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存取装置的固定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4644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数据存取装置的固定机构,用以将供容纳数据存取装置的盒体固定至电子装置的壳体,该壳体两侧设有多第一结合部,该盒体两侧设有对应该多第一结合部的多第二结合部、以及连接该多第二结合部的按压部,该多第二结合部可供对应卡接于所述多第一结合部使该盒体固定于该壳体,该按压部则可供按压而连动该多第二结合部脱离该多第一结合部,并可借助容纳于该盒体的数据存取装置而阻挡该按压部的按压路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定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以将供容纳数 据存取装置的盒体固定至电子装置的壳体的固定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研发与进步,诸如光驱、硬盘机等数据存取 装置也应运而生。以例如服务器的电子产品为例,通常是在电子产品 内置有一个或多个用以处理及储存大量数据的数据存取装置,以扩充 电子产品本身的功能。同时,为便于维修或更换所述数据存取装置, 一般将数据存取装置可拆卸地设置于电子产品的壳体内。目前在现有服务器用以固定上述数据存取装置的技术, 一般仍较多采用例如螺丝与螺孔相互配合的锁固方式。请参阅图4,其显示现有 数据存取装置的固定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如图4所示,供容纳数据存 取装置(未图标)的盒体3包括多锁孔30,所述锁孔30自该盒体3 两侧侧壁向外延伸且垂直于该盒体3两侧侧壁,而服务器的壳体4则 设有对应该多锁孔30的多锁孔40。当要进行固定时,先将该盒体3 置放于该壳体4内预设的安装位置处,并使该锁孔30与该锁孔40相 互对准,再通过例如螺丝起子等辅助工具(未图标)将例如螺丝等的锁 固组件穿设至该锁孔30及该锁孔40,从而将该盒体3结合至该壳体4 上。如此,便可将数据存取装置沿该盒体3内壁的滑轨(未图标)推 入该盒体3中。然而,上述现有的固定技术中,除了在组装时必需使用辅助工具 (如螺丝起子)将螺丝锁入壳体之外,同样的,在进行维修或加装作业 程序时,其还需以配合辅助工具进行拆卸,这种现有技术造成数据存 取装置的安装困难,在组卸作业上较为麻烦费事与不方便。此外,为 维持固定效果的稳定性,必须设计较多的锁孔以及使用对应数量的锁 固组件,因此相对增加制造成本;再者,若该固定设计所需的结构要配置的锁孔越多,即进行螺丝锁固的动作越多,在增加成本的同时, 还易导致操作费时及相应地增加人力作业成本的问题。由此可知,现 有技术无法兼顾组卸程序与固定效果的需求。因此,如何开发一种数据存取装置的固定设计,以简化组卸程序, 同时保持稳定的固定效果,并进而解决现有技术所衍生的种种缺点, 是目前急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 使用辅助工具进行组卸的数据存取装置的固定机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卸方便的数据存取装置的固定 机构。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顾组卸程序与固定效果的需求 的数据存取装置的固定机构。为达到上述及其它相关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数据存取装置的 固定机构,用以将供容纳数据存取装置的盒体固定至电子装置的壳体, 该数据存取装置的固定机构包括多第一结合部,设于该壳体两侧; 多第二结合部,分别对应该多第一结合部而设置于该盒体两侧,以供 对应卡接于所述多第一结合部使该盒体固定于该壳体;以及按压部, 连接该多第二结合部而设置于该盒体两侧,以供按压而连动该多第二 结合部脱离该多第一结合部,并可借助容纳于该盒体的数据存取装置 而阻挡该按压部的按压路径。前述的固定机构中,各该第二结合部可选择为自该盒体侧壁朝外 翻折的凸缘、凸块、凸肋、折边的其中之一,各该第二结合部可例如 呈锯齿状。该按压部包括连接该盒体与所述第二结合部的平板、以及 连接该平板的凸块。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多第一结合部为穿孔;而在另一实施例中, 各该第一结合部包括穿孔以及自该穿孔一侧朝该壳体外侧延伸的折 边,其中,该折边呈"L"字型,通过该折边可遮盖卡接于该穿孔中的 第二结合部,以便防止使用者不慎撞到各该第二结合部、或其它装置 碰擦各该第二结合部所造成的损伤。其中,该平板一体成型于该盒体两侧者,且该平板是例如为"n"字型平板,该凸块则设于该平板一 侧并朝该盒体侧壁向外凸出的凸块。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数据存取装置的固定机构,是在电子 装置的壳体及供容纳数据存取装置的盒体上分别设置多第一结合部、 以及多第二结合部与按压部,无需使用辅助工具进行组卸,且可提供 稳固结合的效果,可避免现有技术需使用辅助工具进行锁固作业而使 操作繁复且组卸困难的问题。因此,应用本专利技术可简化组卸程序,同 时保持稳定的固定效果,相对提升组卸便利性,并相应地降低制造、 组装成本、及提高工作效率,具有极高的产业利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应用本专利技术数据存取装置的固定机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2A是应用本专利技术数据存取装置的固定机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组装 示意圖;图2B是将数据存取装置插入应用图2A的固定机构的组装示意圇; 图3是应用本专利技术数据存取装置的固定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 示意图;以及图4为应用现有数据存取装置的固定设计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I、 1' 壳体II, 11'第一结合部iir穿孔113'折边 2盒体 20容纳空间 21第二结合部 22按压部 221平板 223凸块3 壳体30锁孔 4壳体 40锁孔 5数据存取装置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 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及功 效。简言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数据存取装置的固定机构,用以将供容 纳数据存取装置的盒体固定至电子装置的壳体,该数据存取装置的固定机构包括多第一结合部,设于该壳体两侧;多第二结合部,分别 对应该多第一结合部而设置于该盒体两侧,以供对应卡接于该多第一 结合部使该盒体固定于该壳体;以及按压部,连接该多第二结合部而 设置于该盒体两侧,以供按压而连动该多第二结合部脱离该多第一结 合部,并可借助容纳于该盒体的数据存取装置而阻挡该按压部的按压 路径。应注意的是,在下列实施例中,该数据存取装置的固定机构应用 于电子装置的装配作业中,其中该电子装置以例如服务器为例作说明, 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该电子装置也可为例如个人计算机、笔记 型计算机或工业计算机等其它等效的装置,并非以下列实施例中所述 者为限。同时,由于该电子装置及数据存取装置的结构与作用均属现 有技术且并非本申请的特征,故为使本申请的特征更为清楚易懂,简 化图式仅示例性显示相关的结构。因此,图式中所显示的机件结构仅 为说明使用,而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图1至图2B是依照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数据存取装置的固定机构的第一 实施例所绘制的图式。请参阅图1,其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数据存取装置的固定机构的壳体1 与盒体2的分解示意图。该壳体1具有多第一结合部11,其中所述多第一结合部11设置于 该壳体1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该壳体1是例如服务器的壳体,具有供容纳该盒体2的容纳空间。所述多第一结合部11是例如穿孔,在本实施例中为矩形穿孔,但并非此限制本专利技术。该盒体2具有对应所述第一结合部11的多第二结合部21、以及连 接多第二结合部21的按压部22,且该盒体2内部具有供容纳数据存取 装置(未图标)的容纳空间20。在本实施例中,该盒体2为一供收纳 例如硬盘的数据存取装置的盒体,其可收纳至少一数据存取装置在该 容纳空间20内,由于这种盒体及其收纳数据存取装置的相关结构及技 术均属现有技术,并非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故在此不再多做说明。所述多第二结合部21与按压部22对称设置于该盒体2的两侧, 且所述多第二结合部21与按压部22可例如通过冲压技术或裁切技术 而一体成型于该盒体2两侧;g卩,可例如在该盒体2两侧形成例如"^" 字型缺口,并同时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存取装置的固定机构,用以将供容纳数据存取装置的盒体固定至电子装置的壳体,该数据存取装置的固定机构包括: 多第一结合部,设于该壳体两侧; 多第二结合部,分别对应该多第一结合部而设置于该盒体两侧,以供对应卡接于该多第一结合部使该盒体固定于该壳体;以及 按压部,连接该多第二结合部而设置于该盒体两侧,以供按压而连动该多第二结合部脱离该多第一结合部,并可借助容纳于该盒体的数据存取装置而阻挡该按压部的按压路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平陈志丰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