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镀金刚线快速上砂装置及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8694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金刚砂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IPC B08B3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电镀金刚线快速上砂装置及工艺。所述装置包括上砂工位(1),阴极(2),金刚线(3),镍层(4),磁铁(5),筛板(6),阳极(7),出砂工位(8),金刚砂液层(9)。使用该方法可将电镀槽内金刚砂克服重力悬浮于液面上层,提升有效电镀区域内的金刚砂浓度,从而达到快速上砂的目的,金刚线镀层致密性良好,且能有效提升金刚石线生产线速,生产线速可达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镀金刚线快速上砂装置及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刚砂处理
,尤其涉及IPC B08B3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电镀金刚线快速上砂装置及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金刚石线锯作为一种应用在硬脆材料领域的新型切割技术,当前正在快速代替传统的切割技术,随着光伏硅片需求量越来越大,对金刚石线需求量也逐日增加。目前电镀金刚石线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上砂效率低,目前普遍线速在20

25m/min之间,提升分散剂浓度提升上砂效率会导致金刚石线电镀镍层致密性变差,在硅片切割中会导致断线率增加。因此快速上砂需要在确保镀层的致密性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研究。
[0003]CN110499523A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电镀金刚线的上砂工艺及其装置,通过输送管输送至上砂槽内,钛网连接电源的阳极,母线连接电源的阴极,金刚砂就能吸附在母线上,将两端溢出的上砂液回流到储液槽再次循环利用,定期对储液槽添加上砂液。该专利技术具有减少污染源的优点,由于沉降作用,随着上砂过程上砂液中金刚砂浓度不断降低,一定程度会影响金刚石线生产线速以及镀层致密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镀金刚线快速上砂装置及工艺。使用该方法可将电镀槽内金刚砂克服重力悬浮于液面上层,提升有效电镀区域内的金刚砂浓度,从而达到快速上砂的目的,金刚线镀层致密性良好,且能有效提升金刚石线生产线速。
[0005]为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镀金刚线快速上砂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上砂工位,阴极,金刚线,镍层,磁铁,筛板,阳极,出砂工位,金刚砂液层。
[0006]所述金刚线随着上砂工位转动浸入金刚砂液层中进行电镀,电镀完成后,出砂工位将金刚线卷制储存备用。
[0007]所述金刚砂液层上部固定连接有筛板,所述筛板上设置有镍层,所述筛板与镍层相接触,所述磁铁位于镍层上部,所述阴极与上砂工位相连接,所述阳极与镍层相连接。
[0008]本申请人发现,筛板底部与金刚砂液层的液面间距离为2

3cm,筛板与镍层相接触,磁铁底部与镍层上部的距离为2

3cm,磁铁底部与金刚砂液层的液面间距离为6

9cm时,保证镀层致密性良好的同时,可大幅提升金刚线线速,由于受到重力的影响,金刚砂液层浓度不均匀,上层浓度高,下层浓度低,使得金刚线浸入金刚砂液层的时间延长,导致线速降低,影响上砂效率,而整体增加金刚砂液层浓度,尽管一定程度可提高上砂效率,但随着时间的增加,浓度也会产生更大的差异,从而影响镀层致密性,导致金刚线拉力性能降低,设置磁铁,镍离子包覆在金刚砂表面,使其具有磁性,对金刚砂产生一定的吸附力,磁铁底部与金刚砂液层的液面间距离为6

9cm时,使金刚砂克服重力悬浮于液面上层,提升有效电镀区域内的金刚砂浓度,从而达到快速上砂的目的。
[0009]优选的,所述筛板底部与金刚砂液层的液面间距离为2

3cm,所述筛板与镍层相接触,所述磁铁底部与镍层上部的距离为2

3cm,所述磁铁底部与金刚砂液层的液面间距离为6

9cm。
[00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筛板底部与金刚砂液层的液面间距离为2cm,所述筛板与镍层相接触,所述磁铁底部与镍层上部的距离为3cm,所述磁铁底部与金刚砂液层的液面间距离为8cm。
[0011]进一步研究发现,从下到上计,金刚线位于金刚砂液层1/2

2/3处,可进一步提升上砂效率,金刚线位置过低,磁铁的吸附力无法对金刚砂进行有效吸附,金刚线位置过高,磁铁的吸附力过大,易使得金刚砂出现堆积现象,从而影响镀层致密性,当金刚线位于金刚砂液层2/3处,结合磁铁底部与金刚砂液层的液面间距离为6

9cm,可进一步提高金刚线的线速,同时提高金刚线的力学性能。
[0012]优选的,从下到上计,所述金刚线位于金刚砂液层1/2

2/3处。
[0013]进一步优选的,从下到上计,所述金刚线位于金刚砂液层2/3处。
[0014]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镀金刚线快速上砂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5]S1,配制一定浓度的金刚砂水溶液,作为金刚砂液层;
[0016]S2,启动上砂工位,金刚线浸入金刚砂液层中进行电镀。
[0017]优选的,所述金刚砂液层1/2部位的浓度为8

15克拉/L。
[001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金刚砂液层1/2部位的浓度为8

10克拉/L。
[0019]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金刚砂液层1/2部位的浓度为10克拉/L。
[0020]优选的,所述金刚线的线速度为30

50m/min。
[002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金刚线的线速度为40

50m/min。
[0022]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金刚线的线速度为48m/min。
[0023]有益效果:
[0024]1.筛板底部与金刚砂液层的液面间距离为2

3cm,筛板与镍层相接触,磁铁底部与镍层上部的距离为2

3cm,磁铁底部与金刚砂液层的液面间距离为
[0025]6‑
9cm时,保证镀层致密性良好的同时,可大幅提升金刚线线速。
[0026]2.磁铁底部与金刚砂液层的液面间距离为6

9cm时,使金刚砂克服重力悬浮于
[0027]液面上层,提升有效电镀区域内的金刚砂浓度,从而达到快速上砂的目的。
[0028]3.从下到上计,金刚线位于金刚砂液层1/2

2/3处,可进一步提升上砂效率。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电镀金刚线快速上砂装置图。其中:1,上砂工位;2,阴极;3,金刚线;4,镍层;5,磁铁;6,筛板;7,阳极;8,出砂工位;9,金刚砂液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实施例1
[0031]一种电镀金刚线快速上砂装置,如图1所示,装置包括上砂工位1,阴极2,金刚线3,镍层4,磁铁5,筛板6,阳极7,出砂工位8,金刚砂液层9。
[0032]所述金刚线3随着上砂工位1转动浸入金刚砂液层9中进行电镀,电镀完成后,出砂
工位8将金刚线3卷制储存备用。
[0033]所述金刚砂液层9上部固定连接有筛板6,所述筛板6上设置有镍层4,所述筛板6与镍层4相接触,所述磁铁5位于镍层4上部,所述阴极2与上砂工位1相连接,所述阳极7与镍层4相连接。
[0034]所述筛板6底部与金刚砂液层9的液面间距离为2cm,所述筛板6与镍层4相接触,所述磁铁5底部与镍层4上部的距离为3cm,所述磁铁5底部与金刚砂液层9的液面间距离为8cm。
[0035]从下到上计,所述金刚线3位于金刚砂液层9的2/3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镀金刚线快速上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上砂工位(1),阴极(2),金刚线(3),镍层(4),磁铁(5),筛板(6),阳极(7),出砂工位(8),金刚砂液层(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金刚线快速上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刚线(3)随着上砂工位(1)转动浸入金刚砂液层(9)中进行电镀,电镀完成后,出砂工位(8)将金刚线(3)卷制储存备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金刚线快速上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刚砂液层(9)上部固定连接有筛板(6),所述筛板(6)上设置有镍层(4),所述筛板(6)与镍层(4)相接触,所述磁铁(5)位于镍层(4)上部,所述阴极(2)与上砂工位(1)相连接,所述阳极(7)与镍层(4)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金刚线快速上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板(6)底部与金刚砂液层(9)的液面间距离为2

3cm,所述筛板(6)与镍层(4)相接触,所述磁铁(5)底部与镍层(4)上部的距离为2

3cm,所述磁铁(5)底部与金刚砂液层(9)的液面间距离为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刚苏仔见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吉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