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冠突散囊菌发酵食用中药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7764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冠突散囊菌发酵食用中药的制备工艺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利用冠突散囊菌液体发酵中药材,促使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在物理粉碎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更充分提取利用。一方面,利用冠突散囊菌自身代谢产物丰富及其所多种生理功能;另一方面,利用其丰富的酶系,显著提高中药产品的氨基酸含量,促进大分子多糖的转化,对中药活性成分的转化与修饰有助于提高产品利用率和稳定性,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孢子悬液接种发酵,有利于控制菌体形态、质量以及数量,使发酵更加均匀,发酵程度更加可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发酵食用中药的制备工艺和应用,有助于得到药效增强或增多的新型炮制产品,进一步丰富和提高中药材价值,也为基于食用中药开发新型饮品提供思路。品提供思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冠突散囊菌发酵食用中药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发酵食品和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冠突散囊菌发酵食用中药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中药是我国的瑰宝,在我国医学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大枣、莲子、薏苡仁、龙眼肉等药食同源中药材常见于人们的日常饮食中。药食同源物质,本质为可食用中药材,因兼具药食两用性,历来以食疗、食补和药膳等形式应用于医疗保健,食用中药是药食同源中药的重要发展方向。
[0003]中药材作为一种天然药物,具有诸多优势,诸如功能强大、不易产生耐药性、药效稳定、副作用小等,但也存在许多弊端,例如,活性成分含量低、药理作用不显著、溶解性差等,需要复杂的加工过程。中药加工技术陈旧是中药现代化进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在中药生产过程中,加工技术主要涉及粉碎、提取、浓缩、干燥、成型、灭菌及包装等环节。这些技术与中药的药效以及安全性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中药成分复杂,传统的加工技术常导致产品生物利用率低、药效不稳定等问题,而现代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传统加工技术的不足。超微粉碎技术可以大幅提高中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冠突散囊菌在发酵食用中药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利用冠突散囊菌发酵食用中药得到发酵食用中药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发酵食用中药产品包括中药制剂、饮品。3.一种冠突散囊菌发酵食用中药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菌体活化、孢子悬液制备:制备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固体培养基,接种环划线接种冠突散囊菌,28

30℃培养5

9d,制备107‑
109孢子/mL的孢子悬液;S2.中药材的预处理:新鲜中药材除杂、洗净、切片、沥干;首先进行预冻结,在

30~

35℃条件下冷冻10

12h,待其中水分变为固态冰;进行升华干燥,在抽真空干燥室压力为30

50Pa下升温,并保持升华界面温度为

25~

20℃,并保温6

10h;解析干燥,在温度40

45℃加热,保持6

10h;然后利用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用40

60目筛子过筛,获得中药粉;所述中药材为含植物多糖的可食用的中药材;S3.液体发酵:选用1

15%(w/v)中药粉制备冠突散囊菌液体培养基,110

121℃高压蒸汽灭菌15

30min,按2

15%(v/v)接种量接入冠突散囊菌孢子悬液,控制终浓度为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陈喜媚李倩宫在石张宗申刘冰南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