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作为HPK1抑制剂的内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要求2021年10月26日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号为CN202111244711.X,专利技术名称为“作为HPK1抑制剂的内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应用”以及2022年6月23日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号为CN202210727676.5,专利技术名称为“作为HPK1抑制剂的内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应用”的在先申请的优先权。上述在先申请的全文通过引用的方式结合于本专利技术中。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内酰胺类化合物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含有它们的药物组合物以及作为HPK1抑制剂在预防或治疗相关疾病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3]癌症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具有免疫逃避能力。肿瘤细胞通过多种复杂机制抑制机体免疫系统对其识别和攻击。为解除这种免疫抑制设计了多项肿瘤免疫治疗的策略,包括干扰负调控效应T细胞功能的机制,例如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断PD1和PDL1相互作用,在高表达PDL1的癌症细胞中解除对T淋巴细胞的免疫抑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选自C3‑
C7单环环烷基、C7‑
C
12
双环环烷基、C4‑
C7单环环烯基、C7‑
C
12
双环环烯基、3
‑
7元单环杂环基、7
‑
12元双环杂环基、10
‑
16元三环杂环基、5
‑
6元单环杂芳基、8
‑
10元双环杂芳基、11
‑
14元三环杂芳基或C6‑
C
20
芳基,所述C3‑
C7单环环烷基、C7‑
C
12
双环环烷基、C4‑
C7单环环烯基、C7‑
C
12
双环环烯基、3
‑
7元单环杂环基、7
‑
12元双环杂环基、10
‑
16元三环杂环基、5
‑
6元单环杂芳基、8
‑
10元双环杂芳基、11
‑
14元三环杂芳基或C6‑
C
20
芳基任选被R
1a
取代;R2选自7
‑
12元双环杂环基或8
‑
10元双环杂芳基,所述7
‑
12元双环杂环基或8
‑
10元双环杂芳基任选被R
2a
取代;W、Z既可以以单键相连,也可以以双键相连;当W、Z以单键相连时,W、Z均独立地选自CR3R4;当W、Z以双键相连时,W、Z中的一个选自CR5,另一个选自N,或者W、Z均独立地选自CR5;Y1、Y2独立地选自CR6或N;R3、R4、R5、R6独立地选自H、卤素、CN、OH、NH2、C1‑
C
10
烷基、C3‑
C
10
环烷基或3
‑
10元杂环基,所述OH、NH2、C1‑
C
10
烷基、C3‑
C
10
环烷基或3
‑
10元杂环基任选被R
3a
取代;X选自NH或O;每一个R
1a
、R
2a
、R
3a
独立地选自F、Cl、Br、I、CN、=O、OH、NH2、C1‑
C6烷基、C2‑
C6炔基、C3‑
C6环烷基、4
‑
14元杂环基或5
‑
6元杂芳基,所述OH、NH2、C1‑
C6烷基、C2‑
C6炔基、C3‑
C
10
环烷基、4
‑
14元杂环基或5
‑
6元杂芳基任选被R
b
取代;每一个R
b
独立地选自D、F、Cl、Br、I、CN、=O、OH、NH2、乙炔基、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或4
‑
14元杂环基,所述OH、NH2、乙炔基、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或4
‑
14元杂环基任选被R
c
取代;每一个R
c
独立地选自F、Cl、Br、I、CN、=O、OH、NH2、
‑
S(O)2CH3、C1‑
C6烷基、C3‑
技术研发人员:唐锋,胡治隆,黄炼成,赵盛,刘乐,刘力锋,唐任宏,任晋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