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廊近距离下穿现状构筑物的顶推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6806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廊近距离下穿现状构筑物的顶推施工方法,包括S1.开挖始发基坑;S2.将管廊划分为始发基坑段、顶推段与接收基坑段;在始发基坑底部浇筑滑板,在滑板顶部现浇顶推段,并安装钢刃脚;浇筑套拱,并施打超前管棚;S3.在套拱范围内与超前管棚支护下朝现状构筑物方向顶进顶推段,并开挖钢刃脚范围内土体,将顶推段顶推到位。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管廊与现状构筑物间距较小的情况下,通过套拱与超前管棚支护,并采用顶推工艺,使管廊穿越现状构筑物下方土体,以完成管廊在现状构筑物下方的布设,施工过程中可避免现状构筑物的破除与再恢复,缩短施工工期,节约工程造价。节约工程造价。节约工程造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廊近距离下穿现状构筑物的顶推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管廊近距离下穿现状构筑物的顶推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综合管廊即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通常是指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0003]目前,综合管廊一般采用明挖施工工艺布设在市政道路下方,局部段落管廊在下穿排水箱涵、人行地道、下穿通道等现状地下建、构筑物时,需要先破除现状构筑物,待管廊施工之后再进行恢复,不但影响了现状构筑物的正常使用,还会延长项目的施工工期、浪费工程造价。尽管当前可采用浅埋暗挖法、顶管法代替明挖法使管廊下穿现状构筑物,但是浅埋暗挖法开挖和支护的工序复杂,而顶管法需与现状构筑物保持较大的净距,导致管廊纵断埋深加大,引起工程造价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廊近距离下穿现状构筑物的顶推施工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廊近距离下穿现状构筑物的顶推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S1.在现状构筑物一侧开挖始发基坑;S2.将管廊划分为始发基坑段、顶推段与接收基坑段;在所述始发基坑的内侧底部浇筑供顶推段滑行的滑板,滑板浇筑完成之后,在滑板顶部现浇顶推段,并在所述顶推段朝向现状构筑物的前端上安装钢刃脚;在所述始发基坑内部靠近现状构筑物的一侧浇筑套拱,并朝现状构筑物方向施工超前管棚;S3.在套拱范围内与超前管棚支护下朝现状构筑物方向顶推所述顶推段,并开挖钢刃脚范围内土体,使所述顶推段穿越现状构筑物下方土体被顶推到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廊近距离下穿现状构筑物的顶推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还包括:在所述滑板底部设置锚梁,顶部设置多个导向墩,所述导向墩分别设置在顶推段两侧并且呈直线状排列,用于引导顶推段的滑行方向;在所述始发基坑内部背离现状构筑物并且与钢刃脚相对的一侧面设置后背梁;在浇筑滑板之前,于始发基坑底部放样出锚梁的位置并刻出锚梁槽,之后绑扎钢筋并将所述锚梁、滑板、导向墩与后背梁一次整体式浇筑成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廊近距离下穿现状构筑物的顶推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还包括:在顶推段与后背梁之间设置千斤顶、传力柱与横梁,所述传力柱间隔排列设置在滑板顶部,且长度方向与顶推方向一致,所述传力柱一端顶住后背梁,另一端通过千斤顶顶住顶推段的后端,所述横梁固定连接各传力柱,并且与传力柱相互垂直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廊近距离下穿现状构筑物的顶推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还包括:在滑板浇筑完成之后,于滑板顶端面上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一层1:2水泥砂浆抹面、两层油毛毡、一层黄油、一层石蜡以及一层1:2水泥砂浆抹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廊近距离下穿现状构筑物的顶推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还包括:在所述顶推段达到设计强度之后,于顶推段内外两侧均匀刷上防水涂料,所述防水涂料为水泥基结晶渗透型防水涂料并且涂刷两遍。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廊近距离下穿现状构筑物的顶推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包括:S11.平整场地,施打第一基坑灌注桩与第一高压旋喷桩形成止水帷幕;S12.下挖土体,之后设置基坑冠梁,并在基坑冠梁位置处水平设置第一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伟叶其彬黄福祥张一龙吴海泉邹明阳郑志洪林剑陈大汉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