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风寒咳嗽的巴布剂穴位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02901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风寒咳嗽的巴布剂穴位贴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贴剂技术领域;巴布剂穴位贴包括无纺布基底材料和涂布在无纺布基底材料上的半固体药膏,半固体药膏包括中药膏体和巴布剂基质膏体;中药膏体包括由配方方组原药材提取的挥发油和浸膏,配方方组原药材包括麻黄、杏仁、桔梗、百部、甘草,各原药材用量的质量比为麻黄:杏仁:桔梗:百部:甘草=0.2~3∶0.2~3∶0.2~3∶0.2~3∶0.2~3。本发明专利技术治疗小儿风寒咳嗽的巴布剂穴位贴相比传统贴膏载药量大,药物渗透强,效果好,特别适合婴幼儿患者使用;能改善服药的依从性,同时对皮肤刺激小,易于保存,其运输、储存、使用和携带较为方便。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小儿风寒咳嗽的巴布剂穴位贴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风寒咳嗽的穴位贴,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小儿风寒咳嗽的巴布剂穴位贴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贴剂


技术介绍

[0002]三拗汤合止嗽散由《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之三拗汤和清代名医程钟龄《医学心悟》中的止嗽散合方组成。三拗汤具有良好的宣肺解表功能,主治外感风寒而引起鼻塞身重、头痛、咳喘痰多之症;止嗽散具有止咳化痰、疏表宣肺之功,用治风邪犯肺所致之咳嗽咽痒。方中以麻黄、杏仁宣肺平喘止咳;防风、荆芥发汗解表,疏风散寒;桔梗、白前、紫菀、百部祛痰镇咳,其中桔梗提肺气,白前、紫菀、百部降肺气,一升一降,利肺气,止咳喘。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之功,全方有升有降,有散有收,温而不燥。对感冒后咳嗽无论新久,表邪未尽,气急、咽痒而咯痰不畅,辨证属风寒袭肺者,均可取得良好疗效。
[0003]婴幼儿由于依从性差,在临床中口服中药由于给药困难,严重影响疗效,给患者家属和临床工作者带来困扰。因此,在不大幅降低临床疗效的情况下,将口服制剂转化成外用贴剂更能适应于婴幼儿群体的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小儿风寒咳嗽的巴布剂穴位贴,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纺布基底材料和涂布在无纺布基底材料上的半固体药膏,半固体药膏包括中药膏体和巴布剂基质膏体;中药膏体包括由配方方组原药材提取的挥发油和浸膏,配方方组原药材包括麻黄、杏仁、桔梗、百部、甘草,各原药材用量的质量比为麻黄:杏仁:桔梗:百部:甘草=0.2~3∶0.2~3∶0.2~3∶0.2~3∶0.2~3;巴布剂基质膏体的辅料包括:A组分的二氧化硅、亚磷酸、硫酸铝钾、明胶,B组分的聚丙烯酸钠、丙二醇,C组分的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薄荷脑,还包括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小儿风寒咳嗽的巴布剂穴位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方组中各原药材用量的较佳质量比为麻黄:杏仁:桔梗:百部:甘草=0.5∶1∶1∶1∶0.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小儿风寒咳嗽的巴布剂穴位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巴布剂基质膏体的各辅料用量的较佳质量比为聚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二氧化硅:亚磷酸:硫酸铝钾:明胶:丙二醇:薄荷脑:水=2~10∶2~10∶1~6∶6~18∶0.1~1∶0.1~0.8∶2~10∶2~10∶0.1~1∶30~60;更佳质量比为聚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二氧化硅:亚磷酸:硫酸铝钾:明胶:丙二醇:薄荷脑:水=5∶2.5∶1.5∶10∶0.3∶0.15∶4∶10∶0.15∶50。4.根据上述任一权利要求中所述的一种治疗小儿风寒咳嗽的巴布剂穴位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质量比分别称取配方方组中的各原药材,加水后浸泡1~4h,用水蒸气蒸馏法蒸馏1~5h后,提取挥发油;其中水的用量为各原药材总质量的6~20倍;S2、将上述步骤S1中经蒸馏法提取挥发性提取物后剩下的药材进行过滤,过滤出的药液备用,过滤得到的药渣加水提取1~3次,提取0.5~3h后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和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山青李心雨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合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