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7611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机和车辆,电机包括:机壳,机壳包括进液通道;定子组件,设置于机壳内,定子组件与机壳的内壁之间具有腔室,进液通道连通于腔室,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绝缘骨架,设置于定子铁芯的轴向端部;定子绕组,设置于绝缘骨架上;冷却口,设置于绝缘骨架上,腔室通过冷却口连通定子绕组端部所在的位置,冷却口用于将腔室内的冷却介质驱动至定子绕组端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直接在绝缘骨架上开设有冷却口,使得冷却介质可直接经由冷却口喷射,简化了电机的整体结构,满足电机在大功率下的散热性。满足电机在大功率下的散热性。满足电机在大功率下的散热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和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机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电机的小型化及轻量化设计对降低产品成本及功耗有着重要作用。特别是汽车行业,为减轻整车重量,通常采用体积及重量更小的定子铁芯分块结构集中绕组电机。电机工作时由于定子组件的铁损、铜损产生大量的热量,若不将损耗热排出的话,会造成电机损坏。
[0003]相关技术中,在电机内部增加喷油环以保证冷却介质的流通,但增加喷油环又会到电机的尺寸增大,不利于降低产品的尺寸和功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
[0006]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
[0007]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机壳,机壳包括进液通道;定子组件,设置于机壳内,定子组件与机壳的内壁之间具有腔室,进液通道连通于腔室,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绝缘骨架,设置于定子铁芯的轴向端部;定子绕组,设置于绝缘骨架上;冷却口,设置于绝缘骨架上,腔室通过冷却口连通定子绕组端部所在的位置,冷却口用于将腔室内的冷却介质驱动至定子绕组端部。
[0008]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电机包括机壳和定子组件。其中,机壳包括有进液通道,进液通道应用供冷却介质进入;定子组件设置在机壳内,并且定子组件与机壳之间设置有与进液通道相连通的腔室,进液通道内的冷却介质可进入到腔室内。
[0009]进一步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绝缘骨架、定子绕组和冷却口。其中,绝缘骨架设置在定子铁芯轴向的两端部,定子绕组设置在绝缘骨架上,冷却口开设在绝缘骨架上。特别地,腔室通过冷却口连通定子绕组端部所在的位置,这样在电机使用过程中,腔室内的冷却介质即可通过冷却口流到定子绕组端部所在的位置,进而有效冷却定子绕组。具体地,冷却口用于将腔室内的冷却介质驱动至定子绕组端部所在的位置。
[0010]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电机直接在绝缘骨架上开设冷却口,以使得定子组件与机壳的内壁之间的腔室通过该冷却口连通于定子绕组端部所在的位置。这样,在电机使用过程中,外部的冷却介质通过机壳上的进液通道进入到定子组件与机壳的内壁之间的腔室,再经由冷却口喷射到定子绕组所在的位置,特别是可以喷射至定子绕组的端部,这样即可实现对定子组件以及定子绕组的高效散热,满足电机在大功率下的散热性。
[0011]并且,由于本专利技术直接在绝缘骨架上开设有冷却口,使得冷却介质可直接经由冷却口喷射,使得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电机并不需要使用相关技术所采用的喷油环,简化了电机的整体结构,特别是降低了电机的轴向尺寸。并且,整个冷却介质的流动路径均在全部位于定
子铁芯及机壳中,工艺简单、加工容易,且无需管路引流,不会产生额外的电磁损耗。
[0012]在需要说明的是,定子绕组的端部指的是;定子绕组在定子铁芯轴向上的端部位置;更具体地,定子绕组的端部位于绝缘骨架的绕线槽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于定子绕组的端部这一概念是可以理解的。
[0013]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腔室位于定子铁芯的轴向端面、机壳的内侧壁和绝缘骨架的外侧壁之间。
[0014]在该设计中,绝缘骨架具有相对的内侧壁和外侧壁(绝缘骨架的外侧壁即为与机壳相对的一侧壁),定子绕组的至少一部分(即端部)位于内侧壁与外侧壁之间。此外,绝缘骨架位于定子铁芯的轴向端部,这样即可通过定子铁芯的轴向端面、机壳的内侧壁和绝缘骨架的外侧壁之间的空间形成上述腔室。在电机使用过程中,将腔室作为喷油空间使用,进液通道内的冷却介质可进入到该腔室内;腔室内的冷却介质经由冷却口进入到定子绕组端部所在的位置(即内侧壁和外侧壁之间的空间),实现对电机铁芯以及定子绕组的冷却降温。
[0015]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腔室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腔室分布于定子铁芯的轴向两端部。
[0016]在该设计中,定子铁芯的轴向两端部均设置有绝缘骨架,并且定子绕组同时存在于定子铁芯两端的绝缘骨架上。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电机中腔室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两个腔室分布于定子铁芯的轴向两端部;两个腔室同时与进液通道相连通,并且两个腔室分别与定子铁芯两端部的定子绕组端部所在的位置相连通。
[0017]在电机使用过程中,进液通道内的冷却介质可同时进入到两个腔室内,并通过两端的冷却口流向两端的定子绕组端部所在的位置。这样,可保证位于定子铁芯两端的定子绕组的有效冷却,并保证了整个定子组件在轴向的全面冷却。
[0018]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腔室为环形腔室。
[0019]在该设计中,腔室为环形腔室,并且腔室环绕于绝缘骨架设置。这样,保证了环形腔室与定子铁芯的形状相匹配,使得进液通道内的冷却介质进入到环形通道后,经由冷却口进入到定子绕组端部所在的位置,并保证了从定子绕组的四周喷射,保证了冷却介质与定子绕组的接触面积,进而提升了对定子绕组的冷却均匀性和高效性。
[0020]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电机还包括:第一凹槽,设置于定子铁芯的外侧壁,第一凹槽沿定子铁芯的轴向延伸,并连通于进液通道和腔室。
[0021]在该设计中,电机还包括第一凹槽。其中,第一凹槽设置在定子铁芯的外侧壁(即定子铁芯与机壳内壁相对的一侧壁),并且第一凹槽沿定子铁芯的轴向延伸,以使得进液通道和腔室之间通过第一凹槽相连通。这样,在电机使用过程中,进入到进液通道内部的冷却介质会通过第一凹槽流向腔室内部,再经由冷却口流向定子绕组端部所在的位置。
[0022]特别地,本专利技术直接在定子铁芯上开设有第一凹槽,使得进液通道内的冷却介质通过第一凹槽流入到腔室,通过设置第一凹槽增大冷却介质与定子铁芯的接触面积,使冷却介质能充分接触定子铁芯和设在定子铁芯上的绕组,从而降低冷却介质与定子铁芯的接触热阻,提高了电机在大功率下的散热效率,能够在满足工艺加工的同时,明显增加冷却介质与定子铁芯的接触面积。并且,本专利技术直接在定子铁芯上开设第一凹槽,并使得冷却介质通过第一凹槽流动,无需额外增加流道结构,进一步简化了电机的整体结构。
[0023]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凹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凹槽沿定子铁芯的周向分布。
[0024]在该设计中,第一凹槽的数量为多个。其中,多个第一凹槽沿定子铁芯的周向分布,以使得进液通道通过多个第一凹槽同时连通到腔室不同的位置。这样,在电机使用过程中,进液通道内的冷却介质会同时进入到多个第一凹槽内,并经过第一凹槽同时进到腔室周向不同的位置,以保证冷却介质的进入量,提升电机的冷却效果。此外,多个第一凹槽沿定子铁芯的周向分布,也保证了冷却介质与定子铁芯周向不同的位置相接触,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冷却介质与定子铁芯的接触面积,进步提升冷却介质对定子铁芯的冷却效果。
[0025]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电机还包括:第二凹槽,设置于机壳的内侧壁,第二凹槽沿定子铁芯的周向延伸,并连通于进液通道和多个第一凹槽。
[0026]在该设计中,电机还包括第二凹槽。其中,第二凹槽为环形凹槽,并且第二凹槽沿定子铁芯的周向延伸。这样,第二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包括进液通道;定子组件,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定子组件与所述机壳的内壁之间具有腔室,所述进液通道连通于所述腔室,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绝缘骨架,设置于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端部;定子绕组,设置于所述绝缘骨架上;冷却口,设置于所述绝缘骨架上,所述腔室通过所述冷却口连通所述定子绕组端部所在的位置,所述冷却口用于将所述腔室内的冷却介质驱动至所述定子绕组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位于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端面、所述机壳的内侧壁和所述绝缘骨架的外侧壁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腔室分布于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两端部;和/或所述腔室为环形腔室。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外侧壁,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延伸,并连通于所述进液通道和所述腔室。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凹槽,设置于所述机壳的内侧壁,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延伸,并连通于所述进液通道和多个所述第一凹槽。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包括多个分块铁芯,任一所述分块铁芯的轴向两端部分别设置有所述绝缘骨架,所述定子绕组缠绕于单个所述分块铁芯。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晓敏胡义明杨通徐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