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京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伤口敷料的压敏性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5458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伤口敷料的压敏性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压敏性纳米纤维膜通过将导热性材料与压敏材料混入聚合物溶液中进行静电纺丝制备而成。结果证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伤口敷料的压敏性纳米纤维膜存在压电效应,同时也能够贴合在小鼠全层伤口处不脱落(5d),并能有效地促进小鼠伤口愈合。并能有效地促进小鼠伤口愈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伤口敷料的压敏性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伤口敷料的压敏性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由于机械损伤或恶性肿瘤或烧伤烫伤等引发的皮肤创伤的发病率愈来愈高,创伤及其引起的皮肤感染等问题越来越多,皮肤创面的修复已成为创伤修复领域的重大医学问题。
[0003]静电纺丝因其简单、成本效益和能够制备模拟皮肤细胞外基质形态特征的纳米纤维结构而吸引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非对称纳米纤维膜具有的特殊特性和与天然皮肤的高度相似性,使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些膜由于其模仿表皮和真皮皮肤层的固有能力,已经成为理想的伤口敷料,它们在伤口愈合应用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非对称纳米纤维膜伤口敷料的目的是模拟皮肤结构,外部的致密层保护伤口部位、避免外源细菌的侵袭和提供机械支撑,内部的多孔层用于贴合伤口部位,有利于吸收伤口渗出液,促进细胞迁。移、粘附和增殖,并提供润湿的环境。
[0004]常见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例如聚乳酸PLA,聚乙烯醇PLGA等都可用作伤口敷料,然而常见的纳米纤维膜具有易脱落以及促进伤口愈合效率有限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常见纳米纤维膜易脱落以及促进伤口愈合效率有限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伤口敷料的压敏性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压敏性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聚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导热性材料以及压敏性材料搅拌均匀后,将溶液吸入干燥的注射器,并固定到微量注射泵的卡槽中。设置电纺参数后,以固定在铜板上的铝箔为接收端,得到纤维膜。
[0007]进一步的,所述聚合物包括但不限于聚乳酸、聚己内酯、聚乙烯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聚羟基乙酸、聚乳酸与聚乙二醇共聚物、壳聚糖、丝素蛋白、明胶中的一种或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0008]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碳纳米管、石墨烯、氧化石墨烯、(铜、银等金属)纳米颗粒中的一种或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0009]进一步的,所述压敏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钛酸钡。
[0010]进一步的,所述有机溶剂包括但不限于三氯甲烷、二氯甲烷、二甲亚砜、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丙酮、六氟异丙醇、三氟乙醇、甲醇、乙醇、异丙醇等溶剂中的一种或混合溶剂。
[0011]进一步的,所述聚合物与导热材料的比例为100∶(1~20)。
[0012]进一步的,所述聚合物与压敏性材料的比例为100∶(1~20)。
[0013]进一步的,所述电纺参数为推进速度40~70μL/min,外加电压15~22kV,针头与接收板距离14~20cm。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方法制备的压敏性纳米纤维膜,在受到808nm或1064nm激光器的照射后,会将光能转换成热能,从而使得自身温度上升,直至融化(温度约为70摄氏度)贴合在创面,且能长久的贴合创面达至少5天。
[0016]2、本方法制备的压敏性纳米纤维膜,在受到低强度的超声后,会触发压敏性材料(钛酸钡)的压电效应,促进压电界面处电荷载流子的分离和迁移,从而进一步有效地增加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活性氧(ROS)。由于ROS生成效率高,钛酸钡作为声敏剂对细菌表现出很高的抗菌效率。此外,有研究表明,声动力学过程还促进成纤维细胞迁移,这有助于小鼠的皮肤伤口愈合。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实施例1中PLA/MnO2/BaTiO3(0.5%)纤维形貌。
[0018]图2为实施例2中PLA/MnO2/BaTiO3(0.5%)纤维在808nm激光照射下升温曲线。
[0019]图3为实施例3中PLA/MnO2/BaTiO3(0.5%)纤维在808nm激光照射融化后在猪皮表面贴合时间。
[0020]图4为实施例4中PLA/MnO2/BaTiO3(0.5%)纤维在受到低强度超声时,在小鼠全层伤口处的应用。
[0021]图5为实施例5中PLA/MnO2/BaTiO3(0.5%)纤维在808nm激光照射融化后在小鼠全层伤口处的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受其限制。
[0023]实施例1
[0024]聚乳酸(PLA,12%w/v)溶于二氯甲烷与三氟乙醇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加入二氧化锰(MnO2,占PLA质量的0.5%)以及钛酸钡(BaTiO3,占PLA质量的0.5%)将溶液吸入干燥的注射器,并固定到微量注射泵的卡槽中,推进速度40μL/min,外加电压15kV,针头与接收板距离20cm。以固定在铜板上的铝箔为接受端,得到纤维膜。纤维形貌如图1所示。
[0025]实施例2
[0026]聚乳酸(PLA,12%w/v)溶于二氯甲烷与三氟乙醇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加入二氧化锰(MnO2,占PLA质量的0.5%)以及钛酸钡(BaTiO3,占PLA质量的0.5%)将溶液吸入干燥的注射器,并固定到微量注射泵的卡槽中,推进速度50μL/min,外加电压15kV,针头与接收板距离15cm。以固定在铜板上的铝箔为接受端,得到纤维膜。采用808nm激光照射纤维样品后,纤维升温曲线如图2所示。
[0027]实施例3
[0028]聚乳酸(PLA,12%w/v)溶于二氯甲烷与三氟乙醇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加入二氧化锰(MnO2,占PLA质量的0.5%)以及钛酸钡(BaTiO3,占PLA质量的0.5%)将溶液吸入干燥的注射器,并固定到微量注射泵的卡槽中,推进速度50μL/min,外加电压15kV,针头与接收板距离15cm。以固定在铜板上的铝箔为接受端,得到纤维膜。将纤维膜贴合在猪皮上,采
用808nm激光照射纤维样品的四边,使其融化与猪皮粘连,并在PBS缓冲液中浸泡24h,结果如图3所示。
[0029]实施例4
[0030]聚乳酸(PLA,12%w/v)溶于二氯甲烷与三氟乙醇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加入二氧化锰(MnO2,占PLA质量的0.5%)以及钛酸钡(BaTiO3,占PLA质量的0.5%)将溶液吸入干燥的注射器,并固定到微量注射泵的卡槽中,推进速度50μL/min,外加电压15kV,针头与接收板距离15cm。以固定在铜板上的铝箔为接受端,得到纤维膜。建立好小鼠全层伤口模型后,将纤维膜贴合在小鼠全层伤口处,采用808nm激光照射纤维样品的四边,使其融化与伤口表面粘连,并间隔固定时间对纤维进行低强度超声(如图4所示)。连续记录观察纤维膜是否脱落,以及小鼠伤口愈合程度,结果如图5所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伤口敷料的压敏性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方法为:将聚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混合均匀后,加入导热性材料以及压敏性材料,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成用于伤口敷料的压敏性纳米纤维膜。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压敏性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包括但不限于聚乳酸、聚己内酯、聚乙烯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聚羟基乙酸、聚乳酸与聚乙二醇共聚物、壳聚糖、丝素蛋白、明胶中的一种或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压敏性纳米纤维膜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郁蕊赵寅峰宁兴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