分隔成一腔和二腔,所述一腔靠近所述第二混料管的一端,所述二腔靠近所述第二混料管的另一端;所述隔板上设有连通所述一腔和所述二腔的连通管,所述入口与所述二腔连通;所述混料器还包括搅拌轴,所述涡轮位于所述二腔内,所述搅拌轴安装在所述一腔内,其与所述涡轮同轴分布,且其一端穿过所述隔板后与所述涡轮中心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并可随所述涡轮一起转动。
[00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作业时,燃料和助燃气体进入第二混料管内的二腔内,利用入口与涡轮位置设置的特殊性使得燃料和助燃气体推动涡轮转动,以对燃料和助燃气体进行混匀;然后,混匀后的气体进入一腔内,利用搅拌轴与涡轮的连接关系使得搅拌轴转动并对燃料和助燃气体作进一步混匀后进入壳体内;首先经燃烧器进行燃烧产生热量与烟气,上述热量与换热器进行换热以对原油设备送来的原油进行加热,且上述烟气经排烟口排出,实现原油的快速加热;该方案中燃料混合更加均匀,以便后续燃烧充分,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0016]进一步,所述混料机构还包括第一混料管,所述第一混料管的一端与所述入口连通,其另一端上设有燃料入口。
[00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作业时,燃料和助燃气体从燃料入口进入第一混料管内,然后进入第二混料管内,同时经混料器混匀后进入壳体内;首先经燃烧器进行燃烧产生热量与烟气,上述热量与换热器进行换热以对原油设备送来的原油进行加热,且上述烟气经排烟口排出,实现原油的快速加热;该方案中燃料混合均匀,以便后续燃烧充分,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0018]进一步,所述第一混料管内同轴分布有网孔管一和网孔管二,所述网孔管一与所述第一混料管的侧壁之间有进料空间,且其两端均敞口并紧贴所述第一混料管的两端;所述网孔管二位于所述网孔管一内,其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且其敞口端与所述燃料入口连通;所述第一混料管上还设有与所述进料空间连通的助燃气体入口。
[001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作业时,助燃气体从助燃气体入口进入网孔管一与第一混料管之间的进料空间,然后经网孔管一上的若干网孔一进入网孔管一和网孔管二之间的区域内;同时,燃料从燃料入口进入网孔管二内,并经网孔管二上的若干网孔二进入网孔管一和网孔管二之间的区域内,并与助燃气体初步混匀,进一步提高助燃气体与燃料的混匀度,有利于后续燃料的燃烧。
[0020]进一步,所述混料机构还包括加热管和换热管,所述加热管的一端穿过所述进料口与所述燃烧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混料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加热管上分别设有内外贯穿的进烟口和出烟口,所述换热管固定安装在所述加热管内,其与所述加热管之间留有缝隙,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进烟口和所述出烟口连通。
[002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作业时,混匀后的燃料和助燃气体进入加热管内,同时由进烟口送入的高温烟气与混合气体进行换热,实现混合气体的余热,有利于混合气体的燃烧;换热形成的高温混合气体经加热管进入燃烧器内,同时形成的低温烟气由出烟口排出。
[0022]进一步,所述进烟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排烟口连通。
[002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利用燃烧器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给混合气体进行预热,提高混合气体的初始温度,降低混合气体温度对装置内温度的影响,且便于混合气体的燃烧。
[0024]进一步,所述燃烧器包括喷料盘和电打火器,所述喷料盘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底部,其底部的中心处与所述加热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电打火器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内,其位于所述喷料盘和所述换热器之间。
[002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作业时,预热后的混合气体经喷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屏管理控制系统用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燃烧器、换热器和混料机构,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有进料口,且其顶部设有排烟口(2);所述混料机构与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燃烧器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用于燃烧所述混料机构送来的燃料;所述换热器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其位于所述燃烧器和所述排烟口(2)之间,用于与原油设备连通形成循环并与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进行换热以加热原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屏管理控制系统用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机构包括第二混料管(4),所述第二混料管(4)的一端与所述进料口连通,另一端设有入口;所述第二混料管(4)的内部安装有混料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黑屏管理控制系统用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器包括涡轮(9),所述涡轮(9)安装在所述第二混料管(4)内,其可绕所述第二混料管(4)的轴向转动;所述入口位于所述第二混料管(4)另一端的侧壁上,并正对所述涡轮(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黑屏管理控制系统用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混料管(4)内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二混料管(4)内的空间沿其轴向分隔成一腔和二腔,所述一腔靠近所述第二混料管(4)的一端,所述二腔靠近所述第二混料管(4)的另一端;所述隔板上设有连通所述一腔和所述二腔的连通管,所述入口与所述二腔连通;所述混料器还包括搅拌轴(10),所述涡轮(9)位于所述二腔内,所述搅拌轴(10)安装在所述一腔内,其与所述涡轮(9)同轴分布,且其一端穿过所述隔板后与所述涡轮(9)中心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并可随所述涡轮(9)一起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2

4任一项所述的黑屏管理控制系统用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机构还包括第一混料管(3),所述第一混料管(3)的一端与所述入口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威艾月乔何嘉欢罗毅肖江华严金涛丁秉军常志浩邓梁朱一盟王宁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