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纯偏钒酸铵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6254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纯偏钒酸铵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纯偏钒酸铵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稀硫酸和/或稀盐酸中加入钒氧化物,搅拌升温至60~95℃;步骤2待钒氧化物完全溶清后,将溶液降温至20~50℃,向溶液中加入氨水,调节溶液pH=7~9;步骤3向溶液中加入氧化剂氧化,氧化过程补氨水保持溶液pH=7~9,待溶液变为淡黄色或无色,搅拌反应1h,过滤得高纯偏钒酸铵。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流程短、钒收率高和产量高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高纯偏钒酸铵纯度高,各项杂质元素均小于30ppm,能用于高纯钒、钒离子电池及钒酸钇等材料的生产,为尖端钒材料提供了原料的选择。为尖端钒材料提供了原料的选择。为尖端钒材料提供了原料的选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纯偏钒酸铵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偏钒酸铵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高纯偏钒酸铵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中国专利CN103708553A公开了一种提升工业级偏钒酸铵品质的方法,主要过程包括:将工业级偏钒酸铵在常温下溶于2~10wt%氨水中,搅拌的同时加入硫酸铵,得到的料液以2~4倍柱体积/小时的速率通过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得到的料液升温至40~60℃,加入氯化铵,搅拌至氯化铵溶解,降温至0~5℃,析出的晶体经过滤、洗涤、20~30℃的条件下通风干燥,得到品质提升的偏钒酸铵。上述技术方案存在如下问题:1、采用氨水溶解偏钒酸铵且溶液是强碱条件,溶液中氨气会不断挥发,操作环境恶劣,且料液升温至40~60℃过程,氨水也会不断分解成氨气;2、该技术方案在提纯过程分别加入了硫酸铵和氯化铵,废水中会残留大量的硫酸根和氯离子,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0003]中国专利CN109437299A公开了一种工业级偏钒酸铵的提纯方法,主要过程包括:将工业级偏钒酸铵加热水溶解,再加入硫化铵硫化一定时间,调整溶液pH值至3.0

3.5,反应20

50min,过滤得到1号滤液;将1号滤液加热,并加入一定量的亚铁盐还原高价态的铬,反应20

120min,加入磷酸盐,再调整溶液pH值至7.5

8.0,反应20

40min,过滤得到2号滤液;将2号滤液加热后加入双氧水,氧残余的Fe
2+
,反应20r/>‑
40min,然后加入一定量的铝盐,调整溶液pH值至7.5

8.0,反应40

150min,过滤得到3号滤液;将3号滤液中温结晶、洗涤、干燥后即得到高纯偏钒酸铵产品。上述技术方案存在如下问题:1、工艺复杂且流程长,不适合广泛应用。2、提纯过程引入较多辅料,如硫化铵、亚铁盐、磷酸盐、双氧水及铝盐,辅料会有一定残留,影响偏钒酸铵的纯度。3、亚铁盐、磷酸盐及铝盐除杂过程会产生固体沉淀,沉淀会夹带大量的钒,影响钒的收率。
[0004]冷却结晶法生产高纯AMV,该方法使用热水完全溶解AMV,冷却后加入铵盐结晶AMV,该方法存在产量低,废水量大等缺点。
[0005]传统高纯AMV的生产方法不同程度的存在工艺复杂、流程长、钒收率低、产量低和废水量大的问题,亟待一种快速、高效的高纯偏钒酸铵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传统偏钒酸铵制备工艺复杂、流程长、钒收率低、产量低和废水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高纯偏钒酸铵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流程短、钒收率高和产量大的优点;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高纯偏钒酸铵纯度高,各项杂质元素均小于30ppm,能用于高纯钒、钒离子电池及钒酸钇等材料的生产,为尖端钒材料提供了原料的选择。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纯偏钒酸铵(AMV)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1在稀硫酸和/或稀盐酸中加入钒氧化物,搅拌升温至60~95℃;
[0009]步骤2待钒氧化物完全溶清后,将溶液降温至20~50℃,向溶液中加入氨水,调节溶液pH=7~9;
[0010]步骤3向溶液中加入氧化剂氧化,氧化过程补氨水保持溶液pH=7~9,待溶液变为淡黄色或无色,搅拌反应1~2h,过滤、洗涤得高纯偏钒酸铵。
[0011]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稀硫酸和稀盐酸总浓度为1.6~2mol/L,优选为1.8~2mol/L。
[0012]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钒氧化物为五氧化二钒、四氧化二钒、三氧化二钒和二氧化钒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0013]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钒氧化物加入量满足以下条件:Cl离子和S离子之和:V=1~1.2(摩尔比)。
[0014]进一步地,步骤1搅拌升温至80℃~95℃。
[0015]进一步地,步骤2将溶液降温至30~40℃。
[0016]进一步地,步骤2中氨水的浓度为13~20%wt。
[0017]进一步地,步骤2调节溶液pH=8~9。
[0018]进一步地,步骤3所述氧化剂为双氧水、过氧乙酸、重铬酸钠、高锰酸钾、过硫酸钠、过硫酸铵、次氯酸钠、过硼酸钠、过硼酸钾、氧气和氯气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0019]进一步地,步骤3所述氧化剂的加入量为80~120g/L,优选为100~120g/L。
[0020]进一步地,步骤3搅拌反应时间为1~1.5h。
[0021]进一步地,步骤3所述氧化过程补氨水保持溶液pH=8~9。
[0022]本专利技术反应原理如下:用硫酸和/或盐酸溶解氧化钒变为低价钒离子;加入氨水与低价钒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钒沉淀;碱性条件下,并在氧化剂的氧化作用下,氢氧化钒沉淀逐渐溶解,变成可溶性的偏钒酸根离子VO3‑
,VO3‑
与溶液中NH
4+
结合,生成高纯NH4VO3偏钒酸铵固体。
[002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还公开了一种高纯偏钒酸铵,采用上述方法制备而成。
[0024]进一步地,所述高纯偏钒酸铵中各项杂质元素均低于30ppm,总杂质含量低于200ppm。
[0025]本专利技术一种高纯偏钒酸铵AMV的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该方法制备的偏钒酸铵纯度极高,相较于常规冷却结晶方法,产量大,废水量少,AMV纯度高,杂质含量低。相比传统碱溶方法,不产生含钠盐废水,可摆脱钠盐的影响,洗水量少,AMV纯度高,杂质含量低。
[0026]1)本专利技术使用酸溶钒氧化物,有别于常规高纯钒的制备方法,未使用碱溶加铵盐的方法,使高纯偏钒酸铵的制备成本大大降低,且无碱金属离子废水产生,洗水量大幅减少。
[0027]2)本专利技术高纯偏钒酸铵制备工艺简单,流程短,适用于工业化推广;
[0028]3)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高纯偏钒酸中各项杂质元素均低于30ppm,能用于高纯钒、钒离子电池及钒酸钇等材料的生产,为尖端钒材料提供了原料的选择。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高纯偏钒酸铵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31]实施例1
[003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高纯偏钒酸铵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步骤1将硫酸加水稀释至2mol/L,稀硫酸体积500mL,加入60g四氧化二钒和12g三氧化二钒,搅拌升温至85℃;
[0034]步骤2待钒氧化物完全溶清后,将溶液降温至30℃,向溶液中加入350ml16%氨水,调节溶液pH=8.0;
[0035]步骤3向溶液中加入50g 25%双氧水氧化,氧化过程补氨水保持溶液pH=8.0,待溶液变为淡黄色,搅拌反应1h,过滤、洗涤得高纯AMV。
[0036]表1.高纯AMV杂质元素检测数据汇总
[0037]名称V2O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纯偏钒酸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稀硫酸和/或稀盐酸中加入钒氧化物,搅拌升温至60~95℃;步骤2待钒氧化物完全溶清后,将溶液降温至20~50℃,向溶液中加入氨水,调节溶液pH=7~9;步骤3向溶液中加入氧化剂氧化,氧化过程补氨水保持溶液pH=7~9,待溶液变为淡黄色或无色,搅拌反应1~2h,过滤、洗涤得高纯偏钒酸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纯偏钒酸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稀硫酸和稀盐酸总浓度为1.6~2mol/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纯偏钒酸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钒氧化物为五氧化二钒、四氧化二钒、三氧化二钒和二氧化钒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纯偏钒酸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钒氧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洪殷源关长睿阎成友尚俊龙顾文魁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融科储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