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的LCP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7061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50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的LCP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对钛酸钡纳米纤维进行表面羟基改性,得到第一改性钛酸钡;对所述第一改性钛酸钡进行氨基改性,得到第二改性碳酸钡;把所述第一改性钛酸钡和第二改性钛酸钡混合于二氯甲烷中,得到混合溶液;把所述混合溶液、硅烷偶联剂和溶致性液晶聚合物进行混合,得到LCP材料;通过对钛酸钡纳米纤维进行羟基和氨基改性,最后和液晶聚合物进行混合,实现引入极性基团的同时达到改善钛酸钡纳米纤维与液晶聚合物的结合性的效果,并利用钛酸钡纳米纤维本身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这一优势,达到改善液晶聚合物的介电常数的目的。聚合物的介电常数的目的。聚合物的介电常数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的LCP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高分子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的LCP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LCP是介于固体结晶和液体之间的中间状态聚合物,其分子排列虽然不像固体晶态那样三维有序,但也不是液体那样无序,而是具有一定的有序性。它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材料,在熔融态时一般呈现液晶性。因其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耐热性能和成型加工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光导纤维、汽车及宇航等领域。
[0003]LCP的介电常数较低,一般为3

5,无法满足大功率高温电容器等储能电子器件的应用要求。提高聚合物的介电常数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聚合物合成过程中对材料结构进行改性,引入强极性的基团,极性基团有羟基、羧基、氨基和腈基等;通过在聚合物结构中引入极性基团提高聚合物材料介电常数的方法实施起来工艺复杂,过程困难,而且所花费的成本较高周期较长,所制备的改性聚合物介电常数改善空间有限。另一种是加入高介电常数的填料,填料包括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以及导电石墨烯填料。在聚合物中加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的LCP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对钛酸钡纳米纤维进行表面羟基改性,得到第一改性钛酸钡;对所述第一改性钛酸钡进行氨基改性,得到第二改性碳酸钡;把所述第一改性钛酸钡和第二改性钛酸钡混合于二氯甲烷中,得到混合溶液;把所述混合溶液、硅烷偶联剂和溶致性液晶聚合物进行混合,得到LCP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的LCP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钛酸钡纳米纤维进行表面羟基改性,得到第一改性钛酸钡,具体包括:把钛酸钡纳米纤维和双氧水进行反应,以对钛酸钡纳米纤维进行表面羟基改性,得到第一改性钛酸钡。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的LCP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酸钡纳米纤维的直径为50

200nm;和/或所述钛酸钡纳米纤维的长径比为5

5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的LCP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氧水的质量浓度为20%

50%。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的LCP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酸钡纳米纤维和双氧水的用量关系满足:每100ml的双氧水溶液加入3

6g的钛酸钡纳米纤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的LCP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改性钛酸钡进行氨基改性,得到第二改性碳酸钡,具体包括:把所述第一改性钛酸钡分散于甲苯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宝于冉徐良乐泽伟陈荣强张建邵彩萍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清研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