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后缓冲梁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缓冲梁
,具体为一种改进型后缓冲梁总成。
技术介绍
[0002]缓冲梁起着在发生追尾事故时,保护汽车安全的作用,在车辆发生低速碰撞时,利用自身充分变形吸收碰撞能量,保证车身主体结构不受损坏,以减少对车辆及车内人员 造成的损伤,后缓冲梁总成由后缓冲梁、后套筒、左右后缓冲板和防撞支板组成,现有的改进型后缓冲梁总成在发生碰撞时利用吸能盒来缓冲撞击力,冲撞击力较大时,存在吸能盒的缓冲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后缓冲梁总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发生碰撞时利用吸能盒来缓冲撞击力,冲撞击力较大时,存在吸能盒的缓冲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后缓冲梁总成,包括第一后缓冲梁,所述第一后缓冲梁的外部设有缓冲机构;
[0005]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凹块、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连接块、套块、滑杆、第一弹簧和立块;
[0006]所述凹块固接在第一后缓冲梁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后缓冲梁总成,包括第一后缓冲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缓冲梁(1)的外部设有缓冲机构(4);所述缓冲机构(4)包括凹块(401)、第一连接杆(402)、第二连接杆(403)、连接块(404)、套块(405)、滑杆(406)、第一弹簧(407)和立块(408);所述凹块(401)固接在第一后缓冲梁(1)的表面,所述凹块(401)通过销轴分别与第一连接杆(402)和第二连接杆(40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402)和第二连接杆(403)的端部均通过销轴与连接块(404)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块(404)均固接在套块(405)的表面,两个所述套块(405)均与滑杆(406)滑动连接,所述滑杆(406)的两端均固接在立块(408)的表面,所述第一弹簧(407)的两端分别固接在套块(405)和立块(408)的表面,两个所述立块(40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春晓,陈再付,黎伟红,余辉,任微武,应纪利,余光飞,余忠核,薛耿铭,余欣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龙纪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