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宣肺止嗽合剂及其做为抗慢阻肺药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699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宣肺止嗽合剂及其做为抗肺癌药的应用,宣肺止嗽合剂处方为:荆芥50g、前胡50g、桔梗50g、蜜百部50g、蜜紫菀50g、陈皮42g、鱼腥草75g、薄荷42g、罂粟壳50g、蜜甘草42g,其制备方法为,将荆芥、前胡、蜜紫菀、陈皮和薄荷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备用,分取水煎液,药渣加水煎煮1小时,滤过,合并水煎液,备用;其余五味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水煎液合并,浓缩成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搅匀,放置12小时,取上清液,余液经高速离心分取液体与上清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至温度为50℃下相对密度为1.17~1.22g/mL(50℃)的清膏,加入挥发油,加蔗糖200g,加水至近全量,搅匀,加苯甲酸钠2g,用水调整总量至1000ml,搅匀,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药品对西医诊断为慢阻肺的患者伴有的咳嗽有治疗效果。有治疗效果。有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宣肺止嗽合剂及其做为抗慢阻肺药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具体为一种宣肺止嗽合剂及其做为抗慢阻肺药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宣肺止嗽合剂整体上市后再评价研究有所欠缺,尤其在循证医学证据积累方面,存在相关适应症临床研究较少,学术论文质量较低等问题,没有相应适应症临床专家用药共识及临床用药指南推荐用药,不利于临床专家对产品安全性评价。
[0003]本专利通过实际收集的临床数据分析及临床应用,可以证明宣肺止嗽合剂对慢阻肺患者伴有的咳嗽有治疗效果,比如:西地那非,最初是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结果后来发现即用于治疗性功能障碍,也治疗肺动脉高压,缓解高原反应。
[0004]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与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全球40岁以上发病率已高达9%~10%。
[000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脏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性反应增强有关。
[0006]其症状主要有以下几个:
[0007](1)慢性咳嗽,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随病程发展可终身不愈,常晨间咳嗽明显,夜间有阵咳或排痰。当气道严重阻塞,通常仅有呼吸困难而不表现出咳嗽。
[0008](2)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
[0009](3)气短或呼吸困难,慢性阻性肺疾病的主要症状,早期在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生活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但由于个体差异常,部分人可耐受。
[0010](4)喘息和胸闷,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或急性加重时出现的。
[0011](5)其他如疲乏、消瘦、焦虑等常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严重时出现,但并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典型表现。
[0012]所以如果能够有效的止咳祛痰,就能够有效的减缓病人的病情。

技术实现思路

[001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宣肺止嗽合剂及其做为抗慢阻肺药的应用,通过宣肺止嗽合剂3000例(需要提供)真实世界安全性再评价回顾性研究发现,宣肺止嗽合剂对西医诊断为慢阻肺的患者伴有的咳嗽有治疗效果,其咳嗽症状消失率为39.39%;咯痰症状消失率为75.86%;咽痒症状消失率为100.0%。
[0014]一种宣肺止嗽合剂,其组成为:荆芥50g、前胡50g、桔梗50g、蜜百部50g、蜜紫菀50g、陈皮42g、鱼腥草75g、薄荷42g、蜜罂粟壳50g、蜜甘草42g。
[0015]其制备方法为:准备荆芥、前胡、桔梗、蜜百部、蜜紫菀、陈皮、鱼腥草、薄荷、蜜罂粟壳和蜜甘草共计十味原料,将荆芥、前胡、蜜蜜紫菀、陈皮和薄荷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备用,分取水煎液,药渣加水煎煮1小时,滤过,合并水煎液,备用;其余五味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水煎液合并,浓缩成温度为50℃下相对密度为1.17~1.22g/mL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搅匀,放置12小时,取上清液,余液经高速离心分取液体与上清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至温度为50℃下相对密度为1.17~1.22g/mL的清膏,加入挥发油,加蔗糖200g,加水至近全量,搅匀,加苯甲酸钠2g,用水调整总量至1000ml,搅匀,即得。
[0016]所述其使用方法为口服,每次20毫升,一日3次。
[0017]宣肺止嗽合剂在制备治疗慢阻肺中的应用。
[0018]宣肺止嗽合剂治疗咳嗽的机理:
[0019]风为六淫之首,百病之长,风性轻扬,易袭阳位,多犯上焦,故《素问
·
太阴阳明论》说“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伤于风者,上先受之”。肺处胸中,位于上焦,上连气道,喉为其系,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内为五脏之华盖。主气、司呼吸,主宣发与肃降,不耐寒热,故称“娇脏”,易受外邪侵袭而为病。风邪犯肺,肺气不宣,清肃失司,肺窍不利,气机不畅,故见咳嗽咽痒,鼻塞流涕,恶寒发热,胸膈满闷,喘息咯痰等症状。苔薄,脉浮均为风邪在表之征。本方以荆芥、桔梗、薄荷、陈皮疏风宣肺,化痰利咽;蜜紫菀、蜜百部润肺止咳化痰;加入前胡一味,辛散苦泄,宣降兼备,既能宣散肺之郁闭之气,又能降上逆之肺气,化停于肺之痰浊,而收止咳之效果。并于桔梗合用,一升一降,使肺得宣肃,气机升降自如,而咳嗽自止。鱼腥草味辛,性微寒,主入肺经。辛以行散,长于散肺郁结之气而止咳;微寒清热,善清肺热而止嗽,使肺气得宣,肺热得清,痰浊得化,气机条畅而咳嗽自平。配伍蜜罂粟壳,功效有三:

具有敛肺镇咳之功,能起到急则治标,缓解症状的作用;

本品酸、涩,取其收敛肺气之能以防久咳而肺气耗散之偏;

可防止荆芥、桔梗、薄荷诸药发散太过,耗伤肺气。蜜甘草调和诸药,与桔梗相合,更能清利咽喉。诸药合用,共奏疏风宣肺,止咳化痰之功,全方“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
[0020]现代研究表明:荆芥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喉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炭疽杆菌、乙型链球菌、伤寒杆菌、人型结核杆菌等也有一定抑制作用,煎剂及乙醇浸剂能直接松弛豚鼠支气管平滑肌。桔梗的祛痰作用主要是对口腔、咽喉部位粘膜的直接刺激,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分泌亢进,从而使痰液稀释,宜于排出。桔梗还有镇咳作用,有增强抗炎和免疫作用。蜜紫菀水煎剂、苯、甲醇提取物均有祛痰作用。从根与根茎提取物中分离出的结晶之一有止咳作用。体外实验表明,蜜紫菀对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等有一定抑制作用。蜜百部善能降气止咳,为肺家要药。《本草正义》认为“凡嗽无不宜之”。现代药理研究证蜜百部所含生物碱能对抗组织胺对气管的致痉作用,能降低呼吸中枢兴奋性,抑制咳嗽反射,而奏止咳之效。体外试验对人型结核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白喉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陈皮所含挥发油有刺激性祛痰作用。前胡有祛痰作用,能显著增加呼吸道粘液分泌,且时间较长。现代研究证明鱼腥草多种制剂对于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等均有较好疗效。所含鱼腥草素能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伤寒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蜜罂粟壳含有吗啡、那可汀、可待因、罂粟碱等,吗啡对呼吸中枢及咳嗽中枢均有抑制作用,那可汀、可待
因均有镇咳作用。
[0021]使用本药品的注意事项如下: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3、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患者出现咳嗽时应去医院就诊。4、糖尿病严重者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5、尚未有孕妇、儿童临床应用的研究资料。哺乳期妇女、年来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6、服药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宣肺止嗽合剂,其组成为:荆芥50g、前胡50g、桔梗50g、蜜百部50g、蜜紫菀50g、陈皮42g、鱼腥草75g、薄荷42g、蜜罂粟壳50g、蜜甘草42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宣肺止嗽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制备方法为:准备荆芥、前胡、桔梗、蜜百部、蜜紫菀、陈皮、鱼腥草、薄荷、蜜罂粟壳和蜜甘草共计十味原料,将荆芥、前胡、蜜紫菀、陈皮和薄荷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备用,分取水煎液,药渣加水煎煮1小时,滤过,合并水煎液,备用;其余五味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水煎液合并,浓缩成温度为50℃下相对密度为1.17~1.22g/m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宁宋敏平宋月红钱双喜魏军锋陈双明严智林梁颖王克雄赵华普张光亮李珺飞王明宏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普安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