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通气的三自由度虚拟飞行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5646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通气的三自由度虚拟飞行试验装置,属于风洞专用试验设备领域,解决了模型区的气流流动受到供气管路影响的问题。包括出气软管、出气旋转接头、接头固定座、模型安装座、滚转轴座、通气硬管、通气轴、滚转编码器、滚转制动器、滚转角度轴、偏航轴座、偏航编码器、偏航制动器、进气旋转接头、支杆、俯仰编码器、俯仰制动器、俯仰轴和L型通气旋转接头,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高压气流由外部气源端经偏航轴方向流入俯仰轴方向,再流入滚转轴方向,最后从出气软管流出,在自由旋转过程中为模型提供稳定的高压气流,各编码器及制动器均安装在各自角度轴上,实时反馈装置的转动角度并能够对转动角度进行制动与解锁,大幅提高试验精度与试验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通气的三自由度虚拟飞行试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风洞试验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通气的三自由度虚拟飞行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风洞虚拟飞行试验是飞行器操稳特性评估的重要手段,风洞虚拟飞行试验利用三自由度支撑装置实现飞行器模型绕俯仰、滚转、偏航三个自由度的自由运动。随着先进飞行器的发展,对风洞虚拟飞行试验的模拟能力和真实度提出了新的需求,需要将高压气体供入到虚拟飞行试验模型内,使虚拟飞行试验模型具备验证推力矢量和射流控制等先进控制措施的能力。现有的三自由度虚拟飞行试验机构不具备高压供气的条件,因此目前广泛采取的高压气供气方案为外置式,即在虚拟飞行试验模型背部设置与外部的高压管路连接的接口,这样的方式使得飞行试验模型区的气流流动特性受到高压供气管路的影响,同时模型背部接口及外部高压管路限制了三自由度虚拟飞行试验装置运动角度范围,降低了模型运动特性模拟的真实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通气的三自由度虚拟飞行试验装置,解决了飞行试验模型区的气流流动特性受到高压供气管路影响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通气的三自由度虚拟飞行试验装置,包括出气软管(1)、出气旋转接头(2)、接头固定座(3)、模型安装座(5)、滚转轴座(7)、通气硬管(10)、通气轴、滚转编码器(13)、滚转制动器(15)、滚转角度轴(16)、偏航轴座(18)、偏航编码器(23)、偏航制动器(24)、进气旋转接头(25)、进气软管(28)、过渡支杆(20)、支杆(29)、俯仰编码器(30)、俯仰制动器(33)、俯仰轴(34)和L型通气旋转接头(3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气软管(1)布置在飞行器模型内侧并与飞行器模型位置相对固定,出气旋转接头(2)通过接头固定座(3)固定在前堵盖(4)外侧的内孔中,前堵盖(4)与模型安装座(5)的前内孔(51)的外侧端面固定连接;前低阻尼滚转轴承(6)的内圈套在所述的前堵盖(4)的轴颈上,所述的滚转轴座(7)的前端转动圈(71)安装在所述的前低阻尼滚转轴承(6)的外圈上;后低阻尼滚转轴承(39)的内圈套在所述的后堵盖(17)的轴颈上,所述的滚转轴座(7)的后端转动圈(72)安装在所述的后低阻尼滚转轴承(39)的外圈上,所述的滚转角度轴(16)的前端穿过后堵盖(17)的中心孔,所述的滚转角度轴(16)的后端与后堵盖(17)的外侧端面固定连接,后堵盖(17)与模型安装座(5)的后内孔(52)的外侧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的滚转轴座(7)的滚转轴线与模型安装座(5)的滚转轴线重合,所述的飞行器模型安装在所述的模型安装座(5)上,从而实现飞行器模型的自由滚转运动;所述的滚转制动器(15)的内部的制动孔套在滚转角度轴(16)上,所述的滚转制动器(15)与滚转轴座(7)的后端转动圈(72)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的滚转编码器(13) 通过滚转编码器安装座(14)固定在滚转轴座(7)的后端,滚转编码器(13)的内圈套在滚转角度轴(16)的另外一端上,所述的滚转编码器(13)对飞行器模型的滚转角度进行实时反馈,所述的滚转制动器(15)能够对飞行器模型的滚转角度进行制动与解锁;所述的通气轴包括一体结构的俯仰轴座(12)和偏航轴(41),所述的俯仰轴座(12)位于偏航轴(41)的上端,所述的俯仰轴座(12)和偏航轴(41)的过渡处设置有凸台结构,所述的俯仰轴座(12)的中心轴和偏航轴(41)的中心轴互相垂直且相交;所述的俯仰轴座(12)的左侧内孔侧壁与左侧低阻尼俯仰轴承(35)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的俯仰轴座(12)的右侧内孔侧壁与右侧低阻尼俯仰轴承(40)的外圈固定连接,左堵盖(32)和右堵盖(37)均开有中心孔,所述的左堵盖(32)与左侧低阻尼俯仰轴承(35)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的右堵盖(37)与右侧低阻尼俯仰轴承(40)的内圈固定连接,滚转轴座(7)的左转动圈(73)套在左堵盖(32)上与其固定连接,滚转轴座(7)的右侧转动圈(74)套在右堵盖(37)上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的俯仰轴(34)的一端穿过左堵盖(32)的中心孔与俯仰轴座(12)的左侧端面中心固定连接,所述的俯仰轴座(12)的俯仰轴线、滚转轴座(7)的俯仰轴线及模型安装座(5)的俯仰轴线重合,从而实现飞行器模型的自由俯仰运动;所述的俯仰制动器(33)的侧面与左堵盖(32)的内孔凸台固定连接,所述的俯仰制动器(33)的制动孔套在所述的俯仰轴(34)上,能够根据试验需求对飞行器模型的俯仰角度进行制动与解锁;所述的俯仰编码器(30)通过俯仰编码器安装座(31)与左堵盖(32)外侧端面固定连接,俯仰编码器(30)的内圈套在俯仰轴(34)的另外一端上,所述的俯仰编码器(30)对飞行器模型的俯仰角度进行实时反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伟强卜忱沈彦杰冯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