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从脂肪组织分离出来的基质血管组分的树突状细胞的激活功能的免疫反应增强用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5260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从脂肪组织分离出来的基质血管组分的树突状细胞的激活功能的免疫反应增强用组合物,尤其公开一种抗肿瘤用途的免疫反应增强用组合物。的免疫反应增强用组合物。的免疫反应增强用组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利用从脂肪组织分离出来的基质血管组分的树突状细胞的激活功能的免疫反应增强用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从脂肪组织分离出来的基质血管组分的树突状细胞的激活功能的免疫反应增强用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抗肿瘤用途的免疫反应增强用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树突状细胞在适应性免疫中可以强力诱导抗原

特异性T细胞反应。在T细胞反应中,树突状细胞的促进对于抗肿瘤免疫反应来讲尤为重要。树突状细胞可以捕获肿瘤细胞中所特有的肿瘤抗原并将其递送到最近的淋巴结(draining lymph node)。在淋巴结中,树突状细胞可以通过交叉递呈(cross presentation)将所捕获到的肿瘤抗原递呈到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基于在抗肿瘤功效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树突状细胞被适用于癌症免疫疗法。虽然第一次的临床试验早在1990年代,但是其治疗反应率在20年以来一直低于15%。为了提升较低的反应率,树突状细胞疗法需要克服如下几种障碍。首先,为了使得树突状细胞移动到淋巴结并开始适应性免疫反应,如何创造出与T细胞相遇的机会显得尤为重要。曾有多篇论文指出,只有不足15%的树突状细胞可以移动到淋巴结,而剩余的大部分将残留在注射部位。尤其是,肿瘤微环境除了肿瘤部位之外还会对肿瘤附近的淋巴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进行抑制,从而抑制基于树突状细胞的免疫治疗的治疗能力。因此,为了可以增强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并完全发挥出基于树突状细胞的疗法的潜力,必须利用到残留在注射部位的树突状细胞并规避肿瘤微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0003]树突状细胞会在用于激活适当的T细胞的被称之为“淋巴器官的专门区室(Specialized compartments of lymphoid organs)”的特殊位置上与T细胞相遇。所述器官由包括成纤维网状细胞(fibroblastic reticular cells,FRC)以及内皮细胞(ednothelial cell)的不同的CD45

非造血基质细胞(non

hematopoietic stromal cell)构成。间质细胞通常来讲可以通过确认成纤维细胞标志物即平足蛋白(PDPN,gp38)以及内皮细胞标志物即CD31(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PECAM

1)的表达而进行区分。PDPN+CD31

FRC可以构成用于递送可溶性抗原的导管系统(conduit system)并形成可供免疫细胞移动的三维细胞网络,从而提供结构性支持。通过FRC生成的趋化因子即CCL19以及CCL21可以对CCR7+T细胞以及树突状细胞进行趋化。其结果,T细胞与树突状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增加并促进树突状细胞的成熟,从而实现利用树突状细胞的抗原递呈。此外,FRC可以通过分泌白介素(IL)

7以及IL

15而调节T细胞以及树突状细胞的稳态平衡。除此之外,通过FRC表达的PDPN可以促进树突状细胞的移动性(motility)。最近,对于从FRC分泌出来的IL

6,通过染色质重塑而诱导提升CD8+T细胞的生存以及代谢并生成常驻在组织上的记忆T细胞。PDPN+CD31+淋巴管内皮细胞(lymphatic endothelial cells,LEC)可以构成对白细胞以及淋巴的移动进行调整的输入淋巴管以及输出淋巴管,并对T细胞的分化进行调节。而PDPN

CD31+血管内皮细胞(blood endothelial cells,BEC)可以构成高内皮微静脉(high endothelial venules,HEV)以及血管。BEC在血流中干预淋巴细胞
的血细胞渗出。即,因为基质细胞可以在结构以及功能上提供帮助,因此在基于树突状细胞的免疫治疗中,树突状细胞需要可以诱导完整的抗肿瘤T细胞反应的基质细胞的帮助。但是,因为存在于淋巴结内的基质细胞的含量不足5%,因此实际上几乎不可能对如上所述的基质细胞进行分离并将其直接应用于治疗剂。
[0004]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从大量存在于身体内的脂肪组织中分离出来的基质血管组分(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SVF)可以与淋巴结的基质细胞类似地增强利用树突状细胞的抗肿瘤T细胞反应诱导。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从脂肪组织分离出来的基质血管组分的树突状细胞的激活功能的免疫增强用组合物。
[0006]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或具体的目的将在下述内容中进行阐述。
[0007]如下述实施例所述,本专利技术人确认了对内脏脂肪组织以及皮下脂肪组织进行分离和混合并从所述混合物分离出来的基质血管组分(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SVF)由在其表现型或功能方面与淋巴结基质细胞类似的细胞构成,并确认了通过对所述SVF进行三维培养而获取到的SVF球状体(spheroid)可以形成作为免疫细胞的移动通道的血管,还确认了SVF球状体可以高度表达如用于趋化和激活免疫细胞的趋化因子等多种因子(如Spp1、Ccl8、Cxcl5、Postn、Cxcl 16以及Ccl 17等),而且可以高度表达已知用于对树突状细胞的成熟以及生存进行调节的因子即骨桥蛋白(osteopontin,Spp1),同时确认了SVF球状体可以在体外试验中吸引包括树突状细胞在内的免疫细胞,而且在体内试验中与树突状细胞一起移植到生物体内时可以增强树突状细胞与T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本专利技术人还确认了在将SVF的二维培养物与树突状细胞在试管内共同培养或与负载特定抗原(ovalbumin,OVA)的树突状细胞一起移植到生物体内时,SVF的二维培养物可以促进树突状细胞的激活并提升树突状细胞的生存率,从而有效地激活T细胞并增强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反应,同时确认了在将SVF球状体以及负载有所述抗原(OVA)(OVA

loaded)的树突状细胞一起注射到已经移植了用于表达特定抗原(OVA)的B16黑色素瘤细胞(B 16

OVA)的小鼠时可以对肿瘤的生长进行抑制并提升试验动物的生存率。
[0008]本专利技术是以如上所述的试验结果为基础提供,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可以是一种作为有效成分包含从脂肪组织分离出来的基质血管组分尤其是所述基质血管组分的球状体以及负载抗原的树突状细胞的免疫反应增强用组合物。其中,免疫反应是指适应性免疫反应(Adaptive immune response),较佳地是指细胞介导免疫反应(cell

mediated immune response),更较佳地是指基于T细胞的免疫反应。
[0009]在本专利技术中,从脂肪组织分离出来的基质血管组分可以以二维培养物形态或三维培养物的球状体形态使用,较佳地可以以球状体形态使用。
[0010]本专利技术的免疫增强用组合物,在树突状细胞所负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免疫反应增强用组合物,作为有效成分包含从脂肪组织分离出来的基质血管组分以及负载有抗原的树突状细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血管组分为二维培养物或三维培养物即球状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反应为基于T细胞的免疫反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原为病毒衍生抗原、病原性微生物衍生抗原或肿瘤衍生抗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为用于治疗或预防病毒感染症状的抗病毒免疫增强用组合物、用于治疗或预防病原性微生物的感染症状的抗微生物免疫增强用组合物或用于治疗或预防肿瘤的抗肿瘤免疫增强用组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树突状细胞为从所述组合物的给药个体获取到的自体(autologous)树突状细胞,或从其他个体获取到的相同类型的树突状细胞,或从不同类型的对象获取到的不同类型的树突状细胞。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树突状细胞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或成熟树突状细胞。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组织为皮下脂肪组织(subcutaneous fat tissue)或器官周围的脂肪组织即内脏脂肪组织(visceralfat tissue)。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原为肿瘤衍生抗原,所述肿瘤衍生抗原为肿瘤细胞的表面表达蛋白、肿瘤细胞的表面表达受体、肿瘤细胞内部的肽、肿瘤细胞内部的蛋白或肿瘤细胞的溶解物。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原为肿瘤衍生抗原,所述肿瘤衍生抗原为EGFRvⅢ、EGFR、转移抑制素受体(Metastin receptor)、受体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HER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酪氨酸激酶

18

受体(c

Kit)、HGF受体c

Met、CXCR4、CCR7、内皮素

A受体、PPAR

δ(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δ)、PDGFR

α(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α)、CD 133、CEA(car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南赫李在原张罗允金永根朴范哲
申请(专利权)人:高丽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