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海绵的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1140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6
本申请涉及一种汽车座椅海绵的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涉及汽车座椅加工领域,以解决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且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其中汽车座椅海绵的生产线包括循环输送轨道、多个发泡模腔和用于向发泡模腔内添加原料的加料机构,多个所述发泡模腔均设置于循环输送轨道上,所述加料机构设置于循环输送轨道的一侧,所述加料机构包括与配料桶连通的机械臂,所述循环输送轨道上还设置有用于打开和关闭发泡模腔的启闭机构。本申请具有发泡模腔在循环输送轨道上运动,通过机械臂将配料桶中的原料浇注至发泡模腔中,通过启闭机构使发泡模腔在运动过程中开启和关闭,无需工人操作,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座椅海绵的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汽车座椅加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海绵的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当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用上了汽车,对于汽车中体验感较为强烈的当属汽车座椅,汽车座椅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人们道路驾驶安全与否,其中汽车座椅海绵是座椅的关键部件。
[0003]汽车座椅海绵垫生产制造时,需要对其进行发泡处理。加工时需要先对原料进行配比,然后将配制完成后的原料浇注至模具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发泡处理后,汽车座椅海绵成型,通过人工打开模具,将成型的海绵取出。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发现存在以下缺陷:原料在模具中进行发泡,工作人员需要等待原料发泡完成后,将模具手动打开,取出其中的海绵,再次浇注原料进行发泡处理,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且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座椅海绵的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汽车座椅海绵的生产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座椅海绵的生产线,包括循环输送轨道、多个发泡模腔和用于向发泡模腔内添加原料的加料机构,多个所述发泡模腔均设置于循环输送轨道上,所述加料机构设置于循环输送轨道的一侧,所述加料机构包括与配料桶连通的机械臂,所述循环输送轨道上还设置有用于打开和关闭发泡模腔的启闭机构。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泡模腔在循环输送轨道上运动,通过机械臂将配料桶中的原料浇注至发泡模腔中,通过启闭机构使发泡模腔在运动过程中开启和关闭,当浇注原料后,启闭机构使发泡模腔关闭,以进行发泡处理,当发泡模腔内的原料发泡完成后,启闭机构使发泡模腔自动打开,以便于工作人员将海绵取出,再进行自动注入原料加工,无需工人开启和关闭发泡模腔,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0008]可选的,所述循环输送轨道上转动连接有两个驱动轮,两个所述驱动轮上套设有链条,所述链条与所述发泡模腔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循环输送轨道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一个所述驱动轮同轴固定连接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轮转动,从而使套在两个驱动轮上的链条发生转动,链条转动通过连接件带动发泡模腔运动,从而能够使发泡模腔在循环输送轨道上运动,发泡模腔在运动过程中能够自动开启实现浇注原料,并自动关闭进行发泡处理,发泡完成后能够自动开启,以便工人操作,结构简单,提高加工效率。
[0010]可选的,所述加料机构还包括放置架,所述机械臂与放置架活动抵接,所述放置架
上设置有接料盒。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械臂对发泡模腔内浇注原料后放置于放置架上,机械臂的出料端位于接料盒的上方,接料盒对机械臂壁上滴落的原料进行收集,避免造成污染。
[0012]可选的,所述发泡模腔包括上模腔和下模腔,所述上模腔和下模腔之间相互铰接设置,所述下模腔滑动连接于所述循环输送轨道上,所述上模腔和下模腔之间形成供原料发泡的空间。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模腔和下模腔之间形成用于放置原料的空间,原料在该空间内进行发泡,上模腔和下模腔之间通过铰接连接,便于打开和便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0014]可选的,所述启闭机构包括环形轨道,所述环形轨道设置于所述循环输送轨道上,所述上模腔远离下模腔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环形轨道上,所述下模腔移动过程中,所述环形轨道驱动所述上模腔开启和关闭。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模腔在运动过程中,上模腔始终与环形轨道之间连接,通过环形轨道的构造实现上模腔的开启和关闭,使上模腔在移动至一定的位置时能够自动实现开启和关闭,无需手动控制,降低工人的劳动量。
[0016]可选的,所述环形轨道包括开启段和闭合段,所述开启段和闭合段首尾连接,所述上模腔位于所述开启段时,所述上模腔和下模腔之间呈开启状态,所述上模腔位于闭合段时,所述上模腔和下模腔之间呈闭合状态。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轨道由开启段和闭合段组成,使环形轨道能够便于安装和拆卸,在安装时效率较高,且使用时出现故障时能够便于进行拆卸维修。
[0018]可选的,所述循环输送轨道靠近所述开启段处设置有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包括气泵和喷枪,所述喷枪和气泵连通,所述喷枪上可拆卸连接有注料机构。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出上模腔和下模腔之间发泡完成后的海绵,启动气泵,工作人员通过喷枪能够对上模腔和下模腔之间进行清洁,将杂物吹出,避免腔体内的杂物对原料的发泡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海绵加工的质量。
[0020]可选的,所述注料机构包括注液桶、抽液泵和导液管,所述抽液泵设置于所述注液桶上,所述导液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抽液泵上,所述导液管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喷枪上。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导液管与喷枪进行连接,启动抽液泵后,将注液桶内的润滑液注入喷枪中,再将润滑液喷出,润滑液喷至上模腔和下模腔之间,当浇注原料后进行发泡处理,能够降低海绵与上模腔和下模腔的粘附力,便于取下,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加工效率。
[0022]可选的,还包括传输平台,所述传输平台的一端设置于靠近所述开启段的位置,所述传输平台的另一端延伸至下一加工位置处。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模腔和下模腔在开启段位置处呈开启状态,工作人员便于取出成型的海绵,将海绵放置于传输平台上,进而将其输送至下一加工位置,以便于对海绵进行再加工,操作方便快捷,提高加工效率。
[0024]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汽车座椅海绵的生产线的生产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座椅海绵的生产线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配料桶中配置汽车座椅海绵生产用的原料;步骤二:启动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轮转动,驱动轮带动链条发生转动,链条通过连接件带动循环输送轨道上的发泡模腔运动,下模腔与循环输送轨道连接,上模腔与环形轨道连接;步骤三:上模腔和下模腔同时发生运动,当上模腔运动至开启段时,上模腔和下模腔之间呈打开状态,此时通过机械臂能够向上模腔和下模腔之间浇注原料;步骤四:当上模腔运动至闭合段时,上模腔和下模腔之间呈闭合状态,此时原料在上模腔和下模腔之间进行发泡处理;步骤五:发泡结束的上模腔和下模腔移动至开启段时,上模腔自动开启,工作人员便于将发泡完成的海绵取出,并通过喷枪对上模腔和下模腔之间进行清洁,清洁完成后将导液管与喷枪连接,启动抽液泵,向上模腔和下模腔之间喷润滑剂,以便于再次浇注原料进行加工。
[002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有益技术效果:1.发泡模腔在循环输送轨道上运动,通过机械臂将配料桶中的原料浇注至发泡模腔中,通过启闭机构使发泡模腔在运动过程中开启和关闭,当浇注原料后,启闭机构使发泡模腔关闭,以进行发泡处理,当发泡模腔内的原料发泡完成后,启闭机构使发泡模腔自动打开,以便于工作人员将海绵取出,再进行自动注入原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海绵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输送轨道(1)、多个发泡模腔(2)和用于向发泡模腔(2)内添加原料的加料机构(3),多个所述发泡模腔(2)均设置于循环输送轨道(1)上,所述加料机构(3)设置于循环输送轨道(1)的一侧,所述加料机构(3)包括与配料桶(31)连通的机械臂(32),所述循环输送轨道(1)上还设置有用于打开和关闭发泡模腔(2)的启闭机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海绵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输送轨道(1)上转动连接有两个驱动轮(11),两个所述驱动轮(11)上套设有链条(12),所述链条(12)与所述发泡模腔(2)之间设置有连接件(13),所述循环输送轨道(1)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4),一个所述驱动轮(11)同轴固定连接于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海绵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机构(3)还包括放置架(33),所述机械臂(32)与放置架(33)活动抵接,所述放置架(33)上设置有接料盒(3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海绵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模腔(2)包括上模腔(21)和下模腔(22),所述上模腔(21)和下模腔(22)之间相互铰接设置,所述下模腔(22)滑动连接于所述循环输送轨道(1)上,所述上模腔(21)和下模腔(22)之间形成供原料发泡的空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椅海绵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机构(4)包括环形轨道(41),所述环形轨道(41)设置于所述循环输送轨道(1)上,所述上模腔(21)远离下模腔(2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环形轨道(41)上,所述下模腔(22)移动过程中,所述环形轨道(41)驱动所述上模腔(21)开启和关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座椅海绵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轨道(41)包括开启段(411)和闭合段(412),所述开启段(411)和闭合段(412)首尾连接,所述上模腔(21)位于所述开启段(411)时,所述上模腔(21)和下模腔(22)之间呈开启状态,所述上模腔(21)位于闭合段(412)时,所述上模腔(21)和下模腔(22)之间呈闭合状态。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余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平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