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布后处理浮动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8847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7
本申请涉及纤维布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纤维布后处理浮动辊,包括两个摆臂、两个侧板、角度传感器和浮动辊,两个所述侧板均与同侧摆臂铰接,所述角度传感器设置于其中一个摆臂与侧板的铰接处,所述浮动辊设置与两个侧板之间,所述浮动辊的两端均连接有转轴,且两个转轴的轴壁均连接有滚动轴承并通过滚动轴承与同侧的侧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滚动轴承的外侧均套设有圆罩。本申请可以利于浮动辊长时间保持顺畅转动,以避免浮动辊对玻纤布表面的磨损以及对玻纤布内部浸渍的处理剂造成的影响,有效降低浮动辊对玻纤布成型质量的影响,同时可以基于浮动辊的使用时间,定时供油,无需人工参与,使用便捷。使用便捷。使用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纤维布后处理浮动辊


[0001]本申请涉及纤维布生产
,尤其涉及纤维布后处理浮动辊。

技术介绍

[0002]玻纤布是用喷气织机织造成型,在进行后续的玻纤布后处理中,一般需要经过立式机组预脱浆、处理炉热脱浆、立式机组偶联剂浸渍、检验、包装等处理工艺。
[0003]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浮动辊是纤维布后处理工序中必备的张力调控设备,一般由气缸、摆臂、角度传感器、浮动辊等构件构成,通过角度传感器监测浮动辊因张力变化而导致的角度变化,可以对玻纤布的收放速度进行调控,使玻纤布后处理过程中的张力保持合适,确保布料成型质量,而现有的浮动辊与其侧板之间一般是通过轴承进行转动连接,这样可以在玻纤布的移动过程中,随着玻纤布移动而转动,从而可以降低对玻纤布表面磨损,但是由于浮动辊是依靠与布料之间的摩擦力而转动的,无外力驱动,在长时间的生产过程中,易因为磨损而导致轴承处转动摩擦力变大,严重会导致浮动辊无法顺畅转动,从而对玻纤布表面造成磨损,且在玻纤布的后处理中,在张力作用下,由于浮动辊无法顺畅转动,还易导致对玻纤布浸渍的处理剂在进入烘干工序前过度脱离,影响玻纤布生产质量,因此,提出纤维布后处理浮动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浮动辊是依靠与布料之间的摩擦力而转动的,无外力驱动,在长时间的生产过程中,易因为磨损而导致轴承处转动摩擦力变大,严重会导致浮动辊无法顺畅转动,从而对玻纤布表面造成磨损,且在玻纤布的后处理中,在张力作用下,由于浮动辊无法顺畅转动,还易导致对玻纤布浸渍的处理剂在进入烘干工序中过度脱离,影响玻纤布生产质量的问题,而提出的纤维布后处理浮动辊。
[0005]为了实现上目的,本申请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纤维布后处理浮动辊,包括两个摆臂、两个侧板、角度传感器和浮动辊,两个所述侧板均与同侧摆臂铰接,所述角度传感器设置于其中一个摆臂与侧板的铰接处,所述浮动辊设置与两个侧板之间,所述浮动辊的两端均连接有转轴,且两个转轴的轴壁均连接有滚动轴承并通过滚动轴承与同侧的侧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滚动轴承的外侧均套设有圆罩,且两个圆罩均位于同侧的侧板侧壁固定设置,两个所述摆臂的侧壁均固定有储油筒,且两个储油筒的端面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两个所述储油筒均与同侧圆罩共同连接有供油机构,其中一个所述摆臂上设有累积计时机构。
[0007]优选的,两个所述供油机构均包括固定设置于储油筒侧壁下端的微型泵,且微型泵的吸入端与储油筒相连通设置,所述微型泵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输油软管,且输油软管的输出端与同侧圆筒相连通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累积计时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摆臂侧壁的机盒,所述机盒的内底固定设有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的侧壁下端分别固定连通有补气管和出气管,且补气管和
出气管的内部均设有单向阀,所述机盒的内部一侧固定设有与出气管相连通的圆套,所述圆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铁柱,且铁柱的外侧套设有于圆套内壁过盈配合的橡胶塞,所述机盒的内顶位于圆套内部的位置固定设有与微型泵相连接的压力开关,所述机盒的内部位于弹性气囊的上方设有挤压板,且机盒的内部位于挤压板上方的位置设有挤压驱动组件,所述机盒的顶部开设有一组与圆套位置相对应的出气孔。
[0009]优选的,所述挤压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机盒内壁的微型电机,且微型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套接有凸轮。
[0010]优选的,两个所述转轴的轴壁位于两个侧板之间的一侧均固定套接有圆环,且两个圆环相反的一端均固定粘接有环形吸油毡。
[0011]优选的,所述挤压板的下端固定有一组滑杆,且各个滑杆的杆壁均与机盒的下端滑动连接,所述挤压板与机盒的内底之间共同固定有弹簧。
[0012]优选的,所述圆套的内部下侧固定设有支撑块,且支撑块的端面固定有电磁铁,所述机盒的外侧壁固定有与压力开关相连接的断电延时继电器,且压力开关通过断电延时继电器与电磁铁和微型泵连接,所述机盒的底部固定有与圆套位置相对应的排气管,且排气管的内部设有压力阀。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了纤维布后处理浮动辊,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纤维布后处理浮动辊,通过摆臂、侧板、角度传感器、浮动辊、转轴、滚动轴承的相互配合,可以作为纤维布张力调控使用,通过设置的圆罩、储油筒、密封盖、供油机构的相互配合,可以向对应的滚动轴承内通入润滑油液,从而可以使滚动轴承内部保持足够的润滑度,降低滚动轴承的摩擦力及磨损,从而可以利于浮动辊顺畅转动,以避免浮动辊对玻纤布表面的磨损以及对玻纤布内部浸渍的处理剂造成的影响,有效降低浮动辊对玻纤布成型质量的影响。
[0015]2、该纤维布后处理浮动辊,通过设有的累积计时机构,可以通过机械式计时的方式,从而可以基于浮动辊的使用时间,定时触发微型泵向滚动轴承内供油,无需人工参与,使用便捷,也确保了向滚动轴承内及时添加润滑油,使用效果好。
[0016]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申请可以利于浮动辊长时间保持顺畅转动,以避免浮动辊对玻纤布表面的磨损以及对玻纤布内部浸渍的处理剂造成的影响,有效降低浮动辊对玻纤布成型质量的影响,同时可以基于浮动辊的使用时间,定时供油,无需人工参与,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申请提出的纤维布后处理浮动辊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机盒和储油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中浮动辊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0021]图中:1、摆臂;2、侧板;3、角度传感器;4、浮动辊;5、转轴;6、滚动轴承;7、圆罩;8、储油筒;9、密封盖;10、微型泵;11、输油软管;12、机盒;13、弹性气囊;14、补气管;15、出气管;16、圆套;17、铁柱;18、橡胶塞;19、压力开关;20、挤压板;21、微型电机;22、凸轮;23、圆环;24、环形吸油毡;25、滑杆;26、弹簧;27、支撑块;28、电磁铁;29、时间继电器组;30、排气
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显然,描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参照图1

4,纤维布后处理浮动辊,包括两个摆臂1、两个侧板2、角度传感器3和浮动辊4,两个侧板2均与同侧摆臂1铰接,角度传感器3设置于其中一个摆臂1与侧板2的铰接处,浮动辊4设置与两个侧板2之间,浮动辊4的两端均连接有转轴5,且两个转轴5的轴壁均连接有滚动轴承6并通过滚动轴承6与同侧的侧板2转动连接,两个滚动轴承6的外侧均套设有圆罩7,且两个圆罩7均位于同侧的侧板2侧壁固定设置,两个摆臂1的侧壁均固定有储油筒8,且两个储油筒8的端面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9,两个储油筒8均与同侧圆罩7共同连接有供油机构,其中一个摆臂1上设有累积计时机构,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纤维布后处理浮动辊,包括两个摆臂(1)、两个侧板(2)、角度传感器(3)和浮动辊(4),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板(2)均与同侧摆臂(1)铰接,所述角度传感器(3)设置于其中一个摆臂(1)与侧板(2)的铰接处,所述浮动辊(4)设置与两个侧板(2)之间,所述浮动辊(4)的两端均连接有转轴(5),且两个转轴(5)的轴壁均连接有滚动轴承(6)并通过滚动轴承(6)与同侧的侧板(2)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滚动轴承(6)的外侧均套设有圆罩(7),且两个圆罩(7)均位于同侧的侧板(2)侧壁固定设置,两个所述摆臂(1)的侧壁均固定有储油筒(8),且两个储油筒(8)的端面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9),两个所述储油筒(8)均与同侧圆罩(7)共同连接有供油机构,其中一个所述摆臂(1)上设有累积计时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布后处理浮动辊(4),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供油机构均包括固定设置于储油筒(8)侧壁下端的微型泵(10),且微型泵(10)的吸入端与储油筒(8)相连通设置,所述微型泵(10)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输油软管(11),且输油软管(11)的输出端与同侧圆筒相连通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布后处理浮动辊(4),其特征在于,所述累积计时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摆臂(1)侧壁的机盒(12),所述机盒(12)的内底固定设有弹性气囊(13),所述弹性气囊(13)的侧壁下端分别固定连通有补气管(14)和出气管(15),且补气管(14)和出气管(15)的内部均设有单向阀,所述机盒(12)的内部一侧固定设有与出气管(15)相连通的圆套(16),所述圆套(1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铁柱(17),且铁柱(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勒丁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