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配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4513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配卡固定装置,供固定具有相邻的第一与第二边缘的适配卡至电子设备机箱,包括供设于该机箱的架体以及一端轴接于该架体的压制件,该架体具有分设于顶面两端的第一结合部与第一轴接部、以及设于一侧且相对介于该第一结合部与该第一轴接部之间以供对应卡合该第一边缘的第一卡合部,该压制件则具有供对应卡合该第二边缘的第二卡合部、及设于未轴接该架体的另一端以供对应结合该第一结合部的第二结合部;通过该压制件提供较长的力臂使操作更为省力、方便,且可延长装置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定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适配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将电子设备的零部件固定于机箱内的设计,多半是采以 螺丝锁固、卡榫卡合或扣件扣合等方式。由于电子设备日趋微型化及 多功能化,连带使得功能强大的电子设备整合了多种零部件,而且各 种零部件各可能分属不同的
,因此常见各种零部件分别先由 不同的厂商代工制造,最终再予以整合及固定组装。是以,不同零部 件间的组装结构及电性连接对于电子设备的整体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 要。针对此一观点,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以在诸如服务器的电子设备的机箱中装设PCI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周边零件 连接适配卡)至主机板为例来予以阐述。PCI目前已经广泛的用于电脑及服务器等电子设备内,PCI为一种 用于连接数据卡、显示卡、声卡或者其它接口设备的适配卡。为了防 止电子设备内的震动源(例如风扇)或搬运过程中所造成的震动,通 常需设计对应的固定装置或结构来固定适配卡至电子设备的机箱。现 有的固定技术例如有中国台湾专利证书第311062号新型专利及中国台 湾专利证书第280838号专利技术专利。然而,前述专利技术均利用螺丝进 行固定,由于需要使用螺丝进行锁固的周定技术费时费力、且长期使 用会有固定强度上的疑虑,因此有人提出如图1A至图1C的适配卡固 定装置。如图1A所示,提供一种适配卡固定装置1,该适配卡固定装置1 包括一座臂11及一具插槽的架体13,且该座臂11两端分别轴接于该 架体13的两侧,该座臂ll具有凸点lll以及手持部113;如图1B所 示,该架体13具有对应结合该凸点111的卡孔131。其中,当该凸点 111卡合至该卡孔131,便可将该座臂11固定至该架体13,如图1C所示。当欲将拆卸该适配卡4时,需于该架体13上拆卸该座臂11,亦 即,需先于该二手持部113处相对施力,令该凸点111脱离该卡孔131, 方可将该座臂1以轴接处为中心转动后,使该座臂1脱离适配卡4的 上边缘;反之,欲固定该适配卡4,亦须先于该二手持部113处相对施 力,令该凸点111卡合至该卡孔131,方可将该座臂1压制于该适配卡 4的上边缘。然而,众所周知的是力矩=力臂X作用力由上述公式可知,当需要一定的固定强度来固定适配卡至机箱, 即力矩不变时,该座臂11的力臂为B',但该力臂B'的长度相当短, 故需要很大作用力C';换言之,使用者必须以很大的力量才能令两侧 的凸点111脱离该卡孔131或将两侧的凸点111卡合至该卡孔131,不 利于固定和拆卸。同时,由于使用者必须使上很大的力量,而易因施 力过大而造成该适配卡固定装置1损坏,导致不必要的损失。而且, 应用此种现有技术时,使用者可操作的部分很小但却需要使上很大的 力量,故而容易产生滑动,相对不便于固定及拆卸。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种种缺点的适配卡固定 装置,从而使可简化固定及拆卸的操作,且构造简单又有较好的固定 作用与耐用性,实为相关领域的业者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现有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拆装省力 且易于固定的适配卡固定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縮短固定及拆卸时间的适配卡固定 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延长使用寿命的适配卡固定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配卡固定 装置,供固定具有相邻的第一与第二边缘的适配卡至电子设备机箱上, 该适配卡固定装置包括架体,供设于该机箱,具有分设于顶面两端 的第一结合部与第一轴接部,并具有设于一侧且相对介于该第一结合部与该第一轴接部之间以供对应卡合该第一边缘的第一卡合部;以及压制件, 一端轴接于该第一轴接部,具有朝该架体一侧突伸以供对应 卡合该第二边缘的第二卡合部、及设于未轴接于该第一轴接部的另一 端以供对应结合该第一结合部的第二结合部。如此,从而供该压制件自轴接于该架体的一端朝设于未轴接于该 架体顶面的另一端压下而对应结合该第一结合部与该第二结合部,并 同时令该第一卡合部对应卡合该第一边缘且该第二卡合部对应卡合该 第二边缘。较佳地,该第一结合部为扣孔。该第一卡合部为对应该第一边缘 的凹槽。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二卡合部为朝该架体底面凸设以供对应卡合该第二边缘的二平行凸肋或凸缘;于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二卡合部亦可为朝该架体底面凹设以供对应卡合该第二边缘的凹槽。该第二结合部为U字型卡钩,其中,该第二结合部复可选择凸设有限位凸块。 该压制件复具有对应轴接于该第一轴接部的第二轴接部,于一实施例 中,该第一轴接部为圆环,而该第二轴接部则为插销;于另一实施例 中,该第一轴接部为插销,而该第二轴接部则为中空圆筒。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适配卡固定装置是将枢接端设于力臂 较长的一侧,另一端再设置方便操作的结合部,无需如现有技术必须 同时操作适配卡固定装置两侧,且本专利技术所形成的力臂相对较长于现 有技术,因此使用者相对可较省力地进行固定及拆卸,进而縮短固定 及拆卸时间。同时,应用本专利技术不会因为现有技术于固定及拆卸时过 分用力而导致装置的损坏,因此可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由此可知,应用本专利技术的适配卡固定装置实可解决现有技术的各 种缺点,可提供方便拆卸、縮短固定及拆卸时间及延长装置使用寿命, 实已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附图说明图1A为现有的适配卡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1B为现有的适配卡固定装置局部放大的示意图; 图1C为现有的适配卡固定装置卡合适配卡的侧视图; 图2A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适配卡固定装置的立体图2B是显示图2A的局部放大图3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适配卡固定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机箱内的立 体示意图4A是显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适配卡固定装置来固定适配卡的使用状 态示意图,其中尚未固定适配卡至机箱;图4B是显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适配卡固定装置来固定适配卡的使用状 态示意图,其中己固定该适配卡至该机箱;以及图4C是显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适配卡固定装置来固定适配卡的使用状 态示意图,其中自架体一端分离压制件。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适配卡固定装置11座臂111凸点113手持部13架体131卡孔3适配卡固定装置31架体311第一轴接部313第一结合部315第一卡合部33压制件331第二卡合部333第二结合部3331限位凸块335第二轴接部4适配卡40第一边缘41第二边缘5主机板6连接端口7 机箱H、 V 箭头B、 B' 力臂C、 C' 作用力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属技术领 域中的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它 优点与功效。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应注意的是,本专利技术是应用 于适配卡固定装置,以下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式,而仅以示意方式说 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遂附图中仅例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元件而非按照 实际实施时的元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元件的型 态、数量及比例并非以图示为限,可依实际设计需要作变化,合先叙 明。如图2A及图2B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适配卡固定装置3包括架体31以 及一端轴接于该架体31的压制件33。请参阅图3,本专利技术的适配卡固 定装置3供固定具有相邻的第一边缘40与第二边缘41的适配卡4至 电子设备(未图标)的机箱7上。应注意的是,实施例中的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配卡固定装置,是供固定具有相邻的第一与第二边缘的适配卡至电子设备机箱上,该适配卡固定装置包括: 架体,供设于该机箱,具有分设于顶面两端的第一结合部与第一轴接部,并具有设于一侧且相对介于该第一结合部与该第一轴接部之间以供对应卡合该第一边缘的第一卡合部;以及 压制件,一端轴接于该第一轴接部,具有朝该架体一侧突伸以供对应卡合该第二边缘的第二卡合部、及设于未轴接于该第一轴接部的另一端以供对应结合该第一结合部的第二结合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家将郑再魁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