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鼓包均热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4213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鼓包均热板,包括上壳板、下壳板和金属编织带,上壳板和下壳板相连接,上壳板内侧的中部和下壳板内侧的中部分别设置有内焊膏槽、凸柱,上壳板的内焊膏槽、凸柱和下壳板的内焊膏槽、凸柱的位置、大小和形状相对应,内焊膏槽内设有焊膏层,金属编织带分别位于上壳板和下壳板的内侧,金属编织带分别和上壳板和下壳板的内侧相连接。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均热板的内部结构强度,以提高均热板在极端环境下的防鼓包性能,在高温、真空环境下不会出现严重鼓包变形的使用问题。下不会出现严重鼓包变形的使用问题。下不会出现严重鼓包变形的使用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鼓包均热板


[0001]本技术涉及均热板
,具体为一种防鼓包均热板。

技术介绍

[0002]相变传热元件利用工质的相变潜热来带走热量,是解决电子设备散热问题的最具有潜力热管理方式。为满足现代微型化电子设备散热需求,常规尺寸的相变传热元件难以应用到产品中,微型化相变传热元件,尤其是厚度超薄化的相变传热元件,是当前业界关注的焦点。超薄均热板,通常通过壳板焊接密封成形,外形尺寸可根据实际散热需求进行调整,同时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较大传热面积和较好的均温性能等优点,非常适合于5G渗透下现代微型化电子设备等领域应用,吸引了广大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
[0003]传统超薄均热板的结构由烧结金属编织带的支撑板和烧结金属丝网的光板组成,其工艺流程中的点胶这一工序也仅仅再壳体四周点上焊胶,这导致了传统超薄均热板上下壳体的中心区域并没有通过焊膏连接起来,从而降低了其结构强度。然而,由于超薄均热板为密封腔体,当环境温度升高时,其内部的液态工质饱和蒸汽压也相应增大,又因超薄均热板应用在大功率驱动电机等领域时面临着高温(100℃以上)、外界真空环境的考验,导致会出现蒸汽腔内部负压造成的超薄均热板产生严重的鼓包变形甚至炸裂的问题,成为一个阻碍超薄均热板在极端环境下正常工作的关键因素以及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防鼓包均热板,能够提高均热板的内部结构强度,以提高均热板在极端环境下的防鼓包性能,在高温、真空环境下不会出现严重鼓包变形的使用问题。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鼓包均热板,包括上壳板、下壳板和金属编织带,上壳板和下壳板相连接,上壳板内侧的中部和下壳板内侧的中部分别设置有内焊膏槽、凸柱,上壳板的内焊膏槽、凸柱和下壳板的内焊膏槽、凸柱的位置、大小和形状相对应,内焊膏槽内设有焊膏层,金属编织带分别位于上壳板和下壳板的内侧,金属编织带分别和上壳板和下壳板的内侧相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上壳板、下壳板和金属编织带三种零部件的形状、尺寸可根据不同应用场景进行定制设计。
[0007]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若干内焊膏槽和若干凸柱形成一个支撑列,支撑列设置有若干列,金属编织带位于相邻支撑列之间。
[0008]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内焊膏槽呈回字型,凸柱呈一字型。
[0009]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支撑列呈对称分布设置。
[0010]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上壳板的内侧和下壳板的内侧还设置有外焊膏槽,上壳板的外焊膏槽和下壳板的外焊膏槽的位置、大小和形状相对应,外焊膏槽内设有焊膏层。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提出一种防鼓包均热板,通过在均热板的壳板和下壳板内侧的中部设置有位置、大小和形状相对应的内焊膏槽、凸柱,内焊膏槽内设有焊膏层,通过焊接作用连接上下的内焊膏槽的焊膏层后,能够进一步加固上下壳板中部之间的连接力,同时,上下相应的凸柱也能起到支撑作用,以防止外界极端环境下交替变化导致均热板本身的材料疲劳。采用金属编织带取代了原有的烧结金属丝网结构,金属编织带位于上壳板和下壳板内侧的空隙区域,而不干扰内焊膏槽、凸柱的设置,是为了上壳板和下壳板的中部能够紧密结合。本技术能够提高均热板的内部结构强度,以提高均热板在极端环境下的防鼓包性能,在高温、真空环境下不会出现严重鼓包变形的使用问题,可以进一步制造出超薄均热板,以满足微型设置中的使用需求。除此之外,本技术还具有以下的优点:1、以产业化生产均热板为基础实施制备,成本低廉;2、制备步骤操作简便,方便实用;3、产品结构简单,对装配要求不高;4、涉及零件对精度要求不高,在现有技术的前提下即可加工。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实施例一的防鼓包均热板的立体图;
[0015]图2为实施例一的防鼓包均热板的爆炸图;
[0016]图3为实施例一的下壳板的立体图;
[0017]图4为实施例一的支撑列的立体图;
[0018]图5为实施例一的制备方法的流程框图;
[0019]图6为实施例一的烧结爆炸图。
[0020]图中:
[0021]1‑
上壳板;2

下壳板;3

金属编织带;4

内焊膏槽;5

凸柱;6

焊膏层;7

支撑列;8

外焊膏槽;91

注液口;92

石墨上模具;93

石墨下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3]实施例一
[0024]如图1

4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防鼓包均热板,包括上壳板1、下壳板2和金属编织带3,上壳板1、下壳板2和金属编织带3的材料为铜合金,上壳板1和下壳板2相连接,上壳板1内侧的中部和下壳板2内侧的中部分别设置有内焊膏槽4、凸柱5,上壳板1的内焊膏槽4、凸柱5和下壳板2的内焊膏槽4、凸柱5的位置、大小和形状相对应,上壳板1的内侧和下壳板2的内侧还设置有外焊膏槽8,上壳板1的外焊膏槽8和下壳板2的外焊膏槽8的位置、大小和形状相对应,内焊膏槽4和外焊膏槽8内设有焊膏层6,焊膏层所选用的材料为银钎焊膏,和铜合金具有良好的相容性,金属编织带3分别位于上壳板1和下壳板2的内侧,金属编织带3分别和上壳板1和下壳板2的内侧相连接。其中,上壳板和下壳板的厚度均为0.2mm,内
焊膏槽4和外焊膏槽8的蚀刻深度为0.1mm。通过上述的结构,由于均热板的内部上下侧均设置有内焊膏槽并内部设有焊膏层,通过焊接作用连接上下焊膏层后,能够进一步加固上下壳板之间的连接力,而不仅仅是传统均热板的周边焊接提供的连接力,同时,上下相应的凸柱也能起到支撑作用,以防止外界极端环境下交替变化导致均热板本身的材料疲劳。
[0025]优选地,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均热板内的连接力和支撑力,设计若干内焊膏槽4和若干凸柱5交错排列形成一个支撑列7,支撑列7设置有若干列,金属编织带3位于相邻支撑列7之间。本实施例中,支撑列7设置有六列,金属编织带3的数目为五条。
[0026]具体地,内焊膏槽4呈回字型,凸柱5呈一字型。回字型的结构既能起到盛装焊膏的作用,同时也能起到支撑的作用,一字型的凸柱则结构简单,在蚀刻成型上可以把尺寸做得更细,更加有利于整体结构的轻薄化。而且,支撑列7呈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鼓包均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板、下壳板和金属编织带,所述上壳板和下壳板相连接;所述上壳板内侧的中部和所述下壳板内侧的中部分别设置有内焊膏槽、凸柱,所述上壳板的内焊膏槽、凸柱和所述下壳板的内焊膏槽、凸柱的位置、大小和形状相对应,所述内焊膏槽内设有焊膏层;所述金属编织带分别位于所述上壳板和下壳板的内侧,所述金属编织带分别和所述上壳板和下壳板的内侧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鼓包均热板,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内焊膏槽和若干所述凸柱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树彬汤勇黎洪铭张仕伟黄皓熠赵威黄梓滨余小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畅能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