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扇控制方法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风扇控制方法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液力缓速器工作时,对整车传动轴进行搅油产生阻尼,从而达到制动效果,液力缓速器搅油产生的热量会由发动机冷却系统带走,风扇通过硅油离合器与发动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风扇用于给发动机冷却系统降温,需要控制风扇转动时,电磁阀打开,硅油由硅油离合器的贮油腔流入工作腔,通过硅油之间的摩擦,使发动机带动风扇转动。现有的控制逻辑是液力缓速器的5个挡位中任一个挡位开启后,都会发送CM1报文给ECU,随即ECU控制风扇全速转动。然而,现有的这种控制逻辑,只要液力缓速器开启就会驱动风扇全速转动,当下坡开启缓速器后不管制动功率大小、缓速器工作时长,以及现在的水温多少,都会驱动风扇全速转动,会导致发动机的冷却水温度过低,并且风扇全速转动后,当退出缓速器,硅油离合器要脱开风扇与发动机时,需要的时间更长,导致风扇脱开过程中额外增加油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风扇控制方法及车辆,以解决现有的这种控制逻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风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发动机(1)与变速箱传动连接,缓速器(3)设置于所述变速箱的输出端;所述发动机(1)与风扇(5)通过硅油离合器传动连接;该风扇控制方法包括:S1:判断缓速器(3)是否开启;若是,则进行S2;S2:根据发动机冷却水温度和缓速器散热功率,确定风扇(5)是否全速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缓速器(3)的冷却水出口与节温器(4)的第一端口连通,所述节温器(4)的第二端口与散热器(6)的冷却水进口连通,所述节温器(4)的第三端口与所述发动机(1)的冷却水进口连通,所述第一端口能与第二端口或第三端口连通;根据发动机冷却水温度和缓速器散热功率,确定风扇(5)是否全速转动包括:S21:判断发动机冷却水温度是否大于等于节温器全开温度;若是,则进行S22;S22:判断缓速器散热功率是否大于等于设定散热功率;若是,则开始计时;S23:判断计时时间是否大于等于设定时间;若是,则风扇(5)全速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进出缓速器(3)的冷却水温差和流出缓速器(3)的冷却水流量,确定缓速器散热功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进出缓速器(3)的冷却水温差和流出缓速器(3)的冷却水流量,确定缓速器散热功率包括:根据公式:P=C
P
·
Q
·
ρ
·
Δt,确定缓速器散热功率;其中,P为缓速器散热功率;C
P
为冷却水比热容;Q为流出缓速器(3)的冷却水流量;ρ为冷却水密度;Δt为进出缓速器(3)的冷却水温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进出缓速器(3)的冷却水温差等于流出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月祥,祝介友,马靖宁,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