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蕉果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2144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蕉果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植物活性成分提取技术领域。所述大蕉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大蕉果预处理;S2菌株活化;S3微生物发酵提取;S4提取物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选用微生物发酵方式对大蕉果进行加工提取,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能对大蕉果中的活性物质进行生物转化,对活性物质起到了水解释放和修饰作用,有利于提升其活性。有利于提升其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蕉果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活性成分提取
,具体涉及大蕉果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根据植株形态上的特征及经济性状,在我国习惯上把鲜食大蕉品种分为芭蕉、香蕉、香牙蕉、粉蕉和龙牙蕉等,它起源于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后被引入世界各地,是著名的热带水果,也是热带、亚热带发展中国家的最重要作物之一。大蕉在食物和药物方面具有双重价值,并且廉价、资源广阔和多用途,能够改善大众的营养和健康。在我国传统医学上,大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作用,可治暑热、烫伤、肿毒、脚气,在《日华子本草》、《本草纲目》、《本草再新》等多个药学著作就有相关记载。大蕉植物的各个部分,包括果实、果皮、假茎、花、叶、树液和根茎,所有部分长期在美洲、亚洲、大洋洲、印度和非洲的地方用于传统医学治疗中的许多疾病,包括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压、贫血、过敏、痢疾和其他呼吸道疾病如发烧、咳嗽、肺结核、支气管炎等;根提取物用于防止受孕,在分娩过程中诱发分娩,并治疗性传播疾病的感染,如与艾滋病毒有关的感染、生殖器部分的内外疮、阴道炎和白带;其他传统用途包括作为驱虫剂,作为伤口和水泡皮肤表面的敷料,以及缓解关节疼痛。
[0003]通过对大蕉不同部分(例如水果,果皮,花,叶,假茎和根茎)的植物化学分析显示,存在多种植物化学物质,如碳水化合物、果胶糖、挥发性成分、多酚、香豆素、类胡萝卜素、维生素、矿物质、皂甙、萜类化合物、木质素、类固醇、花色苷、脂肪酸和生物碱等。
[0004]大蕉富含酚类化合物。大蕉果肉中含有约30~60mg/100g的新鲜物质酚类化合物,而蕉皮则含有约0.9~3g/100g干重的酚类化合物,以及干重浓度为160mg/100g的没食子儿茶素被确定为酚类化合物。儿茶酚胺,没食子儿茶素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柚皮素
‑7‑
O新戊二烯苷是具有强大抗氧化活性的酚类化合物。黄酮类酚类化合物也出现在蕉皮和果肉中。除此之外,蕉皮和果肉还含有多种胺,包括5

羟色胺,酪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5

羟色胺等。
[0005]中国专利CN 107586312 A公开了一种芭蕉根中提取高纯度羽扇豆酮的方法,芭蕉根水提得芭蕉根水提物,芭蕉根水提物干燥粉碎成粉末,萃取后,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得到乙酸乙酯萃取层浸膏,乙酸乙酯层浸膏分离,得到羽扇豆酮。用该方法从芭蕉根提取物中分离有效成分时,得到的有效成分纯度高,特别是羽扇豆酮的纯度达99%以上,能作为芭蕉根单体对照品使用,有利于对芭蕉根药材及其制剂的开发和质量控制。
[0006]中国专利CN 103919939 A公开了一种芭蕉茎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或预防糖尿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芭蕉茎叶的提取物的提取方法为:取新鲜芭蕉茎,榨汁,取榨汁液进行过滤,取滤液,即得芭蕉茎提取物;或者利用石油醚、醇、乙酸乙酯来提取干芭蕉茎叶的提取物。该专利技术提供的芭蕉茎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或预防糖尿病的药物中的应用,为治疗或预防糖尿病开拓了新的空间。
[0007]中国专利CN 102228574 A公开了芭蕉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其制备方法为:将鲜品芭蕉根切片、捣碎,用榨汁机榨汁,汁液用正丁醇萃取,减压浓缩,干燥,得
提取物X;或将正丁醇萃取浸膏用水溶解,上大孔吸附树脂柱,分别用2~7倍柱体积的水、30%~70%乙醇洗脱,弃掉水洗脱液,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干燥,得提取物Y。该专利技术从芭蕉根中提取出具有降血糖作用(活性)的提取物,其成分明确,药理活性明显,性能稳定、安全可靠,以该提取物为主要成分可加工制成适宜的药物制剂用于治疗糖尿病,经药效学验证其疗效显著;本专利技术提取物原料来源易得,制备工艺易于产业化,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药材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
[0008]然而,现有的芭蕉科有效成分提取的过程中,多以简单的榨汁提取或使用有机试剂萃取的方法为主,得到的提取物成分单一,有效成分活性不高,且应用范围比较受限,因此,一种能制备得到高活性、低毒性的大蕉果提取物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蕉果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0010]一种大蕉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S1大蕉果预处理;
[0012]S2菌株活化;
[0013]S3微生物发酵提取;
[0014]S4提取物处理。
[0015]具体的,所述大蕉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6]S1大蕉果预处理:将新鲜的大蕉果去皮后置于40~55℃下干燥14~18h,然后将其粉碎至20~40目,再向其中加水,使得水分含量为18~20%再灭菌得到预处理大蕉果;
[0017]S2菌株活化:在超净工作台中,将低温保存在斜面培养基中的菌株用接种环取其孢子接种到PDA平板上,将平板置于28~30℃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5~7天,用于菌株的固体活化,然后用PDB液体收集平板上的孢子,将孢子接种于液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二次活化,摇床转速150~160rpm,培养温度28~30℃,时间1~2天。将二次活化后的菌株孢子数量调整为1
×
106孢子数/mL,作为发酵种子液;
[0018]S3微生物发酵提取;向步骤S1制备得到的预处理大蕉果中接入步骤S2得到的发酵种子液,保持发酵温度为24~25℃发酵15~18天,发酵过程中,以0.5~1

vvm的通气比通入无菌氧气,发酵完成后得到发酵液;
[0019]S4发酵液处理:将步骤S3得到的发酵液于121℃下灭菌10~15min、冷却后再于3000~4000rpm下离心10~15min,收集上清液,于50~60℃下干燥6~8h即得大蕉果提取物。
[002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发酵种子液与预处理大蕉果的质量之比是1:1000~1200。
[0021]但专利技术人发现在发酵制备大蕉果提取物时存在发酵效率不高,以及发酵时间长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因此,仍需对其发酵过程进行进一步的改性以提升发酵过程的效率以及提高发酵产物的活性。
[0022]优选的,所述大蕉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3]S1大蕉果预处理:将新鲜的大蕉果去皮后置于40~55℃下干燥14~18h,然后将其
粉碎至20~40目,再向其中加水,使得水分含量为18~20%再灭菌得到预处理大蕉果;
[0024]S2菌株活化与处理:在超净工作台中,将低温保存在斜面培养基中的菌株用接种环取其孢子接种到PDA平板上,将平板置于28~30℃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5~7天,用于菌株的固体活化,然后用PDB液体收集平板上的孢子,将孢子接种于液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二次活化,摇床转速150~160rpm,培养温度28~30℃,时间1~2天。将二次活化后的菌株孢子数量调整为1
×
106孢子数/mL,作为发酵种子液;再取醋酸钠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蕉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大蕉果预处理;S2菌株活化与处理;S3微生物发酵提取;S4提取物处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蕉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大蕉果预处理:将新鲜的大蕉果去皮后置于40~55℃下干燥14~18h,然后将其粉碎至20~40目,再向其中加入,使得水分含量为18~20%再灭菌得到预处理大蕉果;S2菌株活化与处理:在超净工作台中,将低温保存在斜面培养基中的菌株用接种环取其孢子接种到PDA平板上,将平板置于28~30℃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5~7天,用于菌株的固体活化,然后用PDB液体收集平板上的孢子,将孢子接种于液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二次活化,摇床转速150~160rpm,培养温度28~30℃,时间1~2天。将二次活化后的菌株孢子数量调整为1
×
106孢子数/mL,作为发酵种子液;再取醋酸钠2.4~2.8g溶于18~20mL乙二醇中,35~40℃水浴20~30min得到溶液A,再取1.08~1.2g FeCl3·
6H2O和0.5~0.6g柠檬酸钠添加到15~20mL乙二醇中,然后搅拌20~30min得到溶液B,将溶液B加入溶液A中,并在35~40℃的水浴中充分搅拌20~30min,将所得混合物转移至高压反应釜中,设置温度为180~200℃,反应5~8h,冷却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巧琴李玉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九绿药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