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泥浮选模拟装置及煤泥浮选模拟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2481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泥浮选模拟装置及煤泥浮选模拟系统,包括底座、浮选筒、搅拌机构和注气管;所述浮选筒包括外筒及内筒,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形成有环形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煤泥浮选模拟装置及煤泥浮选模拟系统,采用内筒和外筒作为浮选筒,电机和叶轮作为搅拌机构,实现了模拟煤泥浮选的功能,与实际应用中的浮选机和浮选槽相比,减小了结构尺寸和体积,减小了占用空间,也减少了所需矿物量,可对稀少矿物量进行实验测试。可对稀少矿物量进行实验测试。可对稀少矿物量进行实验测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泥浮选模拟装置及煤泥浮选模拟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煤泥浮选模拟
,尤其涉及一种煤泥浮选模拟装置及煤泥浮选模拟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煤泥浮选是重要的选煤方法,原理根据煤泥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在气



固三相体系中利用煤炭和矸石的可浮性差异进行分选。浮选过程中的基本是向矿浆中充入空气,形成均匀的浮选泡沫。浮选泡沫、药剂与煤颗粒发生碰撞和吸附,物料上浮形成浮选精煤,实现精煤与尾煤的分离。
[0003]为了提前确定浮选效果,需要进行浮选实验。现有技术中,实验室中完成浮选试验常用的设备为浮选机、浮选槽和搅拌轴,浮选槽挂在浮选机上,利用搅拌轴搅拌矿浆吸入空气形成气泡,与物料发生粘附,煤颗粒上浮利用旋转刮泡装置将精矿刮出,实现煤颗粒与矸石的浮选分离。
[0004]现有的这种结构,采用与实际生产一样的浮选机和浮选槽来进行浮选实验,结构尺寸大,占用空间大,成本高,浮选槽的尺寸大,所需矿物量多,难以满足稀少矿物量的测试。
[0005]现有技术中还缺少能够模拟煤泥浮选的装置、系统等,以提供模拟实验的便利性。
[0006]有鉴于此,提供一种能够模拟煤泥浮选的煤泥浮选模拟装置及煤泥浮选模拟系统成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煤泥浮选模拟装置及煤泥浮选模拟系统,其采用内筒和外筒作为浮选筒,电机和叶轮作为搅拌机构,起到模拟煤泥浮选的功能,与实际应用中的浮选机和浮选槽相比,减小了结构尺寸和体积,减小了占用空间,也减少了所需矿物量,可对稀少矿物量进行实验测试。
[0008]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煤泥浮选模拟装置,包括底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浮选筒、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搅拌机构和用于向所述浮选筒中供气的注气管;
[0009]所述浮选筒包括外筒及处于所述外筒中的内筒,所述内筒及所述外筒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形成有环形空间;
[0010]在所述内筒中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具有多个隔板通孔,所述隔板的下方形成内筒搅拌腔,所述内筒搅拌腔与所述环形空间之间通过多个连通孔连通;
[0011]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和与所述电机的转轴连接的叶轮,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叶轮处于所述内筒搅拌腔中;
[0012]所述注气管的出气口连接至所述内筒搅拌腔;
[0013]所述外筒的上端可拆卸地安装有筒盖,所述内筒的上端为内筒上筒口,所述内筒上筒口处于所述筒盖的下方,在所述内筒上筒口与筒盖之间形成有浮选泡沫溢出空间。
[0014]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连通孔处于所述出气口的下方。
[0015]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在垂直方向上,所述叶轮的末端在所述出气口的上下边缘之间。
[0016]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环形空间的下端安装有环形密封圈。
[0017]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的上端具有环形的限位槽,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的下端装配在所述限位槽中。
[0018]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外筒与所述限位槽的外圈槽壁螺纹连接,所述内筒与所述限位槽的内圈槽壁螺纹连接。
[0019]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筒盖与所述外筒的上端螺纹连接。
[0020]本技术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煤泥浮选模拟系统,包括供气装置和前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煤泥浮选模拟装置;
[0021]所述注气管与所述供气装置连接,所述注气管上安装有气体流量计,所述供气装置具有控制阀。
[0022]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供气装置包括供气罐和稳压瓶,所述供气罐与所述稳压瓶通过第一气管连接,所述注气管与所述稳压瓶连接,所述控制阀设置在所述供气罐上。
[0023]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供气装置包括两个依次布置的所述稳压瓶;
[0024]所述供气罐与一个所述稳压瓶通过第一气管连接,两个所述稳压瓶通过第二气管连接,所述注气管与另一个所述稳压瓶连接。
[00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6]本技术提供的煤泥浮选模拟装置及煤泥浮选模拟系统,煤泥浆倒入内筒中,气体经注气管进入内筒搅拌腔,经叶片搅拌后打碎成微小气泡,与微细煤颗粒进行附着。浆液经隔板通孔上浮形成精煤泡沫,并涌至内筒上筒口,从内筒上筒口回流的浆液经环形空间、连通孔回到内筒搅拌腔中再次浮选。
[0027]本技术提供的煤泥浮选模拟装置及煤泥浮选模拟系统,其采用内筒和外筒作为浮选筒,电机和叶轮作为搅拌机构,实现了模拟煤泥浮选的功能,与实际应用中的浮选机和浮选槽相比,减小了结构尺寸和体积,减小了占用空间,也减少了所需矿物量,可对稀少矿物量进行实验测试。
附图说明
[0028]参见附图,本技术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0029]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煤泥浮选模拟装置的剖视图;
[0030]图2为浮选筒与筒盖的爆炸图;
[0031]图3为搅拌机构与底座的剖视图;
[0032]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煤泥浮选模拟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
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34]如图1

3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煤泥浮选模拟装置,包括底座1、安装在底座1上的浮选筒2、安装在底座1上的搅拌机构3和用于向浮选筒2中供气的注气管4
[0035]浮选筒2包括外筒21及处于外筒21中的内筒22,内筒22及外筒21的下端分别与底座1连接,内筒22与外筒21之间形成有环形空间25。
[0036]在内筒22中安装有隔板24,隔板24具有多个隔板通孔241,隔板24的下方形成内筒搅拌腔222,内筒搅拌腔222与环形空间25之间通过多个连通孔26连通。
[0037]搅拌机构3包括电机31和与电机31的转轴连接的叶轮32,电机31安装在底座1上,叶轮32处于内筒搅拌腔222中。
[0038]注气管4的出气口41连接至内筒搅拌腔222。
[0039]外筒21的上端可拆卸地安装有筒盖23,内筒22的上端为内筒上筒口221,内筒上筒口221处于筒盖23的下方。在内筒上筒口221与筒盖23之间形成有浮选泡沫溢出空间28。
[0040]本技术提供的煤泥浮选模拟装置,主要用于模拟浮选煤泥。
[0041]该煤泥浮选模拟装置包括有底座1、浮选筒2、搅拌机构3和注气管4。
[0042]底座1为整套设备的基座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泥浮选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浮选筒、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搅拌机构和用于向所述浮选筒中供气的注气管;所述浮选筒包括外筒及处于所述外筒中的内筒,所述内筒及所述外筒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形成有环形空间;在所述内筒中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具有多个隔板通孔,所述隔板的下方形成内筒搅拌腔,所述内筒搅拌腔与所述环形空间之间通过多个连通孔连通;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和与所述电机的转轴连接的叶轮,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叶轮处于所述内筒搅拌腔中;所述注气管的出气口连接至所述内筒搅拌腔;所述外筒的上端可拆卸地安装有筒盖,所述内筒的上端为内筒上筒口,所述内筒上筒口处于所述筒盖的下方,在所述内筒上筒口与筒盖之间形成有浮选泡沫溢出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泥浮选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处于所述出气口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泥浮选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垂直方向上,所述叶轮的末端在所述出气口的上下边缘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泥浮选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空间的下端安装有环形密封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弘强张学刚段磊苏成政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集团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