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台强度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9201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桥台强度测试装置,包括施压单元和承载单元;液压缸的输出端贯穿框架体向下延伸,并固接有衔接板,衔接板下表面固接有施压板,施压板对称置于框架体的两侧,且施压板的两端固接有施压块,施压块的下方安装承载单元;所述承载单元包括基板,基板上放置有钢骨架结构的桥台模型,施压块坐落在桥台模型上;施压板将压力同时施加在两个桥台模型上,两个桥台同时承受压力,能够同时表现出桥台的承受强度性能,以及两个基板之间的框架体能够左右移动,靠近其中一个基板,并远离另一个基板,将压力施加在施压板上不同位置,测试桥梁不同位置点受力,以此来模拟桥台受力情况,使得该桥台模型测试更具有代表性。具有代表性。具有代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台强度测试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桥台强度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桥台,位于桥梁两端,支承桥梁上部结构并和路堤相衔接的建筑物;桥台具有多种形式,主要分为重力式桥台、轻型桥台、框架式桥台、组合式桥台、承拉桥台等;其中框架式桥台是一种在横桥向呈框架式结构的桩基础轻型桥台,它所承受的土压力较小,可充分发挥材料的力学性能,以框架结构本身的抗弯能力来达到减少自重,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低、台身较高、跨径较大的桥梁,这种框架式桥台也是依托于混凝土桥墩安装,一般适用于人行道或者自行车通过的观光桥梁,且多数配合钢制桥梁,并安装在机动车行驶的桥梁两侧;现有钢制桥梁发展成装配式安装,在厂房预先将钢骨架焊接好,之后通过运输至安装现场,然后通过吊装安装焊接,方便快捷,而且能够最大化降低对交通的阻碍;
[0003]在设计钢制桥梁之前,需要对桥台和桥梁进行模型性能测试,按照一定比例将整体桥体缩小化,测试钢架构的承载强度;现有许多承载强度测试设备,在被施压物体上施压压力,观察被施压物体的形变和承载强度变化,且桥体的实体情况是,桥梁的两端架设在桥台模型上,是两个桥台同时受力,而现有承载强度测试设备,局限于在对其中一个桥台施压受力,未能表明实际桥台性能,不具有代表性。
[000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桥台强度测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桥台强度测试装置,包括施压单元和承载单元;所述施压单元包括框架体,框架体上设有液压缸,液压缸的输出端贯穿框架体向下延伸,并固接有衔接板,衔接板下表面固接有施压板,施压板对称置于框架体的两侧,且施压板的两端固接有施压块,施压块的下方安装承载单元;所述承载单元包括基板,基板上放置有钢骨架结构的桥台模型,施压块坐落在桥台模型上;施压板将压力同时施加在两个桥台模型上,两个桥台同时承受压力,能够同时表现出桥台的承受强度性能,以及两个基板之间的框架体能够左右移动,靠近其中一个基板,并远离另一个基板,将压力施加在施压板上不同位置,测试桥梁不同位置点受力,以此来模拟桥台受力情况,使得该桥台模型测试更具有代表性。
[0007]优选的,所述衔接板的下表面开设凹槽,凹槽内对称设有L形状的卡板,两个卡板之间通过弹簧连接一起,卡板的水平部向外侧延伸,卡板的竖直部外侧壁上固接有推拉杆,推拉杆的端部滑动贯穿衔接板的侧壁;所述施压板的上表面对称开设卡槽,卡槽的横截面呈L形状,卡板的嵌入在卡槽内;施压板一般使用钢制金属材质加工而成,通过施压板,将压力作用在桥台模型上,施压板在多次使用后,其整体会发生形变,形变后的施压板两端在桥台模型上的施加压力点会发生偏移,导致桥台模型上表面受力不够均匀,致使强度测试不
够精确,为此将施压板设计成可拆卸式,在拆卸施压板时,液压缸复位,之后向内推动推拉杆,推拉杆带动卡板相互靠近,同时卡板的水平部逐渐脱离卡槽深处,在卡板置于卡槽的槽口时,施压板在自身重力下,脱离卡板,之后对卡板进行修复,或者更换新的施压板,在安装时,同样向内按压推拉杆,两个卡板相互靠近,上托施压板,使得卡槽与卡板对齐,之后松开推拉杆便可,此时施压板安装结束,方便快捷,保证桥台模型强度测试精确性。
[0008]优选的,所述施压块的下表面两侧设有定位板;所述基板的上表面两侧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开设定位槽,定位板插设在定位槽内;施压块下移时,定位板插设在固定板上的定位槽内,将施压块的左右偏移限制住,使得施压块上压力能够有效施加在桥台模型上,避免桥台模型和施压块之间发生偏移,桥台模型侧歪倾斜,影响桥台模型强度测试精确性。
[0009]优选的,所述定位板和固定板的侧壁上开设通槽,固定板的外侧壁上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杆,紧固螺杆的端部贯穿通槽,并指向桥台模型的两侧侧壁,且紧固螺杆的端部转动连接有竖直状态的限位板;桥台在安装在桥墩上后,桥台的两侧设置有支撑系统,比如设置混凝土加强体,或者填埋泥土,用于巩固桥台的支撑强度,为此设置了限位板,用于模拟支撑系统,旋转紧固螺杆,使得限位板挤压在桥台模型的两侧,将桥台模型的两侧支撑稳定住,使得该桥台模型强度测试更具有代表性。
[0010]优选的,所述基板上表面开设凹部,凹部的内侧壁上对称开设滑槽,定位槽垂直贯穿连通滑槽,滑槽内设有挤压杆,挤压杆的端部固接有L形杆,L形杆的端部竖直向上,且L形杆的竖直向上部位内侧设置斜坡,斜坡挤压配合于定位板下端通槽位置处的斜面;设置的凹部,将桥台模型限制住,使得桥台模型前后移动被稳定住;桥台在实际使用中,桥梁的两端搭设在桥台的边缘一侧位置,并不是全部覆盖在桥台的上表面,在对桥台模型测试,也是按照实际情况测试,考虑到桥台模型并不像实际固定在桥墩上,为此设置挤压杆,在施压块下移时,定位板插设在定位槽内,定位板的下端面的斜面挤压在L形杆上的斜坡上,破损L形杆带动挤压杆向桥台模型方向挤压,将桥台模型挤压在凹部内,以此来模型实际桥台固定桥墩上的情况,防止桥台模型被下压时,桥台模型底部翘起,导致测试数据不够精确,再者施压块上移后,L形杆失去定位板的挤压,L形杆的后端通过拉簧221连接在滑槽内,通过拉簧221使得挤压杆复位,挤压杆不再挤压桥台模型底部,以便于将桥台模型取下,方便操作。
[0011]优选的,所述斜坡表面开设转槽,转槽转动连接辊体,定位板下端通槽位置处的斜面挤压在辊体上;设置的转槽,以减少定位板与L形杆之间的相对滑动摩擦力,使得挤压杆的移动动作更加顺畅,从而保证挤压板有效挤压在桥台模型的底部。
[0012]优选的,所述施压块的上表面开设水平槽,水平槽中间位置设有半圆柱状的凸台;所述施压板的端部间隙配合于水平槽内,施压板的端部下表面开设半圆柱状的挤压槽,凸台转动连接在挤压槽内;钢架构的桥梁成弧形状,桥台为了配合桥梁的形状,在桥梁与桥台衔接位置,也会设置成具有斜度的承载面,为了模拟该种设计的强度测试,也会将桥台模型的桥梁承载面设置一定的斜度,在施压块贴附在具有弧度的桥台模型上时,施压块的下表面也需要贴附在承载面上,使得受力更加均匀,为此设置了半圆柱状的凸台和挤压槽,施压板和施压块根据桥台模型上表面斜度,施压块和施压板之间相对偏转,使得施压块上力均匀施加在桥台模型上,提高测量精确度。
[0013]优选的,所述水平槽的内侧壁上开设弧形槽;所述施压板的端部两侧设有凸点,凸点滑动连接在弧形槽内;在施压板上升复位时,凸点可以在弧形槽内摆动,同时凸点限位在
弧形槽内,施压板上升,也会带动施压块上移,使得施压块与施压板同步上移并远离桥台模型,后期不需在将施压块取下的麻烦。
[0014]优选的,所述桥台模型内设有筒体,筒体下表面通过磁铁吸附在桥台模型的内底面,筒体内设有压簧滑动连接的伸缩杆,伸缩杆的外圈设有刻度,伸缩杆的端部顶在桥台模型的内顶面位置;通过设置伸缩杆与筒体的配合,观察伸缩杆上刻度,来观察桥台模型在不同施加压力下,桥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台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施压单元和承载单元;所述施压单元包括框架体(1),框架体(1)上设有液压缸(2),液压缸(2)的输出端贯穿框架体(1)向下延伸,并固接有衔接板(3),衔接板(3)下表面固接有施压板(4),施压板(4)对称置于框架体(1)的两侧,且施压板(4)的两端固接有施压块(5),施压块(5)的下方安装承载单元;所述承载单元包括基板(6),基板(6)上放置有钢骨架结构的桥台模型(7),施压块(5)坐落在桥台模型(7)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台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板(3)的下表面开设凹槽(8),凹槽(8)内对称设有L形状的卡板(9),两个卡板(9)之间通过弹簧连接一起,卡板(9)的水平部向外侧延伸,卡板(9)的竖直部外侧壁上固接有推拉杆(10),推拉杆(10)的端部滑动贯穿衔接板(3)的侧壁;所述施压板(4)的上表面对称开设卡槽(11),卡槽(11)的横截面呈L形状,卡板(9)的嵌入在卡槽(1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桥台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块(5)的下表面两侧设有定位板(12);所述基板(6)的上表面两侧设有固定板(13),固定板(13)上开设定位槽(14),定位板(12)插设在定位槽(14)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台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12)和固定板(13)的侧壁上开设通槽(15),固定板(13)的外侧壁上设有固定块(16),固定块(16)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杆(17),紧固螺杆(17)的端部贯穿通槽(15),并指向桥台模型(7)的两侧侧壁,且紧固螺杆(17)的端部转动连接有竖直状态的限位板(18)。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台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旭李小斌董珍林祁生宝孙海秀王英花祁海霞祁正文王伟军司从富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省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青海西互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