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发酵肉苁蓉的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36634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发酵肉苁蓉的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肉苁蓉或肉苁蓉的苯乙醇苷粗品进行发酵,通过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使肉苁蓉中主要活性成分如苯乙醇苷生物转化为小分子多酚,有利于肉苁蓉在保健食品和化妆品上的开发和应用。应用。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发酵肉苁蓉的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发酵肉苁蓉的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肉苁蓉是一种寄生在沙漠树木梭梭根部的寄生植物,从梭梭寄主中吸取养分及水分。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外对肉苁蓉的成分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日本起步较早,随着分离提取和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已分离出多种类型的物质,主要可分为苯乙醇苷类、环烯醚萜类、木脂素类、多糖、十几种氨基酸、多种生物碱等,富含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其中苯乙醇总苷是肉苁蓉中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提高男性性功能、治疗女人宫寒不孕、抗氧化、抗衰老、提高免疫力、增强记忆力等功能。肉苁蓉有显著的生物活性但生物利用度较差。现有文献研究表明,苯乙醇苷会在人体代谢成羟基酪醇、咖啡酸、3

羟基苯丙酸、去咖啡酰基毛蕊花糖苷等小分子量多酚化合物发挥药理活性。中药发酵是指借助微生物的作用,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如湿度、温度等),中药经发酵过程改变其原有性能、增强或产生新的功效,从而扩大用药品种,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中药材通过微生物发酵处理,可以大大提高有效成分的利用率,这是由于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纤维素酶、果胶酶等多种胞外酶,它们可以分解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使中药材细胞破裂,让有效成分得以暴露出来。此外,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各种酶能降低有效成分的分子量,同时去除多种大分子杂质,使其更好地被人体吸收利用。
[0003]目前尚未有苯乙醇苷发酵生物转化成小分子多酚的报道,大多是研究肠道微生物对苯乙醇苷代谢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发酵肉苁蓉的方法及其应用。通过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使肉苁蓉中主要活性成分如苯乙醇苷生物转化为小分子多酚,有利于肉苁蓉在保健食品和化妆品上的开发和应用。
[0005]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生物发酵肉苁蓉的方法,是采用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肉苁蓉或肉苁蓉的苯乙醇苷粗品进行发酵。
[0007]进一步地,所述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为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CICC 41021或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CICC 14071。
[0008]进一步地,所述肉苁蓉的苯乙醇苷粗品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0009]取肉苁蓉粉末,加70%乙醇,超声处理1h,滤过,滤液浓缩冷冻干燥得到苯乙醇苷粗品。优选地,肉苁蓉粉末和70%乙醇的用量比为每20g肉苁蓉粉末,用200mL 70%乙醇。
[0010]进一步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步骤1,斜面培养:将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原始菌种无菌条件下接种于琼脂培养基进行陪养;
[0012]步骤2,一级种子培养:将步骤1培养的菌种接种于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得到一级种子;
[0013]步骤3,将一级种子接种到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得到二级种子,然后加入肉苁蓉的苯乙醇苷粗品,进行液体培养,得到发酵液;
[0014]或者,将一级种子接种到含有肉苁蓉粉末的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得到发酵液;
[0015]或者,将一级种子与灭菌后的肉苁蓉粉末混合后,静置培养,得到发酵产物。
[0016]进一步地,步骤1中培养条件为30℃培养3天;步骤2中培养条件为30℃,200r/min摇床培养2天。
[0017]进一步地,步骤3中,具体是将一级种子液按体积比为10%的接种量接种到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在30℃条件下,搅拌速度为200r/min,培养2天,得到二级种子,每200mL二级种子液加入0.5g肉苁蓉的苯乙醇苷粗品,在30℃条件下,搅拌速度为200r/min,培养12天,得到发酵液。
[0018]进一步地,步骤3中,具体是将一级种子液按体积比为10%的接种量接种含有肉苁蓉粉末的培养基中,在30℃条件下,搅拌速度为200r/min,发酵15天,发酵液进行超声处理,所述含有肉苁蓉粉末的培养基是将5g肉苁蓉粉末加至200mL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后灭菌得到。
[0019]进一步地,步骤3中,具体是将一级种子与灭菌后的肉苁蓉粉末混合后,每20mL一级种子液与100g灭菌后的肉苁蓉粉末混合,静置培养,发酵产物以物料比1g:10mL加入70%乙醇进行超声处理。
[0020]采用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肉苁蓉生物发酵产物。
[0021]上述肉苁蓉生物发酵产物在制备护肤产品中的应用。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肉苁蓉发酵液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和易于生产等优势;本专利技术制得的肉苁蓉发酵液中富含苯乙醇苷,小分子多酚等多种药物活性成分,以及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并且在微生物发酵条件下药用活性成分转化提高,同时该方法发酵得到的肉苁蓉发酵滤液是一种安全性高的功效化妆品原料和保健食品。本专利技术采用白僵菌发酵肉苁蓉中的苯乙醇苷成分,可以将松果菊苷转化成毛蕊花糖苷,并使部分毛蕊花糖苷断裂成咖啡酸和去咖啡酰基毛蕊花糖苷等化合物。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实施例1中白僵菌液体发酵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粗品0时刻的HPLC谱图。
[0024]图2为实施例1中白僵菌液体发酵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粗品终止时刻的HPLC谱图。
[0025]图3为实施例2中白僵菌液体发酵肉苁蓉粉末0时刻的HPLC谱图。
[0026]图4为实施例2中白僵菌液体发酵肉苁蓉粉末终止时刻的HPLC谱图。
[0027]图5为实施例3中白僵菌固体发酵肉苁蓉粉末0时刻的HPLC谱图。
[0028]图6为实施例3中白僵菌固体发酵肉苁蓉粉末终止时刻的HPLC谱图。
[0029]图7为实施例4中酿酒酵母液体发酵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粗品0时刻的HPLC谱图。
[0030]图8为实施例4中酿酒酵母液体发酵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粗品终止时刻的HPLC谱图。
[0031]图9为实施例1发酵前后产物对P.acnes刺激HaCaT中IL

1α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
[0032]图10为实施例1发酵前后产物对P.acnes刺激HaCaT中IL

6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
[0033]图11为实施例1发酵前后产物对胰岛素促进SZ95脂质合成的抑制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专利技术方法、步骤或条件所作的修改或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及未说明配方的试剂均为按照本领域常规条件。
[0035]以下实施例采用的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购自北京奥博星生物(北京奥博星生物,02

359),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购自北京奥博星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发酵肉苁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肉苁蓉或肉苁蓉的苯乙醇苷粗品进行发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为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CICC 41021或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CICC 1407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肉苁蓉的苯乙醇苷粗品的制备过程为:取肉苁蓉粉末,加70%乙醇,每20g肉苁蓉粉末加入200mL 70%乙醇,超声处理1h,滤过,滤液浓缩冷冻干燥得到苯乙醇苷粗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斜面培养:将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原始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进行陪养;步骤2,一级种子培养:将步骤1培养的菌种接种于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得到一级种子;步骤3,将一级种子接种到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得到二级种子,然后加至肉苁蓉的苯乙醇苷粗品中,进行液体培养,得到发酵液;或者,将一级种子接种到含有肉苁蓉粉末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发酵液进行超声处理;或者,将一级种子与灭菌后的肉苁蓉粉末混合后,静置培养,发酵产物加入70%乙醇进行超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新黄庆张兴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