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视网膜脱落复位术患者的低头位护理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7411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护理桌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视网膜脱落复位术患者的低头位护理桌,包括支撑板和限位杆,所述支撑板底端的四个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活动安装有护理板,根据使用者的需求,需要调节护理板的倾斜角度时,使用者通过扭动手轮,使得螺纹杆进行转动,通过螺纹杆的转动会带动支撑架进行移动,通过支撑架的移动会同时带动两个齿条进行移动,由于两个齿条分别与两个齿轮啮合,通过两个齿条的移动会带动两个齿轮进行转动,使得护理板以两个转杆为转轴进行转动,从而调节了护理板的偏转角度,该护理卓可根据患者的需求来调节护理板的偏转角度,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视网膜脱落复位术患者的低头位护理桌


[0001]本技术涉及护理桌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视网膜脱落复位术患者的低头位护理桌。

技术介绍

[0002]视网膜脱离患者往往需要手术治疗以期达到视网膜复位,而术后视力的恢复除了与视网膜脱离的严重程度、病程长短、手术顺利与否以及患者的全身基本情况有关外,术后的常规护理同样非常重要,特别是患者离院以后,由于缺乏相关专业护理知识,有可能导致视力恢复欠佳、甚至视网膜脱离复发、视力进一步下降。
[0003]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眼科视网膜复位术后护理桌,公开号:CN206252607U,“通过通孔可避免额部、眼眶长时间受压而导致眼部肿痛以及呼吸不畅的发生”,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来调节护理板的偏转角度,降低了使用者的舒适性,因此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视网膜脱落复位术患者的低头位护理桌。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视网膜脱落复位术患者的低头位护理桌,包括支撑板和限位杆,所述支撑板底端的四个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活动安装有护理板,所述护理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护理槽,所述护理槽处设置有防护圈,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转杆、齿条、支撑架和螺纹杆,所述转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转杆分别固定安装在护理板的两侧端部,两个所述转杆分别活动贯穿支撑板的两侧端部,所述支撑板内固定安装有两个轴承一,两个所述转杆分别通过轴承一与支撑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杆上均固定安装有齿轮,所述齿条的数量与齿轮的数量一致。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齿条分别处于两个转杆的下方,并分别与两个齿轮啮合。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为U形状,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板的下方,所述支撑架上端的两侧分别与两个齿条的底端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上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块,所述限位杆的数量与连接块的数量一致,两个所述限位杆均为U形状,两个所述限位杆分别固定安装在支撑板底端的两侧,两个所述限位杆分别活动贯穿两个连接块。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杆贯穿支撑架,并与支撑架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轴承二,所述螺纹杆通过轴承二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手轮。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1]其一,根据使用者的需求,需要调节护理板的倾斜角度时,使用者通过扭动手轮,使得螺纹杆进行转动,通过螺纹杆的转动会带动支撑架进行移动,通过支撑架的移动会同时带动两个齿条进行移动,由于两个齿条分别与两个齿轮啮合,通过两个齿条的移动会带动两个齿轮进行转动,使得护理板以两个转杆为转轴进行转动,从而调节了护理板的偏转角度,该护理卓可根据患者的需求来调节护理板的偏转角度,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性。
[0012]其二,通过螺纹杆转动控制护理板进行转动,能够对护理板调节后的角度进行锁定,不会产生自转的情况,调节更加稳定,提高了该护理卓的实用性,通过两个限位杆分别活动贯穿连接块,对支撑架起到了支撑和限位作用,使得支撑架移动更加稳定,从而使得调节护理板更加稳定,保证了该调节结构的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用于视网膜脱落复位术患者的低头位护理桌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通槽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护理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支撑板;11、支撑杆;12、通槽;2、护理板;21、护理槽;22、防护圈;3、转杆;31、齿轮;32、轴承一;4、齿条;5、支撑架;51、连接块;6、螺纹杆;61、手轮;7、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19]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用于视网膜脱落复位术患者的低头位护理桌,包括支撑板1和限位杆7,支撑板1底端的四个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11,支撑板1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通槽12,通槽12内活动安装有护理板2,护理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护理槽21,护理槽21处设置有防护圈22,支撑板1上设置有调节结构,调节结构包括转杆3、齿条4、支撑架5和螺纹杆6,转杆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转杆3分别固定安装在护理板2的两侧端部,两个转杆3分别活动贯穿支撑板1的两侧端部,支撑板1内固定安装有两个轴承一32,两个转杆3分别通过轴承一32与支撑板1转动连接,两个转杆3上均固定安装有齿轮31,齿条4的数量与齿轮31的数量一致,两个齿条4分别处于两个转杆3的下方,并分别与两个齿轮31啮合,支撑架5为U形状,支撑架5设置在支撑板1的下方,根据使用者的需求,需要调节护理板2的倾斜角度时,使用者通过扭动手轮61,使得螺纹杆6进行转动,通过螺纹杆6的转动会带动支撑架5进行移动,通过支撑架5的移动会同时带动两个齿条4进行移动,由于两个齿条4分别与两个齿轮31啮合,通过两个齿条4的移动会带动两个齿轮31进行转动,使得护理板2以两个转杆3为转轴进行转动,从而调节了护理板2的偏转角度,该护理卓可根据患者的需求来调节护理板2的偏转角度,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性,通过螺纹杆6转动控制护理板2进行转动,能够对护理板
2调节后的角度进行锁定,不会产生自转的情况,调节更加稳定,提高了该护理卓的实用性,通过两个限位杆7分别活动贯穿连接块51,对支撑架5起到了支撑和限位作用,使得支撑架5移动更加稳定,从而使得调节护理板2更加稳定,保证了该调节结构的稳定运行,支撑架5上端的两侧分别与两个齿条4的底端固定连接,支撑架5上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块51,限位杆7的数量与连接块51的数量一致,两个限位杆7均为U形状,两个限位杆7分别固定安装在支撑板1底端的两侧,两个限位杆7分别活动贯穿两个连接块51,螺纹杆6贯穿支撑架5,并与支撑架5螺纹连接,支撑板1上安装有轴承二,螺纹杆6通过轴承二与支撑板1转动连接,螺纹杆6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手轮61。
[0020]使用时,根据使用者的需求,需要调节护理板2的倾斜角度时,使用者通过扭动手轮61,使得螺纹杆6进行转动,通过螺纹杆6的转动会带动支撑架5进行移动,通过支撑架5的移动会同时带动两个齿条4进行移动,由于两个齿条4分别与两个齿轮31啮合,通过两个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视网膜脱落复位术患者的低头位护理桌,包括支撑板(1)和限位杆(7),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底端的四个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板(1)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通槽(12),所述通槽(12)内活动安装有护理板(2),所述护理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护理槽(21),所述护理槽(21)处设置有防护圈(22),所述支撑板(1)上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转杆(3)、齿条(4)、支撑架(5)和螺纹杆(6),所述转杆(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转杆(3)分别固定安装在护理板(2)的两侧端部,两个所述转杆(3)分别活动贯穿支撑板(1)的两侧端部,所述支撑板(1)内固定安装有两个轴承一(32),两个所述转杆(3)分别通过轴承一(32)与支撑板(1)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视网膜脱落复位术患者的低头位护理桌,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杆(3)上均固定安装有齿轮(31),所述齿条(4)的数量与齿轮(31)的数量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视网膜脱落复位术患者的低头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翠红张雪贝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山东施尔明眼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