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场水流诱鱼试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7412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现场水流诱鱼试验设备,属于水利工程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包括:网罩,潜水泵,变频器,消防水带,输水管,阀门,喷嘴。所述的潜水泵安装在网罩内,潜水泵出水端连接消防水带,消防水带连接输水管,输水管上安装阀门,阀门下游端安装喷嘴;潜水泵上安装变频器;水流通过网罩进入潜水泵,然后进入消防水带通过输水管、阀门从喷嘴喷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喷嘴可根据现场需要灵活拆卸,其口径亦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更换;2,组装和移动方便,也不会污染水质以影响鱼类;3,便于调节流量和方向。方向。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现场水流诱鱼试验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水利工程环境保护
,具体涉及在鱼道建设现场进行水流诱鱼试验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自从习总书记提出长江流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号召以后,水利工程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水利工程中最常见的生态保护措施就是以鱼道为代表的过鱼建筑。近年来国内过鱼设施建设发展迅速,但由于鱼道问题涉及到主动性游泳生物与水流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同时相对于宽阔的河道而言,鱼道通常是比较小的结构,宽度通常在5m之内,因此具有“针眼”的特点,对于大江大河尤其明显。据《Fishway guidelines for Washington State》统计,目前世界各国可有效过鱼的鱼道普遍低于50%,大多需要对鱼道本身以及鱼道下游的诱鱼系统进行优化。
[0003]鱼类对水流、声音、光照、电流和气泡都比较敏感,如何利用这些外界因素来诱导鱼类快速找到过鱼设施进口是近年来许多学者和工程师们想解决的一大难题。水流诱导鱼主要是通过鱼对流场的感应而引发的接近或回避行为来实现诱导鱼。水流对鱼类行为的影响被认为是最原始和最切实有效的。运用水流对鱼进行诱导的应用已经很广泛,现有的过鱼设施几乎都采用水流诱鱼方式,但鱼道实际运行情况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有很多。鱼道进口流速受限于鱼道内部流量和出口尺寸的限制,诱鱼水流影响范围有限等等。对于大型河流,人们普遍认为,除了鱼道水的基本流量外,还必须补充鱼道水量,以确保下游中有足够的水力信号,引导鱼类进入鱼道。因此,进口设计除鱼道主渠道外,还可考虑补水设施及其他诱集鱼措施。《水利水电工程鱼道设计导则(SL 609

2013)》规定:“鱼道进口区域水流流速小于鱼类感应流速时,应结合生态流量泄放设施设置,采取补水等措施,以诱导鱼类进入鱼道。枢纽其他建筑物下泄流量较大时,在鱼道进口宜辅以必要的诱鱼、拦鱼、导鱼设施”。
[0004]实际工程中,鱼道进口底部或侧面往往会修建辅助水流系统(Auxiliary Water Systems,AWS)为其提供额外的流量以优化进口水力条件,增加鱼道进口的流速吸引范围。此外,AWS有时也作为独立吸引流(attractive flow)帮助扩大诱鱼水流的影响范围,目前AWS在国内外的工程中一般采用3种方式:一是在鱼道进口内部处修建补水水槽,通常一般设置在鱼道进口和鱼道内部的侧面或者底部,将补水和进口流量在前池混合来扩大鱼道进口流速;二是设置集鱼廊道系统,在鱼道进口通过设置补水诱鱼水流引导鱼类通过集鱼通道进入鱼道;三是通过设置单独的诱鱼通道,一般设计在鱼道附近。
[0005]这些试验方法和设备不能满足现有鱼道诱鱼措施的选择和布置,具体表现在:
[0006]1,传统的水流诱鱼措施往往受到电站运行以及下游水位条件影响较大,流量流速受限制,
[0007]存在着耗水量大,集鱼范围小等缺陷。
[0008]2,在公开号CN206173911U中公开了一种增加鱼道进口诱鱼水流的高效节能系统。其通过搭建支撑架支撑输水管连通鱼道进口与大坝主体上的溢洪坝,利用溢洪坝泄水时的
部分水流,通过输水管直接在鱼道进口正上方下泄,以形成所谓地高效诱鱼水流。存在的缺点是其装置结构较为复杂,不仅搭建支撑架和输水管受到工程现场条件限制,最重要的是,其所述溢洪坝的溢流斜面上安装的行为栅栏容易造成溢流斜面发生破坏,严重影响溢洪坝的泄流安全。
[0009]3,在公开号CN204742281U、CN205266675U以及CN206706704U中分别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集运鱼系统的无动力水流诱鱼装置、一种应用于集运鱼系统的射流水流诱鱼装置以及一种应用于集运鱼系统的螺旋式动力扰动水流诱鱼装置。存在的缺点是这三种装置均需安装在集鱼船船体上,集鱼船活动不仅受限与下游河道水位与流量,同时集鱼船造价高昂,运行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技术的目的是公开一种现场水流诱鱼试验设备,可以提高诱鱼效率,包括:网罩,潜水泵,变频器,消防水带,输水管,阀门,喷嘴。
[0011]所述的潜水泵安装在网罩内,潜水泵出水端连接消防水带,消防水带连接输水管,输水管上安装阀门,阀门下游端安装喷嘴;潜水泵上安装变频器。
[0012]水流通过网罩进入潜水泵,然后进入消防水带通过输水管、阀门从喷嘴喷出。
[0013]上述的喷嘴有多个,通过岔管和弯管相互连接;
[0014]上述的网罩通过可伸缩连接杆固定在岸边;
[0015]上述的输水管、阀门、喷嘴通过螺纹相互连接;
[0016]所述网罩为钢丝制成,网罩网格间距为5

8mm,以避免幼鱼被吸入潜水泵。
[0017]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8]1,喷嘴可根据现场需要灵活拆卸,其口径亦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更换;
[0019]2,组装和移动方便,也不会污染水质以影响鱼类;
[0020]3,便于调节流量。
附图说明
[0021]图1本技术整体安装示意图;
[0022]图2本技术多喷嘴联合安装示意图;
[0023]图3本技术网罩示意图;
[0024]图4本技术沿水深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0026]实施例1
[0027]本技术的目的是公开一种现场水流诱鱼试验设备,可以提高诱鱼效率,包括:网罩8,潜水泵7,变频器6,消防水带5,输水管4,阀门3,喷嘴1。
[0028]所述的潜水泵7安装在网罩8内,潜水泵7出水端连接消防水带5,消防水带5连接输水管4,输水管4上安装阀门3,阀门3下游端安装喷嘴1;潜水泵7上安装变频器6。
[0029]水流通过网罩8进入潜水泵7,然后进入消防水带5通过输水管4、阀门3从喷嘴1喷出。
[0030]上述的喷嘴1有多个,通过岔管和弯管相互连接;
[0031]上述的网罩8通过可伸缩连接杆9固定在岸边;
[0032]上述的输水管4、阀门3、喷嘴1通过螺纹相互连接;
[0033]所述网罩8为钢丝制成,网罩8网格间距为5

8mm,以避免幼鱼被吸入潜水泵7。
[0034]图1所示将诱鱼试验装置安装在进鱼口10附近,向河流中喷水。
[0035]实施例2
[0036]本技术的目的是公开一种现场水流诱鱼试验设备,可以提高诱鱼效率,包括:网罩8,潜水泵7,变频器6,消防水带5,输水管4,阀门3,喷嘴1。
[0037]所述的潜水泵7安装在网罩8内,潜水泵7出水端连接消防水带5,消防水带5连接输水管4,输水管4上安装阀门3,阀门3下游端安装喷嘴1;潜水泵7上安装变频器6。
[0038]水流通过网罩8进入潜水泵7,然后进入消防水带5通过输水管4、阀门3从喷嘴1喷出。
[0039]上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场水流诱鱼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罩,潜水泵,变频器,消防水带,输水管,阀门,喷嘴;所述的潜水泵安装在网罩内,潜水泵出水端连接消防水带,消防水带连接输水管,输水管上安装阀门,阀门下游端安装喷嘴;潜水泵上安装变频器;水流通过网罩进入潜水泵,然后进入消防水带通过输水管、阀门从喷嘴喷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刚祝龙唐南波李洪泽王喆王彪陈凯啸尚国秀黄涌增何飞飞胡乔一张郑贤王殊高一菲
申请(专利权)人: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