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褚云杰专利>正文

组合式散热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4125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组合式散热片,是由复数的散热鳍片以面对面方式依序组接,其特征在于:    每一散热鳍片于相对的两边上分别形成至少一接合片,该接合片是折向散热鳍片的其中一面,而朝向相邻的另一散热鳍片;又接合片在接近自由端的外侧缘处形成有一第一延伸部,经弯折后可卡掣于相邻散热鳍片的背侧。(*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组合式散热片,尤指一种由复数散热鳍片组接构成的鳍片式散热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鳍片式散热器是利用复数密集排列的散热鳍片通过增加散热面积来达到散热的目的,以运用在中央处理器的散热片为例,随着中央处理器处理速度的不断提高,其工作温度也随之骤升,因此其所运用的散热器必须提高工作效率,才能符合高速处理器的散热需求,为此现有的散热器除引进组合鳍片的新型构造外,也加入导热设计,快速降低中央处理器表面的温度。如图7,8所示,有一种现有的组合式散热片,主要是由复数的散热鳍片80以面对面方式依序并接而组成一立体型态的散热片。上述散热片的主体部分是由相同形状构造的散热鳍片80组成,每一散热鳍片80的上下边缘分别形成有一折边81;又每一散热鳍片80在接近上下缘位置分别以冲压方式冲出两卡槽82,卡槽82的相对槽缘上形成有突出的突片83,该突片83是呈凸字形,当相邻散热鳍片80相互组接时,一散热鳍片80上的突片83可穿置在相邻另一散热鳍片80上的卡槽82内,使复数的散热鳍片80组接在一起。为提升散热器的工作效率,加入导热设计,为此,前述散热片将被设置在一基座(图中未示)上,该基座底面是供与中央处理器表面接触,为进一步通过导热以快速降低表面温度,前述各散热鳍片80在相同位置上分别形成有复数个冲孔84,供一导热管90穿置其间,而导热管90另一端则延伸至基座上,由此,中央处理器表面的热能除了通过基座传至散热鳍片80底端外,也透过导热管90传导至散热鳍片80的上端,由此可使热能更快的传导至散热片上,以增进散热效率。但前述散热片仍有其缺点存在,原因在于前述散热片其相邻散热鳍片间的结合,完全依赖散热鳍片上的突片与卡槽的组合,由于接合面积小,稳定性低,相邻散热鳍片80为一松散接合状态,在此状况下,当在散热鳍片80上穿设导热管90时,可能因导热管90管径与散热鳍片80上的冲孔84孔径极为接近,当相邻散热鳍片80因松动而使冲孔84略有错位时(如图8所示),此时导热管90与冲孔84孔缘的摩擦力加大,可能使相邻散热鳍片80的间距被拉开,而使原设计的规格尺寸改变,从而造成产品尺寸不一而影响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是提供一种可有效避免加工作业时造成尺寸改变的组合式散热片。为达成前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主要技术手段是由复数的散热鳍片以面对面方式依序组接,其中本技术每一散热鳍片于相对的两边上分别形成至少一接合片,该接合片与散热鳍片的其中一面略呈直角弯折,而朝向相邻的另一散热鳍片;又接合片在接近自由端的外侧缘处形成有一第一延伸部;利用前述构造,在相邻散热鳍片依序并排时,一散热鳍片上的接合片将抵接于相邻另一散热鳍片的接合片上,随后令外侧散热鳍片的接合片上的第一延伸部向内延伸,而抵掣于相邻散热鳍片的相对背侧上,由此可使散热鳍片得与相邻散热鳍片紧密的组接在一起,由于结合稳固,尺寸固定,故装配如导热管等相关元件时,不会造成散热片的尺寸改变。前述散热鳍片的接合片于接近根部的内侧缘处形成有一第二延伸部,其经弯折可卡掣于相邻散热鳍片的前侧,以进一步增进相邻散热鳍片间的结合稳定度。前述散热鳍片于至少一边缘上形成有一折边,用以限制相邻散热鳍片间形成的气流流向。前述散热鳍片上的折边与接合片是位于同一侧。附图简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平面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平面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6是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平面图。图7是现有组合式散热片的分解图。图8是现有组合式散热片的前视平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主要是由复数的散热鳍片10以面对面方式依序叠接而构成一立体型态的散热片,于本实施例中,该散热鳍片10是呈矩形薄片状,但不限于该等规则形状,又散热鳍片10于相对的两长边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接合片11,于本实施例中,该散热鳍片10于相对的两长边上分别形成有两接合片11,12,两接合片11,12是由散热鳍片10的长边朝其中一面作约九十度的弯折,又两接合片11,12是分别朝向斜上与斜下方向,而接合片11,12自由端的外侧缘处分别形成有一第一延伸部111,121,其未与其他散热鳍片10接合前,是与接合片11,12位于同一平面上。又前述散热鳍片10上也可形成供导热管穿置的冲孔(图中未示)。前述散热鳍片10与相邻的散热鳍片10’接合时,是以两长边上的接合片11,12靠向相邻散热鳍片10’上的接合片11’,12’,该接合片11,12是以其内斜边抵靠于相邻散热鳍片10’上所设接合片11’,12’的外斜边,此时接合片11,12上的延伸部111,121位于相邻散热鳍片10’的背侧,随后将延伸部111,121向内弯折,则延伸部111,121的内侧边卡掣于相邻散热鳍片10’的背侧面上(请配合参阅图2,3所示),至此,散热鳍片10即可与相邻的散热鳍片10’稳固且紧密的结合。由于相邻散热鳍片10,10’间的结合紧密,尺寸固定,即使经过其它加工或与其它配件组合,也不会改变尺寸,可确保产品规格的一致。如图4所示,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其基本架构与前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散热鳍片10的接合片11,12在接近根部的内侧缘处分别形成有一第二延伸部112,122,该第二延伸部112,122与前述第一延伸部111,121的距离约为一散热鳍片10的厚度,因此一散热鳍片10与相邻散热鳍片10’接合时,其接合片11,12的第二/第一延伸部112,122/111,121是分别位于相邻散热鳍片10’的前侧面与背侧面,并同时卡掣其上,该相邻的散热鳍片10’则可以相同方式与又一相邻散热鳍片10’接合,其接合片11’,12’的第二/第一延伸部112’,122’/111’,121’也是位于又一相邻散热鳍片10’的前侧面与背侧面,由此可进一步增进相邻散热鳍片10,10’间的结合稳定性。请参看图5,6所示,是本技术的第三较佳实施例,其基本架构与前述第二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该散热鳍片10,10’在至少一长边上形成有折边13,13’,该折边13,13’可为复数,并分别相邻于散热鳍片10,10’上的接合片11,11’12,12’,本实施例是在散热鳍片10,10’的两相对长边上分别形成折边13,13’,但也可单边设置。该折边13,13’则用以引导或限制气流的流向。由上述说明可看出以该等设计可使相邻散热鳍片间的结合更为稳固,由于结合的稳固性高,故其尺寸规格固定,即使经过穿置导热管或与其他配件组装,也不会在作业过程中改变其尺寸,因此可确保产品规格的一致性。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散热片,是由复数的散热鳍片以面对面方式依序组接,其特征在于每一散热鳍片于相对的两边上分别形成至少一接合片,该接合片是折向散热鳍片的其中一面,而朝向相邻的另一散热鳍片;又接合片在接近自由端的外侧缘处形成有一第一延伸部,经弯折后可卡掣于相邻散热鳍片的背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散热片,其特征在于,该散热鳍片的接合片于接近根部的内侧缘处形成有一第二延伸部,其经弯折可卡掣于相邻散热鳍片的前侧。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式散热片,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云杰
申请(专利权)人:褚云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