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嵌槽的大直径陶瓷密封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0824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陶瓷密封圈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多嵌槽的大直径陶瓷密封圈,包括陶瓷密封圈主体,陶瓷密封圈主体内壁设置有限位槽,陶瓷密封圈主体内部设置有加强筋,陶瓷密封圈主体外环面设置有防护垫,防护垫内部设置有横向纤维条,横向纤维条一侧设置有纵向纤维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限位条、第一嵌槽、卡条和第二嵌槽,在陶瓷密封圈主体使用时,利用限位条与第一嵌槽的配合,可以对密封橡胶进行限位,避免密封橡胶在使用时出现偏移的情况,然后利用卡条与第二嵌槽的配合,可以对密封橡胶进行固定,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了密封橡胶固定便捷性,从而便捷其后期进行拆装。从而便捷其后期进行拆装。从而便捷其后期进行拆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嵌槽的大直径陶瓷密封圈


[0001]本技术涉及陶瓷密封圈
,具体为一种多嵌槽的大直径陶瓷密封圈。

技术介绍

[0002]申请号CN201220206334.0的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陶瓷密封圈,属于密封配件
,它解决了现有陶瓷密封圈温度容易升高等问题,本陶瓷密封圈包括由陶瓷材料制成的呈圈状的本体,本体的端面具有亚光表层,亚光表层的表面粗糙度Ra为0.1至1微米,本陶瓷密封圈具有密封性好、运行稳定性好和温度不易升高等优点,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如下缺陷: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本体运输过程中,本体受到碰撞时,会导致本体出现损坏的情况,从而影响本体的正常使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嵌槽较少在,在对密封橡胶进行安装时,都是采用粘接的方式将密封橡胶固定在陶瓷密封圈上,现有的这种操作方式,会影响密封橡胶后期拆装,从而降低了陶瓷密封圈使用便捷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嵌槽的大直径陶瓷密封圈,解决了现今存在的陶瓷密封圈在对密封橡胶进行安装时,都是采用橡胶的方式对其进行固定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嵌槽的大直径陶瓷密封圈,包括陶瓷密封圈主体,所述陶瓷密封圈主体内壁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陶瓷密封圈主体内部设置有加强筋,所述陶瓷密封圈主体外环面设置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内部设置有横向纤维条,所述横向纤维条一侧设置有纵向纤维条,所述陶瓷密封圈主体内表面设置有密封橡胶,所述密封橡胶外表面设置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外侧设置有第一嵌槽,所述限位条一侧设置有卡条,所述卡条外侧设置有第二嵌槽。
[000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强筋由碳钢制成,所述加强筋呈十字交叉状镶嵌在陶瓷密封圈主体内部。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垫由硅胶制成,所述防护垫内径尺寸与陶瓷密封圈主体外径尺寸相匹配,所述防护垫套接在陶瓷密封圈主体外环面。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向纤维条由芳纶制成,所述纵向纤维条由聚乙烯纤维制成,所述横向纤维条与纵向纤维条交叉排列在防护垫内部。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条的数量为两组,所述限位条对称安装在卡条两侧,所述限位条固定安装在密封橡胶外表面。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嵌槽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一嵌槽内径尺寸与限位条外径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一嵌槽与限位条卡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嵌槽的形状为凸形槽,所述第二嵌槽固定镶嵌在陶瓷密封圈主体内壁中,所述第二嵌槽与卡条卡接,所述卡条固定安装在密封橡胶外表面。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嵌槽的大直径陶瓷密封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多嵌槽的大直径陶瓷密封圈,通过设置限位条、第一嵌槽、卡条和第二嵌槽,在陶瓷密封圈主体使用时,利用限位条与第一嵌槽的配合,可以对密封橡胶进行限位,避免密封橡胶在使用时出现偏移的情况,然后利用卡条与第二嵌槽的配合,可以对密封橡胶进行固定,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了密封橡胶固定便捷性,从而便捷其后期进行拆装。通过设置加强筋、防护垫、横向纤维条和纵向纤维条,在陶瓷密封圈主体运输过程中,利用防护垫可以防止多组陶瓷密封圈主体之间相互碰撞,导致其出现损坏的情况,并且利用横向纤维条与纵向纤维条的配合,可以提高防护垫使用强度,防止防护垫在使用时出现开裂的情况,然后利用加强筋可以提高陶瓷密封圈主体边缘处韧性,防止陶瓷密封圈主体受到异物撞击出现损坏,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了陶瓷密封圈主体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整体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加强筋与防护垫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防护垫内部结构局部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卡条与第二嵌槽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陶瓷密封圈主体;2、限位槽;3、加强筋;4、防护垫;41、横向纤维条;42、纵向纤维条;5、密封橡胶;6、限位条;7、第一嵌槽;8、卡条;9、第二嵌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5,本实施方案中:一种多嵌槽的大直径陶瓷密封圈,包括陶瓷密封圈主体1,陶瓷密封圈主体1内壁设置有限位槽2,陶瓷密封圈主体1内部设置有加强筋3,陶瓷密封圈主体1外环面设置有防护垫4,利用防护垫4可以防止多组陶瓷密封圈主体1之间相互碰撞,导致其出现损坏的情况,防护垫4内部设置有横向纤维条41,横向纤维条41一侧设置有纵向纤维条42,陶瓷密封圈主体1内表面设置有密封橡胶5,密封橡胶5外表面设置有限位条6,限位条6外侧设置有第一嵌槽7,限位条6一侧设置有卡条8,卡条8外侧设置有第二嵌槽9。
[0020]本实施例中,加强筋3由碳钢制成,加强筋3呈十字交叉状镶嵌在陶瓷密封圈主体1内部,利用加强筋3可以提高陶瓷密封圈主体1边缘处韧性,防止陶瓷密封圈主体1受到异物撞击出现损坏;防护垫4由硅胶制成,防护垫4内径尺寸与陶瓷密封圈主体1外径尺寸相匹配,防护垫4套接在陶瓷密封圈主体1外环面,利用防护垫4可以防止多组陶瓷密封圈主体1之间相互碰撞,导致其出现损坏的情况;横向纤维条41由芳纶制成,纵向纤维条42由聚乙烯纤维制成,横向纤维条41与纵向纤维条42交叉排列在防护垫4内部,利用横向纤维条41与纵向纤维条42的配合,可以提高防护垫4使用强度,防止防护垫4在使用时出现开裂的情况;限
位条6的数量为两组,限位条6对称安装在卡条8两侧,限位条6固定安装在密封橡胶5外表面,通过设置两组限位条6,可以提高对密封橡胶5限位效果;第一嵌槽7的形状为矩形,第一嵌槽7内径尺寸与限位条6外径尺寸相匹配,第一嵌槽7与限位条6卡接,利用限位条6与第一嵌槽7的配合,可以对密封橡胶5进行限位,避免密封橡胶5在使用时出现偏移的情况;第二嵌槽9的形状为凸形槽,第二嵌槽9固定镶嵌在陶瓷密封圈主体1内壁中,第二嵌槽9与卡条8卡接,卡条8固定安装在密封橡胶5外表面,利用卡条8与第二嵌槽9的配合,可以对密封橡胶5进行固定,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了密封橡胶5固定便捷性,从而便捷其后期进行拆装。
[002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操作者在对陶瓷密封圈主体1进行运输时,在运输过程中,利用防护垫4可以防止多组陶瓷密封圈主体1之间相互碰撞,导致其出现损坏的情况,并且利用横向纤维条41与纵向纤维条42的配合,可以提高防护垫4使用强度,防止防护垫4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嵌槽的大直径陶瓷密封圈,包括陶瓷密封圈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密封圈主体(1)内壁设置有限位槽(2),所述陶瓷密封圈主体(1)内部设置有加强筋(3),所述陶瓷密封圈主体(1)外环面设置有防护垫(4),所述防护垫(4)内部设置有横向纤维条(41),所述横向纤维条(41)一侧设置有纵向纤维条(42),所述陶瓷密封圈主体(1)内表面设置有密封橡胶(5),所述密封橡胶(5)外表面设置有限位条(6),所述限位条(6)外侧设置有第一嵌槽(7),所述限位条(6)一侧设置有卡条(8),所述卡条(8)外侧设置有第二嵌槽(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嵌槽的大直径陶瓷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3)由碳钢制成,所述加强筋(3)呈十字交叉状镶嵌在陶瓷密封圈主体(1)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嵌槽的大直径陶瓷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垫(4)由硅胶制成,所述防护垫(4)内径尺寸与陶瓷密封圈主体(1)外径尺寸相匹配,所述防护垫(4)套接在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波凌滟鲁决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泰美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